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臼骨折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将其分为 60-70 岁组, 71-80 岁组,每组患者各有 40 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比较伤前及术后 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 (FRS)以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 (EQ-5D)评分 。结果 60-70 岁组髋关节优良率为 95.00% ,明显高于 71-80 岁组的 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60-70 岁组患者治疗后 FRS 及 EQ-5D 评分较 71-80 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髋臼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 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年龄较轻的患者手术效果更加。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本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切开气管,应用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0例,治疗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患者预后效果各项指标。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病例数 20 例,随机划分 2 组,参照组选择双切口术治疗,研究组选择单切口术治疗,均 10 例。对比治疗效果与康复指标等。 结果: 参照组有效率 90% ,研究组有效率 40% ,参照组患者康复指标均差于研究组,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治疗时,采取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创伤,加快术后康复,属于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预防喉癌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特点。方法:对 112 例喉癌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随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有效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表明,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预防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喉癌 气管切开术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住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均随访半年,研究对比两组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后跟骨关节内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外伤行管切开术后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影响。 方法:将 80例脑外伤后行气管切开术伴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常规组( 40 例)和康复组( 40例)。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误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不同护理后,康复组患者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且误吸发生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对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改善其吞咽功能,避免和减少患者误吸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外伤 气管切开术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吞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案治疗重症胸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58例重症胸外伤患者,设置外科组和保守组两个组别,将58例患者随机分入,对外科组实施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保守组实施保守治疗。结果:外科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保守组低,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BI-ADL评分相较于保守组均更高,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重症胸外伤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本院收治胆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分设两个组别对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参照组开展传统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实验组开展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对组间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组间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开展统计,实验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比较参照组可见显著优势性,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针对胆结石患者采取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时长,减少出血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腔镜 胆总管切开 取石术 胆结石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采用循证护理进行气道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102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做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气管阻塞、气管黏膜损伤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气管切开术 循证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优质护理降低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感染发生率的临床 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自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8 月收治的 90 例行 气管切开 术治疗的 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 (95.6% )显著高于对照组 (75.6% ),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 (4.4% )、 住院时间 ( 5.2 ±1.0 ) d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15.6% )、 ( 8.9 ±2.3 ) d ,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对行 气管切开 术治疗的 重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 采用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其术后感染发生率,还能缩短其预后周期和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 气管切开 感染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