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期刊也称杂志。《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对科技期刊的定义为: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这一定义限定了科技期刊的刊载内容、外观和出版方式。从此定义出发,可得到科技期刊的以下主要特征:a.连续出版物,即按卷、期或年、月(期)无限期的,连续编号(按顺序)的,具有时效性——及时性和不间断性的期刊,一般为定期。

  • 标签: 科技期刊 科学技术 出版物 期刊管理 间断性 时效性
  • 简介:目的探究热射病的早期识别和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某医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取的30例热射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按照门诊顺序分成老年组和中年组各15例,分析2组患者的易感因素和检验以及影像学检测结果等。结果老年组发病因素较高的是经典型热射病,男性患者要比女性患者更容易引发疾病,若是病情比较重的患者延误治疗时间,会形成死亡的情况。而中年组患者也是男性患者多,而老年组热射病患者大多都出现脱水的症状,严重会形成肾功能衰竭或是休克等。结论针对热射病患者可以通过地区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需要注重老年患者的居住环境,并且对于身体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诊,做好早期的识别和预防措施。

  • 标签: 热射病 早期识别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收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用药指导、监测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优良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9.2%(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提升患者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分。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焦虑自评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随访护理调查满意率呈明显差距,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护理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失代偿期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
  • 简介:17岁的夏同学性格内向、孤僻,初二时喜欢地理老师,但因为老师已婚,又觉得喜欢老师是不对的,怕老师看出自己的想法,不敢与老师对视,逐渐发展到对所有人的目光都不敢对视,不敢出现在公共场合,在公共场所就会脸红、心慌、胸闷、手心出汗等,就诊时已不能正常上学,视为社交恐惧症。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心理疾病 社交恐惧症 公共场合 公共场所 老师
  • 简介:目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病患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对本院从2017年6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所有病患的临床表现、发病位置、溃疡大小、并发症类型、治疗措施等资料。结果75例病患中有15例(20.00%)病患出现了典型的腹痛症状,有30例(40.00%)病患出现了不典型腹痛;有12例(16.00%)病患的溃疡直径小于1厘米,溃疡直径在1到2.5厘米之间者有28例(37.33%),溃疡直径在2.5到3.5厘米的病患有22例(29.33%),溃疡直径大于3.5厘米的病患有13例(17.33%);有46例(61.33%)病患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有21例(28.00%)病患出现了穿孔症状,有6例(8.00%)病患出现了幽门梗阻,有2例(2.67%)病患出现了癌变;有39例(52.00%)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之后病情得到控制;有4例(5.33%)病患接受了内镜下止血治疗;有18例(24.00%)病患因为消化道穿孔而出血情况比较严重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病患不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并发症会逐渐增多且加重,需要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病患进行密切的病情监测。

  • 标签: 老年消化性溃疡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其空腹静脉血的抗体、生化等指标与同时期前来进行健康检查人群进行对比,并进行熊去氧胆酸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结果在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老年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多于男性;PBC的诊断准确率最高。经治疗后,患者的各种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1.2方法1.2.1检测方法选取清晨空腹时,抽取肘部静脉血。待抽取后立即进行抗凝处理,再利用离心机将血液进行分离。在分离结束后,将血样放置于-20℃的冰箱进行保存,便于之后的检测。严格按照免疫荧光法说明书的操作步骤对血液中的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以及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等指标进行检测2。此外,在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的参与下,对患者的肝组织进行穿刺取样,将取出的组织样本放置于浓度为10%的中性甲醛中进行固定,再将固定好的肝组织用石蜡包埋并染色,将其转至病理室进行病理分析与检测。根据血样与肝组织的检测结果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1.2.2治疗方法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每日服用医院统一煎制化浊解毒的中药,早晚两次,每次150ml。在起始时,泼尼松的用量为30mg/d,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递减并逐渐稳定于每天10mg。此外,口服熊去氧胆酸的用量标准为每kg10mg/d,一日两次。1.3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转氨酶等酶的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1.4统计学方法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测定,计量数据以t测定,均值±标准差表示,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增强,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作为保障大众心理健康的心理咨询却还是受到各种误解和谣言的伤害.门诊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很多来访者是纠结了几年才最终决定来医院心身医学科就诊,问及原因,多是担心被同事、领导或者家人知道后被误解为自己有精神疾病,影响职位晋升,甚至被迫放弃学业、工作的机会,导致原本可以调整的困惑或治愈的症状拖到恶化,最终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才来需求专业的帮助.

  •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问题 澄清 健康意识 传统观念 心身医学
  • 简介:目的探究针对丙肝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接收的69例丙肝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管理。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心理状况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之前的心理状况评分大致是相同的,在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降低,并且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丙肝患者来说,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患者的心理状况也会明显的好转,并且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极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丙肝患者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实际效果
  • 简介:目的探索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根据采用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心理认知行为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以及躯体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病性以及偏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96.74%明显优于对照组80.39%(P<0.05)。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6个月,观察组在心理健康[(64.39±14.65)vs(53.47±11.62)分]、情感角色功能[(72.54±16.08)vs(51.82±15.34)分]、社会功能[(82.74±18.47)vs(67.23±14.75)分]、活力[(55.56±15.27)vs(41.64±14.26)分]、总体健康[(61.53±18.26)vs(45.72±16.24)分]、躯体疼痛[(76.37±21.43)vs(54.28±20.63)分]、躯体角色功能[(65.64±17.56)vs(54.53±15.42)分]、生理功能[(83.97±11.87)vs(72.62±12.23)分]的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服务态度97.30%vs80.56%、技术水平94.59%vs81.94%、健康教育98.65%vs86.11%、关爱患者100%vs77.8%和心理支持100%vs90.28%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护理模式 泌尿外科 手术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联合应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心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2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分别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SAS、SDS评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9.44%低于参照组52.78%,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参照组77.78%,护理干预后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中效果卓然,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目的比较X线摄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飞利浦DRX线机检查,观察组则采用飞利浦64层螺旋CT机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下各种征象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厚壁空洞、毛刺征、胸膜凹陷、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空泡征与支气管气象征等临床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分叶征及胸水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摄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均可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但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进行选择。

  • 标签: X线摄片 多层螺旋CT 鉴别 诊断 周围型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前胎心监护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宜黄县梨溪镇中心卫生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胎心监护孕妇100例,按照入选顺序的单双数将孕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孕妇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孕妇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及护理后心理状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86%,高于对照组的32%(P〈0.05);试验组孕妇护理依从性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试验组孕妇护理后心理状况评价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58%(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产前胎心监护孕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孕妇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

  • 标签: 孕妇 产前胎心监护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躁狂症患者102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均56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丙戊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疗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PR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第1周BPRS评分改善程度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2周BPRS评分改善程度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同期比较从治疗第2周开始BPRS评分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PR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在治疗第1周时BRMS评分改善程度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BRM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躁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效提升患者的劳动能力。

  • 标签: 心理疗法 药物治疗 躁狂症
  • 简介:催眠作为一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自产生以来一直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催眠在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以及在针对神经官能症的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目前催眠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效果以及缺陷,同时对将来催眠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 标签: 催眠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神经官能症
  • 简介: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及视盘参数,探讨其病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确诊为首次发病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77例77眼,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健康人69名为对照组。记录其人口学特征、眼科常规检查、眼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应用Optvue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行视盘光相干扫描,对其视盘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高血压史、高脂血症、视杯面积、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史、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是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例组全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各象限神经纤维层水肿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史、收缩压、甘油三酯、TC、FBG、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是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盘水肿各象限无差异。

  • 标签: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 视盘 危险因素 光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随着人们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的深入认识,发现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BRAF基因正是该细胞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基因的异常活化导致细胞内的多种生物学事件失控,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并导致较差临床结局[2]。尽管结直肠癌的治疗模式有了较好的发展,但目前传统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优选方案[3],但BRAF等基因的突变状态会影响到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的生存期[4]。

  • 标签: BRAF基因突变 直肠癌患者 临床病理学特征 META分析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肿瘤分子生物学
  • 简介:目的研究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1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6.8±3.7)、(35.1±3.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9.3±2.1)、(47.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静态时心率血压双乘积为(1360.87±59.76),动态时为(3289.90±106.9),运动时间为(8.78±2.90)min,优于对照组的(1283.87±56.96)、(3347.90±102.4)、(5.61±3.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接受的抑郁症患者中,抽取9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我接纳评分。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自我接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