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照观察心电图(ECG)及动态心电图(DCG)两种检测手段,对心悸患者的诊断意义及敏感性。1资料与方法1997年9月至1998年9月,对本院门诊心悸患者60例,男、女各30例,年龄13岁~74岁,平均年龄43.5岁,每例分别作ECG和DCG检测。采用日本生产的FCP—2201型同步三道心电图机作ECG。每例病人取仰卧位进行12导联记录。

  • 标签: 动态心电图检测 心电图机 心律失常 例分析 检出率 对照观察
  • 简介:年逾花甲的张大爷经常在爬楼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表现,做了几次心电图检查,报告上都写着:正常或大致正常:前不久,老人在吃晚饭时突然觉得胸部疼痛,休息几分钟后也没有缓解。家人急忙将他送往医院。在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后,医生怀疑老人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又让张大爷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右冠状动脉狭窄。经过冠心病介入治疗,张大爷的胸痛、心慌等症状才从此消失。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右冠状动脉狭窄 冠心病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情绪激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常规心电图(ECG)与动态心电图(DCG)的价值。方法:本次入组共140例心脏病作为受试者,试验以2023.01~2024.01为期限。所有受试者均实施ECG与DCG诊断。比较诊断结果及异常检出率。结果:与ECG诊断相比,DCG诊断的阳性率更高,而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均更低(P<0.05)。与ECG诊断相比,DCG诊断的异常检出率均更高(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中应用DCG的价值更高,可有效提升阳性病例及异常检出率,可广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临床诊断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心电图检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几乎在各级医院及诊所普遍使用。临床医生要正确分析心电图,首先要熟悉心电图的正常变异,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以免造成误诊。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正常变异 临床医生
  • 简介:目的分析房颤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房颤的相关因素,旨在减少房颤的发生,有效治疗房颤,减少房颤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房颤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基础疾病.结果155例房颤患者中,有140例(90%)伴有心脏病基础,年龄与房颤呈正相关,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结论房颤与高心病、冠心病、年龄、性别密切相关.

  • 标签: 房颤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运动平板心电图与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的 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 2月至 2020年 2月,从我院共计选取 76例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对象,均进行运动平板心电图与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认其敏感性、特异度以及准确度。 结果: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相比较,其敏感性、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存在显著差异,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敏感性、特异度以及准确度显著高于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运动平板心电图的敏感性、特异度以及准确度显著高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为冠心病的早期治疗和预后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运动平板心电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平板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经常规心电图与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观察对比常规心电图与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对本组患者检查结果的特异度与敏感度.结果运动平板心电图对本组患者检查结果的特异度与敏感度分别为86.88%、85.71%,均高于常规心电图的68.85%、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效果,特异度与敏感度高,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运动平板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效果
  • 简介:临床诊断低血钾多依据血清钾和心电图检查,但两者结果常不尽一致。本文对上述两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低血钾的反应更为敏感。诊断更为准确及时。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247例,其中男性141例,女106例,年龄7~82岁,心电图表现均符合低钾改变。临床诊断胃及食道癌57例,肝癌、肝硬化及重症肝炎26例,腹泻24例,糖尿

  • 标签: 低血钾 心电图诊断 血清钾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低钾改变 钾离子浓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4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到2020年12月时间段内就诊于我院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明确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192例患者依次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24h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检出率为96.35%,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79.69%,P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 早期复极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 2019年 01月 -2020年 01月收治的 68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 34例。给予参照组心电图检查,给予研究组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的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检查异常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早搏次数明显高于参照组( P< 0.05);研究组的 SDNN指标、 SDANN指标、 RMSSD指标和 PNN50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 结论 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能够获得更高的治疗效果评价,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期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放射工作人员中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间在我中心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工作人员中随机选取20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根据年龄和工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年龄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异。结果:经临床比较后发现,高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的心肌缺血、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要明显高于低工龄组(P<0.05),且高年龄组放射工作人员的心肌缺血、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要明显高于低年龄组,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随着年龄的增加及工龄的增加,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放射工作人员应做好影响的防护工作。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心电图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本院近5年≥60岁的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及临床进行回顾分析,检出心律失常以房颤最多,其余依次为房性早博、室性早博、窦性心动过速及各种类型传导阻滞等,临床以冠心病最多,其余依次为肺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风心病、甲亢、糖尿病等,并对检出结果加以讨论。

  • 标签: 心电图 心律失常 检出 老年人 临床分析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