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火针在浆细胞乳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乳腺科收治诊断为浆细胞乳腺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加用如意黄金散外敷治疗;观察组则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火针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肿块大小等能客观的反应病情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乳房肿块减程度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肿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乳腺是初产妇常见的一种病症,发病初起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轻者不能给婴儿正常喂奶,重者则要手术治疗。如继续发展,则症状加重,乳房搏动疼痛。严重者伴有高烧,寒战,乳房肿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患侧腑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炎症在数天内软化,形成乳房肿块,有波动感,脓肿深的皮肤发红及波动感不明显。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乳腺管阻塞,乳汁淤积;

  • 标签: 急性乳腺炎 乳房肿块 产后哺乳 乳房肿胀 乳汁淤积 搏动性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哺乳期乳腺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接收的58例哺乳期乳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不同病情实时针对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58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7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5%。58例患者进行针对治疗后总有效率较高。结论:哺乳期乳腺实施针对治疗治疗效果较明显,结合疾病状况制定专属治疗方法值得临床重视和采纳。

  • 标签: 哺乳期乳腺炎 治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产褥期乳腺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846名产妇进行调查,收集产妇的基本资料和产褥期乳腺的发病情况,分析产褥期乳腺的危险因素。结果产褥期乳腺的发生率为4.3%,其中,文化程度高和低产妇发生率依次为3.2%和6.8%(P=0.017),经产妇和初产妇的发生率依次为1.6%和5.0%(P=0.036),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为主的产妇发生率依次为3.1%和6.2%(P=0.029)。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OR=2.201;95%CI:1.113~4.352)、初产妇(OR=3.460;95%CI:1.044~11.467)和人工喂养(OR=0.476;95%CI:0.241~0.941)是产褥期发生乳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文化程度低、初产妇和人工喂养与产褥期乳腺明显相关,是产褥期乳腺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产褥期乳腺炎 母乳喂养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利用中药丝瓜络"通经活络"的药理作用,治疗产后乳管堵塞而致的乳房胀痛、硬结、乳汁排泄不畅。方法将丝瓜络、蒲公英各20g水煎服。结果对35例初产妇部分或完全堵塞的乳管进行疏通,总有效率达97%。结论丝瓜络有"通经脉、利气血、乳汁下等药理功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乳汁排泄不畅,有治疗作用。

  • 标签: 丝瓜络 乳腺导管堵塞 乳腺炎 急性
  • 简介: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肉芽肿乳腺(IGM)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IGM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进行超声分型。结果23例IGM按超声影像特征分为团块型、管样型、弥漫型3型,其中团块型13例,管样型6例,弥漫型4例。CDFI显示血流多分布在病灶周边(16/23),分级以0~1级为主(19/23)。14例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IGM超声影像具有一定特征表现,仔细观察IGM的超声图像特征,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IGM的准确率。

  • 标签: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超声检查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非哺乳期乳腺患者,临床中采取乳腺整形外科技术干预的预后质量。方法: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收治的非哺乳期乳腺60例患者进行平分,分别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乳腺整形外科技术干预,后者应用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每组各30例,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对照。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33%、16.67%,在复发率对照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33%、13.33%,前者均明显低于后者,存在可比(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满意程度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风险管理在急性乳腺预防及早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护理方式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0 月 收治的产妇 84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 组,每组各有患者 42 例。 对照 组患者实施 常规护理服务,研究 组患者实施 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 组产妇急性乳腺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评价两组患者的 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乳腺发生率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6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 减少产妇急性乳腺发生率以及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从而可以有效的 提高患者的 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 推广并应用 。

  • 标签: 风险管理 急性乳腺炎 早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土豆泥联合生姜泥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回顾法,对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57例急性乳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外敷组,对照组28例,外敷组29例。给予对照组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给予外敷组土豆泥联合生姜泥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后不同时间白细胞计数。结果:治疗前,对照组白细胞计数(13.35±3.57)×109/L,外敷组白细胞计数(13.28±3.59)×109/L,组间比较,P>0.05;治疗3 d后、治疗7 d后,两组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且组间比较,P<0.05;外敷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组间比较,P<0.05。结论:生土豆泥联合生姜泥外敷治疗急性乳腺效果令人满意,可有效消除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 标签: []生土豆泥 生姜泥 硫酸镁溶液 急性乳腺炎 白细胞计数
  • 作者: 赵晖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南京市江宁医院赵晖【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旋切加引流与开放切除病灶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与实验对象,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旋切加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切除病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以及美容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的美容效果相比,实验组患者美容效果较好,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微创旋切加引流与开放切除病灶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可获得来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微创旋切加引流美容效果较好,恢复时间较短,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简介:目的分析活血解毒丸联合阿莫西林分散片对急性乳腺患者淋巴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及疗效影响。方法回顾选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乳腺患者2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活血解毒丸联合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情况、症状消失时间、复发情况及淋巴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胀痛、局部皮肤灼热、乳房结块及恶寒发热等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红肿消退时间、肿痛消失时间及通乳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淋巴细胞、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淋巴细胞、CRP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乳房肿块、乳房疼痛及乳房溢液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解毒丸联合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急性乳腺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淋巴细胞、CRP、IL-6水平并减少复发。

  • 标签: 活血解毒丸 急性乳腺炎 淋巴细胞 症状积分
  • 简介:患者,女,56岁,回族,已婚。以'发现左乳肿物1年'为主诉,门诊以'左乳肿物性质待定'收入院。查体:T36.3℃,P84次/min,R22次/min,BP110/70mmHg。患者既往患糖尿病5年,注射诺和锐控制血糖,2009年行胆囊切除术,否认肝炎及结核等传染病史,绝经6年。专科检查:胸廓无畸形,双乳对称,外观及皮肤无明显变化,双乳头无内陷及溢液,

  • 标签: 恶性梭形细胞瘤 乳腺 诊断 治疗
  • 简介:盐霉素是一种从白色链丝菌培养物中分离提取的聚醚类离子载体型抗生素,它广泛应用于畜禽类动物鸡球虫病的防治,并且还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以促进畜禽的生长。最近新发现盐霉素具有特异性抑制肿瘤干细胞的作用。目前盐霉素钠的价格只是盐霉素的十分之一,但两者在抑制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方面的异同却未见文献报导。本研究以人乳腺细胞MCF-7及其干细胞为模型,通过SRB实验对盐霉素及其钠盐的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价和比较。首先,通过流式细胞仪从MCF-7细胞中分选得到了SP细胞;然后用乳腺癌干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CD44~+/CD24~-对SP细胞进行了鉴定;最后,分别测定了盐霉素和盐霉素钠对分选得到的肿瘤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率。结果表明,与乳腺细胞相比较,盐霉素和盐霉素钠对肿瘤干细胞均表现出了更强的抑制作用,在同样的给药浓度下,盐霉素和盐霉素钠对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在抑制肿瘤干细胞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用盐霉素钠替代盐霉素而不会影响抑制效果。

  • 标签: 盐霉素 盐霉素钠 肿瘤干细胞 人乳腺癌细胞MCF-7
  • 简介:李女士在一次单位的例行体检中查出乳腺有隐匿钙化灶,由于没有不适症状,李女士并没有太当回事但是体检医生却建议她到专门的乳腺科去进一步复查确诊,这可使李女士的心提了起来,就一个乳腺钙化,而且还是隐匿的,怎么就需要去乳腺专科复查呢?

  • 标签: 乳腺癌 隐匿性 钙化灶 不适症状 乳腺钙化 乳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