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作者: 周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绵竹市妇幼保健院周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许多方面用一些行为去做到满足自身舒适的需求,以提高日常生活的质量。而在医院的产科,产妇由于自身特殊的原因,自我照顾能力相对降低,所以往往无法去用行动去满足自身舒适的需求。特别是产妇由于在产褥期全身因为长期的躺卧着造成容易出汗以及产后恶露的排出,导致身体各个部位的皮肤经常会受到汗液的覆盖及刺激,使得一部分皮肤处会出现酸碱度的改变,从而引发皮肤表皮角质层的自我保护能力的下降,从而带来的压疮症状。在临床上,褥疮的危险是基础护理中常见的问题,目前医学的发展也在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降低长期躺卧而造成的压疮困扰,而减少皮肤的汗液刺激以及保持皮肤干爽和常卧床压着的部位皮肤干燥是预防褥疮的关键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本文主要简单叙述通过临床研究对产妇产褥期使用婴儿爽身粉进行基础护理的实际效果情况,以此分析婴儿爽身粉在产科基础护理中应用的积极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择选本院3个科室为主要研究对象,即为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及普外科,各个科室均随机选取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20张病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于2012年3月-2018年4月在本院所任职的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划分成两个研究小组,即为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采取整体的护理管理路径,干预组则采取层级全责的护理管理路径。围绕着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情况,做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基础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指标评分,沟通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态度等的各项护理服务质量指标评分,护理管理效果指标评分,略占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χ²=1.091,t=5.283,P<0.05。结论对于基础护理服务质量,通过采取层级全责的护理模式,能够提升基础护理服务质量,积极作用较为突出。

  • 标签: 层级 全责护理 模式 基础护理 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护士基础管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管理,观察组用糖尿病护士基础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情况。结果管理后,两组所得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低于管理前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拥有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士基础管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应用。

  • 标签: 糖尿病护士基础管理 糖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血清药物化学是中药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方向,在中医药方面也奠定更好的基础,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在医学上发挥着自身作用,是研究中药药效发展迅速的科学有效方法之一。为了更好的发挥其疗效与其作用,在中药物质基础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加深刻意识此项工作对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推动工作的有效保障,提高整体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根据近几年的使用现状,和多方面的基础研究,作出简要分析,对血清药物化学在未来的进展作出有效的指引与判断。

  • 标签: 中药物质 基础方面 血清药物化学 中药研究 中药复方 未来展望
  • 简介:∶近些年来教育方法出现了很多的新型模式,比如说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很多学校与老师都开始采取这种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之所以翻转课堂受到这么多教育者的欢迎,是因为它有着极其开放的特点,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去学习,与传统填鸭式的教学不一样,这更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而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教学中起着非常明显的效果。本文就阐述了翻转课堂在中职护理《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经验与应用,并说明这一新型教学方法的效果。

  • 标签: ∶翻转课堂 教学实践 正常人体学基础 应用
  • 简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互联网+”的新时代。“互联网+”背景的形成为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快捷和便利,尤其在高职护理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面,“互联网+”的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犹如一把双刃剑,利弊相当,要想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育作用,还需各高职护理医学教育者进一步斟酌,由此才能为高效性基础课堂的开展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

  • 标签: &ldquo 互联网+&rdquo 高职护理医学 基础课程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以认知理念为基础导向的护理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不良情绪 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0 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0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 组实施以认知理念为基础导向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及 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SAS 以及 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干预后 SAS 以及 SD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以认知理念为基础导向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认知理念 护理模式 情感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基因遗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13例术后接受5-FU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整理患者的基线及接受治疗的预后资料。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部分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PD-L1基因标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及PD-L1基因mRNA的表达测定。PD-L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进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的PD-L1基因mRNA表达通过非参检验分析,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纳入研究的PD-L1的多态性位点均是经过NCBI数据库查阅在中国人群中突变频率大于10%的三个标记多态性位点(901T﹥A,-1813G﹥C和-1349T﹥A位点)。其中,在预后分析上只发现901T﹥A位点显著的临床意义。PD-L1基因901T﹥A位点位于该基因内含子区域,在纳入研究的CR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TT型148例(69.48%),TC型59例(27.70%),CC型6例(2.8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7,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67)。各个基因型在患者基线临床资料中分布均衡。在预后比较上,由于CC基因型患者相对较少,将TC和CC型患者合并,在无疾病生存期(DFS)方面:TT基因型和TC/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mDFS)分别为4.7年和3.3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6.5年和4.7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Cox模型校正OS之后,TC/CC基因型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89,P=0.006)。另外,在79例癌组织标本的PD-L1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TC/CC型患者相对于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PD-L1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并具�

  • 标签: 结直肠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多态性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