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首次确诊恶性肿瘤患儿家属的心理历程的质性研究。方法:于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首次确诊恶性肿瘤患儿中,随机选取83例作为样本。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历程进行了观察。结果:首次确诊恶性肿瘤患儿家属心理历程主要包括四大阶段,心理状态分别包括震惊、不确定、恐惧、内疚、心理压力、担心预后等。结论:应提高护理的人性化水平,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通过心理护理的方法,缓解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为首次确诊恶性肿瘤患儿疾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 标签: 首次确诊 恶性肿瘤 患儿家属 心理历程
  • 简介:自有品牌表现平平?沃尔玛第二大关注的对象证实了对OTC厂商而言,这是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沃尔玛渴望吸引高端消费者的目光。大型购物中心仍沿袭传统路线,集中关注低收入消费者,并以朴实无华的店面作为典范。

  • 标签: 自有品牌 消费者 OT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60年代起,抗癌新的发现主要从原植物的代谢产物中寻找。实际上,好几种正在使用的抗癌化疗试剂不是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就是其结构类似物,比如从长春花中分离到长春花类生物碱,从盾叶鬼臼中分离得到的表鬼臼毒素类衍生物,从短叶红豆杉和欧洲红豆杉中分离到的紫杉二萜类成分,从喜树中分离到到喜树碱类衍生物,目前我们仍在这四个化学系列进行药物研发,其中包括新化合物临床或临床前的试验,此外,也致力于从其它高等植物发现先导化合物,例如以Sarcomelicope生物碱为母核的一类具有前景的新型acronycine衍生物。未来的研究仍主要领先筛选天然产物及其结构类似物来寻找到具有抑制肿瘤和体外肿瘤的化合物,并且为了寻找到机理不同的新型抗癌药,采取全球策略是绝对必要的,另一种策略就是建立天然产物库,高通量筛选已知的和新的具有潜力的目标化合物,最后,应该强调的是细胞毒药物的一般毒性研究仍是找到更好的以肿瘤为靶的药物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植物 提取 抗癌成分 抗癌药 天然产物库 高通量筛选
  • 简介:医学教育应以训练出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与技能、有人文素养、能有效的倾听与人沟通、有团队精神训练、能独立思考、并且能自我终身学习的医师为目标。为了因应医疗的变化,欧美先进国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陆续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台湾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医学教改,重要的裹程碑包括:医学系课程改革、医学院评鉴制度、毕业後一般医学训练及新制教学医院评鉴。从1992年台大医学教育改革开始,这一波的医学教育改革几乎是全面性的展开:从医学系学生的甄选、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演进、注重博雅教育的人格熏陶、小组教学方法的创新(如PBL)、基础临床课程的整合、教学评量的多元化(如OSCE与mi—ni—CEX)、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都可看到台湾医学院评鉴委员会(TMAC)评鉴及建言的影响;2003年的SARS风暴促动临床医学教育的更进一步改革,开始推展“一般医学训练计划”,加强培养新一代医师的核心能力,注重落实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的临床训练,将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效列为新制教学医院评鉴的评核重点,这也是改善台湾医疗服务品质的重要环节。在7MAC、医策会与各医学院校的共同推动下,期待台湾的医学教改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展并逐渐与世界接轨。

  • 标签: 医学教育改革 结果导向的教育 问题导向学习(PBL) 客观结构式临床技能测验(OSCE) 一般医学
  • 简介: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听到一些诸如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词汇,它们虽同属于心理紊乱的范畴,但有着实质性的差异。正确认识这些心理名词可帮助患者卸下许多不必要的心理包袱。

  • 标签: 心理包袱 名词 就诊过程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 简介:有些机遇和挑战将是我们所共有的。虽然我们之间远隔万里,但我相信我们之间共同的地方要比不同的地方多得多。

  • 标签: 中国 美国 连锁药店 发展历程
  • 简介:摘要 : 随着社会的不断 发展 ,传统的 护理学功能制及 护理模式转向 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护理模式,使得 护理内涵扩大 ,从而对 护理工作面带来 新的挑战。如今 护理理念 以患者 为中心 ,对花 手术病人予以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对 术前的不利因素予以缓解甚至消除 ,从而能够有助 手术顺利进行 ,降低 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并且对 手术治疗效果予以提高 ,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手术病人 心理 护理干预 不利因素
  • 简介:亚健康理论是国际医学界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医学新思维,预防、消除生活方式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21世纪的一项预防性健康策略。亚健康是由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和精神压力堆积而成,经年累月,使得人体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多种身心疾患。本文就亚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剖析,并建议性的提出中医心理调治方案。

  • 标签: 亚健康 心理问题 中医 心理调治
  • 简介:时下,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工作压力增大,加上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侵扰和影响,人们往往在工作、生活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烦恼、紧张、焦虑、忧愁、埋怨等不良情绪,时时困扰着我们。只有积极进行自我调适,才能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促进心理和谐。如何自我调适呢?这里为大家推荐以下4法:

  • 标签: 心理调适 自我调适 形势严峻 工作压力 社会矛盾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调查心理干预后孕妇心理健康现状。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22年1月-2022年9月收录的84例孕妇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抽签法将孕妇均等分为42例对照组、42例实验组,依次开展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孕妇护理后心理健康状况、产后抑郁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心理健康状况:护理后组间孕妇经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抑郁发生率:实验组的指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采取心理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改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态,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 标签: 孕妇 心理干预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对护士心理的改善成效,归纳具体的干预对策。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某院疫情工作服务的100名护士为调研对象,以时间分组,对照组为上半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下半年,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对比护理成效。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改善效果较好,有助于其更好地面对工作,积极地投入工作,并做好个人防护。

  • 标签: 疫情期间 心理健康教育 护士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以人的健康马中心的护理观念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健康人一旦进入患病者角色,往往由于人院後诸如环境陌生、人际关系改变、缺乏信息交流等因素,使患者产生消极的心理。这种心理平衡的失调有时甚至会超过实质性器官对身体的损害。笔者认为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整体的心理护理,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心理护理 住院患者 实质性器官 健康人 护理模式 护理观念
  • 简介: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因此不少女性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有时心情愉快,有时低沉、易怒,内心体验着困惑、烦躁紧张、焦虑、恐惧等,而且医务人员的言行和神态都将对产妇有很大影响。所以,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对孕产妇心理护理体会浅述于下。

  • 标签: 心理护理 孕产妇 生理过程 情绪波动 心情愉快 医务人员
  • 简介:目的观察美沙酮递减疗法配合心理干预在脱毒瘾治疗中的作用。方法l0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美沙酮配合心理干预50例,对照组美沙酮递减替代疗法50例。结果美沙酮递减疗法配合心理干预,不仅能控制生理依赖,而且能减轻或消除心理依赖和心理障碍。结论美沙酮递减疗法配合心理干预,不仅减少用药量,缩短疗程,有效的治疗心理依赖。

  • 标签: 海洛因依赖 心理干预 美沙酮 递减疗法 吸毒 认知疗法
  • 简介:分娩和哺乳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初产妇是一个应激因素,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其中以发生在产后的产母抑郁最常见,从而直接影响了母乳喂养。

  • 标签: 产后抑郁 心理护理 病理性改变 生理现象 应激因素 社会角色
  • 简介:目的探索ccu监护病房的特殊环境和管理制度以及治疗护理过程中产生异常心理反应的心理疏导、心理护理。方法观察100例收治于ccu监护病房的患者,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对疗效及病情预后的影响。结果100例收治以ccu监护病房的患者。70%的患者都能放松紧张心理。情绪稳定,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结论在对患者的生理疾病。采取正确的治疗、护理的同时。患者因疾病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心理反应,给予正确、恰当、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

  • 标签: CCU 急性心肌梗塞 心理护理 心理反应 心理需求 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