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四金棱莪排汤治疗淋100例,治愈73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1%,本方具有明显的清热利水,行气活血,软坚散结,通淋排的功用。

  • 标签: 四金棱莪排石汤 石淋 中医疗法 尿路结石
  • 简介:本文仅就尿的形成与中医药治疗进行论述。认为结石的形成与尿液过饱合,尿中缺少拮抗尿石盐晶体化的抑制物有关。祖国医学认为尿结石属中医淋、砂淋、血淋范围。中医药治疗尿症,临床上有分型治疗,一般分为气结型、湿热型、肾虚型。在辩证施治不同病例各有侧重。排以综合疗法为主,以冲、松、攻为主。中医药治疗结石,对于结石过大、结石粘连、嵌顿、输尿管狭窄、畸形应建议碎石或手术治疗。

  • 标签: 结石 尿石症 中医药治疗 肾虚型 湿热型 过饱
  • 简介:现在,尿症病人越来越多,随之许多治疗尿症的药物也应运而生,可谓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应该说,在众多治疗尿症的方法中,病人最愿意选择的是药物治疗。然而要使药物治疗达到预期的目的,还真有一番学问呢!

  • 标签: 尿石症 药物治疗 肾绞痛 非手术治疗
  • 简介:臭氧(O3)是氧(O2)的一种异构体,在大气中含量甚微。在离地球表面10~50km的大气平流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3mm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臭氧的存在对于地球上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它阻挡了阳光中高能量的紫外线辐射,因此有人形象地把臭氧比做地球的“保护伞”。

  • 标签: 臭氧层破坏 原因 臭氧层保护 危害 紫外线辐射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甲状腺针抽吸活检(fineneedleaspirationbiopsyFNAB)检查在诊断甲状腺肿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992年至2002年7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甲状腺肿块的FNAB细胞学特征。结果FNAB在诊断甲状腺囊肿中的准确率最高,恶性肿瘤的准确率最低。结论FNAB在诊断甲状腺肿块时,尤其怀疑为恶性肿瘤时。一定要行手术活检,以免误诊。

  • 标签: 甲状腺细针抽吸活检 甲状腺肿 诊断 FNAB 诊断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OLYMPSP20型及T20型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残病人进行治疗;对合并胆道狭窄的胆道残的病人先用镜端取网进行扩张,或活检钳咬除周边肉芽组织以扩大狭窄口;对巨大嵌顿结石配合OLYMPUSE-27液电碎石器治疗。术后用B超和[或]胆道造影了解残情况,判断其疗效。结果199例胆道残病人共行纤维胆道镜取271例次,结石取净180例,取净率90.0%。且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残疗效确切。

  • 标签: 内镜/治疗 胆道残石 纤维胆道镜 液电碎石器
  • 简介:目的制备柏滴耳液,制定质量标准,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家兔法观察滴耳液刺激性,对照法考察临床疗效.结果所制得的滴耳液质量合乎要求,总有效率89.2%,对照组82.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柏滴耳液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标准可行,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滴耳液 临床应用 临床疗效 质量标准 总有效率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优选排合剂的水提工艺,以确保疗效.方法:以总黄酮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应用L9(34)表设计筛选排合剂的最佳水煎工艺条件.结果:最优条件为:A3B1C1D3,即加12倍量的水,不浸泡,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按最优条件生产的排合剂的总黄酮和浸膏得率高,工艺稳定.

  • 标签: 排石合剂 中药工艺改进 煎药法 正交试验
  • 简介:新生儿胃穿孔多由于先天性发育缺陷,胃壁肌薄弱或缺损所致。在临床上是较少见的疾病,多见于早产儿。因其发病急,病死率高,在穿孔前无明显症状,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而根据临床表现及早诊断,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现将作者所见1例足月新生儿胃壁肌缺损引起胃穿孔的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胃壁肌层缺损 胃穿孔 生理反射
  • 简介:目的探讨16螺旋血管成像技术(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疑有颅内动脉瘤患者行16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厚0.625mm,应用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结果30例患者患颅内动脉瘤18例,动静脉畸形2例,烟雾病1例。9例正常。10例动脉瘤患者同时行脑血管DSA检查。与CTA检查结论一致。结论16螺旋CTA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为临床提供精确的诊疗信息。

  • 标签: 16层螺旋CT 颅内动脉瘤 三维重建技
  • 简介:骨症为一种罕见的泛发性骨硬化病,先天性髋内翻亦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而两者并存更罕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5岁。95年4月15日因右肩部外伤1天,申请摄右肩关节片。1年前曾有右肱骨骨折史。X线片示:右肩关节正位除右锁骨中段可见不完全性骨折裂纹外,肱骨、肋骨和锁骨骨质密度均异常增高,部分皮质、松质及髓腔分界不清,肱骨上段干骺部形态不规则。考虑是全身性骨病而致局部病理性骨折。为明确诊断又加照脊柱侧位和骨岔正位片。脊柱侧位示胸腰椎体上下骨板增厚致密,而中间区域骨质密度较低,二者境界清晰,呈典型“夹心蛋

  • 标签: 石骨症 先天性髋内翻 X线诊断学 脊柱侧 骨质密度 折裂纹
  • 简介:目的研究心室肌内膜(endo)、中层(M)、外膜(epi)细胞复极Ⅰ期瞬间外向钾电流在缺血后失活曲线的变化。方法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定量观察缺血前及缺血后Ⅰ10活性的变化,分析比较3细胞缺血后Ⅰ10的不同变化。结果缺血30分钟后epi及endo的半数失活电压(V1/2deactive)有明显差异(P<0.05),缺血后外膜细胞的失活曲线右移,Ⅰ10失活变的缓慢,V1/2deactive与缺血前比较有明显增大(P<0.05)。结论Ⅰ10在3细胞的分布不同决定了Ⅰ10在3细胞的变化不同,可引起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容易引起2相折返,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 标签: 心室肌内膜层 心室肌中层 心室肌外膜层 钾电流 失活曲线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9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30余年。发热和黄疸1周于2006年2月6日入院。体检:皮肤巩膜黄染,上腹部和右上腹部触痛,胆囊肿大并触痛。CT和B超检查提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肝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2cm。胆囊和胆总管可见直径1.5cm以下多枚结石。化验血总胆红索48umo/L。临床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2006年2月10日在气管插管全身吸入麻醉下进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T型管引流手术(LaparoscopiccholedocholithotomyT—tubeDrainage.LCHTD)。患者取头高左倾仰卧位。脐孔右上缘做15mm小切口,放入10mm套管,置入3洲捷腔镜作为观察孔。注入CO2气体,压力保持在13mmHg。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型管引流术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上腹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