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福华街卫生服务中心和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家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规范抗茵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家医院2013年门诊处方各1200张,调查其用药情况。结果: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福华街卫生服务中心和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分别为2.66和1.96种;抗茵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8.25%(339/1200)和9.67%(116/1200);处方平均药品金额分别为135.86和277.41元;抗菌药物处方平均金额为55.88和189.78元;单用一种抗菌药物处方各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98.5%和93.1%,联用抗菌药物处方各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1.5%和6.9%。结论:不同规模医院的抗菌药物指标差异较大,大医院处方平均金额、抗菌药物处方平均金额偏大,更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 标签: 门诊处方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抗菌药物因其为治疗细菌感染带来巨大突破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在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因其不合理及滥用造成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1]。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发布了《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决心采取措施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性。

  • 标签: 专项整治活动 抗菌药物 感染情况 医院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妇产科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情况,并作一对比。方法:选择2011年1—6月间妇产科I、II类手术病历230份作为非干预组;在进行一系列干预措施后,另选取2013年1—6月妇产科I、II类手术病历230份作为干预组;分析2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00%降至干预后的40%,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率也由干预前的15.22%上升至72.41%;干预前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干预后均有较好的控制。结论:实施的干预措施对规范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

  • 标签: 干预 妇产科手术 围术期 预防性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通过从医院管理层面对比2011与2012年某院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情况,为巩固专项整治活动成果提出可持续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与2012年该院全院和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茵药物使用率(AUR)和抗茵药物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对该院抗茵药物的品规数、分级管理和销售金额占比变化进行对比。结果:2012年该院全院住院患者AUR和AUD较2011年(57.06%和46.96DDD)均降低近10个百分点(45.54%和36.08DDD),均低于卫生部规定的指标。2012年该院多个f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指标较2011年有所降低,抗菌药物的品规数和分级管理结构更加合理化,进一步降低了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比。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持续的管理措施将经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效果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阿立哌唑治疗组与奥氮平治疗组,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指标。结果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较奥氮平治疗组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阿立哌唑对患者的糖脂代谢影响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奥氮平 糖脂代谢
  • 简介:目的:比较MTX+孕囊穿刺和单独药物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37例CSP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n=68)采用单独药物治疗,B组(n=69)采用MTX+孕囊穿刺治疗。结果A组治愈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血β-HCG水平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血β-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短于A组,出血量少于A组,平均住院天数及转经时间均短于A组(P<0.05)。A组及B组术后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孕囊穿刺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与单独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有显著优势,能缩短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MTX+孕囊穿刺 单独药物
  • 简介:目的对比三阴乳腺癌(TNBC)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NAC)中获得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循证医学提供更为确切的数据.方法检索PubMed和CochraneCollaborationLibrary数据库,纳入乳腺癌NAC中包含TNBC和HER-2阳性病例的文献,应用相对危险度(RR)对比TNBC和HER-2阳性两组患者获得的pCR率.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病例数量为1076,其中TNBC组获得28.2%的pCR率,HER-2阳性组为20.0%,两组RR为1.6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30-2.03,无明显异质性和发表偏倚.结论TNBC较HER-2阳性乳腺癌在NAC中获得更高pCR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化学疗法 辅助
  • 简介: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在常见口腔疾病上的异同,指导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诊治。方法:分别对糖尿病口腔疾病患者114例和非糖尿病口腔疾病患者120例的牙周炎、龋病、牙缺失和口腔黏膜炎等口腔疾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牙周炎、龋病、牙缺失和口腔黏膜炎等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患病率很高,为了降低其患病率,要加强糖尿病患者口腔卫生知识的宣教,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 标签: 糖尿病 非糖尿病 牙周炎 龋齿 牙缺失 口腔黏膜炎
  • 简介:目的:比较江西新钢中心医院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胃肠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收集该院上报的2010年3月—2013年1月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关于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共2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依据病例内容分为阿莫西林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比较两组药物的胃肠反应发生情况、胃肠反应持续时间和对原患疾病影响的差异。结果:与阿莫西林组比较,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和胃痛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对原患疾病影响较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感染性疾病或预防手术感染,虽然胃肠反应的发生率高于阿莫西林,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疾病的整体临床疗效优于阿莫西林。

  • 标签: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胃肠反应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黄连素、复方谷氨酰胺及多塞平不同组合方式治疗腹泻性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黄连素、复方谷氨酰胺及多塞平治疗,B组采用黄连素、复方谷氨酰胺治疗,C组采用黄连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A组81.67%,B组60.78%,C组32.73%.总有效率两两比较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结论:应用黄连素、复方谷氨酰胺及多塞平联合治疗腹泻性肠易激惹综合征疗效更好.

  • 标签: 肠易激惹综合征 黄连素 复方谷氨酰胺 多塞平
  • 简介:目的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电图检测.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冠心病患者101例,正常患者56例;根据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患者91例,不符合ST段下移标准的患者66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ST段下移78例,其他患者(对照组)1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T段下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67.5%,阳性预测值52.6%,阴性预测值74.2%,假阳性率32.5%,假阴性率39.3%,且单支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与双支、多支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在诊断单支病变的敏感度较双支、多支病变高,但从整体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 标签: 心电描记术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药源性低钾血症的特点.方法对108例药源性低钾血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见的引起低钾血症的药物主要为利尿药53.7%、抗感染药物15.7%、激素类7.4%,且药物诱发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或误诊.结论药物诱发低钾血症具有潜在的危险性,需提高警惕,及时防治,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药源性 低钾血症 文献分析
  • 简介: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好发于2~10岁以内的儿童[1]。近年来成人水痘发生率有增长趋势[2]。该病传染性极强,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物而得病[1]。将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成人水痘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成人水痘 水痘病毒 急性传染 临床疗效 结痂时间 体征改善情况
  • 简介:目的: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为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出现的急性肺栓塞误诊患者29例,对其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首次误诊为急性左心衰、冠心病10例,心肌梗死7例,右心衰3例,冠心病5例,结核性胸膜炎3例,急性支气管炎1例,误诊时间为7d~7个月。结论急性肺栓塞在临床中误诊率相对较高,医师应不断提升自身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尽量展开早期诊断并尽早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误诊 辅助检查
  • 简介:目的分析颌下腺导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住院及门诊治疗的49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口服催涎剂和颌下腺区域按摩等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成A、B、C、D四组,分析各组特点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四组患者3年后恢复良好率分别为:A组33.3%、B组77.7%、C组83%、D组90%。结论采取口服催涎剂和颌下腺区域按摩与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后的愈合相关,两者联合运用可提高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后的恢复良好率。

  • 标签: 颌下腺疾病结石 手术 口腔 辅助治疗
  • 简介:近年来,药品的质量观由“质量源于生产”开始向“质量源于设计”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药品质量的全程控制,培养具有现代药品质量观念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药物分析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结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7版《药物分析》教材,介绍在药物分析课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实践体会,为今后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药物分析课程 探究式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药源性精神异常的药品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检索2004—2013年万方医学网与中国知网药源性精神异常的文献,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精神异常的表现、发生时间及处理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140例患者中,60~89岁年龄段发生精神异常的比例最高;引发精神异常的药物以抗感染药居多,占62.14%;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居多,占87.14%。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对药源性精神异常的警惕性。

  • 标签: 药源性疾病 精神异常 药物不良反应 回顾分析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医疗保健方面尤为突出,得到很多人的青睐和认可。本地三大药食同源药材一一党参、当归、黄芪,也是创下了辉煌的历史。中药产业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 标签: 地产药材 甘肃 保健意识 中药饮片 医疗保健 药食同源
  • 简介:目的:探讨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正确判断ADR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3年收集到的36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03种;≥50岁的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189例,占51.6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334例,占91.25%);最易引发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87例,占23.77%),其次为心血管药物(73例,占19.95%);ADR损害类型主要以心外血管系统损害为主(106例,占22.80%),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00例,占21.50%).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分析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