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芦丁片溶出的方法。方法:采用HALO5-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甲醇-0.4%磷酸溶液(60∶40)(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溶出测定第一法(篮法),采用ERWEKADT800智能药物溶出仪,通过对溶出介质、转速和取样时间的选择,确定复方芦丁片溶出测定方法。结果:在本研究建立的色谱条件下,芦丁与维生素C分离良好。芦丁的线性范围为5.0~40μg/ml(r=0.9999);维生素C的线性范围为12.5~100μg/ml(r=1.0000)。样品的溶出均一性好,以pH8.0磷酸盐缓冲液作为芦丁溶出介质,0.1mol/L盐酸溶液作为维生素C溶出介质,芦丁取样时间为45min,维生素C取样时间为30min,转速为100r/min。溶出限度均为不低于标示量的8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复方芦丁片溶出测定,能有效控制药品质量,为提高复方芦丁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 标签: 复方芦丁片 溶出度 色谱法 高效液相
  • 简介:目的:建立澄清检查法之仪器法。方法:参照《欧洲药典》溶液澄清和浊度级别中的仪器法,采用三台国内外生产的浊度计进行方法学研究,对线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考察,同时对有色溶液的澄清检查是否适用于仪器法也进行考察。结果:散射光式浊度仪适用于对无色溶液进行浊度测定,线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要求;现有浊度计无法消除有色溶液中的颜色对浊度值测定的干扰。结论:现有散射光式浊度计适用于无色溶液的浊度值测定,对目视法无法有效判断的样品提供了补充检测方法。

  • 标签: 澄清度检查法 仪器法 散射光式浊度计
  • 简介:目的对外科护理人力配置对患者满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外科两个病区中的200例患者,A病区实施常规人力配置,B病区优化护理人力配置,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结果B病区满意评分显著高于A病区,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A病区。结论对外科护理人力进行优化配置,可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外科 护理人力配置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溶出是考查固体制剂体外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参考指标,按现行降脂灵分散片标准检验,存在“溶得出却测不出”的现象,针对此进行方法改进。方法:对溶出供试液不同过滤法进行比较,并对活性成分的加热条件及提取溶剂进行考察。结果:采用离心后上清液,可较好地降低物料及滤膜的吸附干扰;二苯乙烯苷在80℃水浴溶解20min,易充分释放。结论:采用改进后的过滤方法及溶解条件,可更加真实地反映药品的质量状况。

  • 标签: 降脂灵分散片 溶出度 滤膜吸附 高速离心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与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PWD)的关系。方法测量58例冠心病患者(实验组)与44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12导心电图的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及PWD。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max、PW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max和PWD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 标签: 冠心病 P波离散度 P波最大值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门诊处方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某院门诊处方合格率和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4年门诊处方14336张,统计并分析其中不合理处方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不合理处方数505张(3.52%),主要表现为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等。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5.47%,其中单联5218张(36.40%),二联1253张(8.74%),多联48张(0.33%)。结论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以改进。在加强医师业务培训和药师与医师沟通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处方 不合理用药 调查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感知医患关系对工作满意、离职意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省内10家大型公立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对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分析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支持性医患关系和工作满意呈现正相关、和离职意愿呈现负相关;抑制性医患关系和工作满意呈现负相关、和离职意愿呈现正相关。结论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离职意向受到医患关系的影响,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改善医疗环境、端正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

  • 标签: 医患关系 工作满意度 离职意向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甲急诊创伤中心就诊拥挤原因,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诊创伤中心工作室日报统计数据,观察流动患者24小时人员流动情况,分析其拥挤原因,并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与对策。结果急诊创伤中心工作日患者拥挤时间高峰为1800-2230,人员流动较少时间段为夜间000-600;周末患者拥挤时间高峰为630-1200,工作日患者总人数,显著少于周末(P<0.05),且下雨天就诊患者总人数,显著多于周末(P<0.05)。拥挤原因主要集中于三点,分别是出入口、急诊过程及伤病种类。结论各个医院应分清患者高峰期与低谷期的时间段,在拥挤时间段给予更好地医疗护理措施及安保措施,防止医院过度拥挤,耽误患者就诊。

  • 标签: 急诊创伤中心 拥挤度 原因调查分析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提高体检中心体检人员满意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检工作中进行品管圈活动,以此来提高体检人员的满意,选择2015年1月-6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体检人员300例,对比其在品管圈开展前后体检人员的满意以及针刺伤事件发生率。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体检人员的满意较开展前有明显的提高,同时针刺伤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前后相比其差异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检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体检工作的质量以及体检人员的满意,降低针刺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体检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品管圈 体检中心 体检人员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进行不确定的评定,分析和识别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各分量的来源及其大小,从而为提高实验室铅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改进检测方法等提供依据。方法,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根据测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测量不确定来源,计算各不确定分量和扩展不确定。结果,当k=2(置信区间为95%)时,食品中铅含量为0.033mg/Kg,扩展不确定为±0.00087mg/Kg。结论,测量食品中铅的不确定的主要来源为重复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和标准曲线拟合带来的不确定。实验室的分析误差在可控制的允许范围值内。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 食品 不确定度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ICU患者感染率、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到2015年4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80名ICU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整体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体满意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只有47.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ICU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诊 ICU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耳穴按压与中药药茶综合干预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治疗的满意。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痛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穴按压与中药药茶综合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降压效果及对治疗的总满意。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0.00%(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总满意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8.18%(P〈0.05)。结论:采用耳穴按压与中药药茶综合干预治疗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疗效明显,患者对治疗的满意比较认可。

  • 标签: 耳穴 中药药茶 高血压
  • 简介:目的:评价银离子敷料与磺胺嘧啶银乳膏用于治疗深Ⅱ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与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深Ⅱ烧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银离子敷料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愈合和瘢痕的生长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和色素沉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生长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银离子敷料治疗深Ⅱ烧伤患者的创面感染与愈合的疗效优于磺胺嘧啶银乳膏,能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和瘢痕生长。

  • 标签: 银离子敷料 磺胺嘧啶银乳膏 深Ⅱ度烧伤 创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上腔静脉血氧饱和指导休克患者复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中心静脉动脉置管,抽取其动静脉血气进行分析,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并计算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复苏6h后再次监测,对两组患者上腔静脉血氧饱和低于70%的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对照组患者上腔静脉血氧饱和高于70%时停止液体复苏,观察组患者当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6mmHg者继续复苏,而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6mmHg者停止复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6h和12h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休克患者复苏的治疗中,采取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上腔静脉血氧饱和指导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 休克 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