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83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入院。心电图示Ⅲ度阻,酌行Holter监测。24hHolter连续监测显示,Ⅲ度阻,心室率40bpm,频发RonT室早诱发反复尖端扭转性速(见图)。发作时患者有头晕等症状。讨论扭转型速(Tdp)是介于速与室颤之间的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本病来势凶险,多表现为晕厥及抽搐。

  • 标签: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病例报告
  • 简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基因位于1p36.2上,其inRNA翻译后的蛋白质有2549个氨基酸残基,其分子结构复杂,分子质量为289kDa.mTOR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质合成、细胞能量代谢等多种通路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细胞增殖、生长、分化过程中起着中心调控点的作用。此外,mTOR在肿瘤的形成、发展、转移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一些肿瘤中可见mTOR通路的持续活动的现象。到目前为止,mTOR抑制药作为靶向性抗肿瘤药物被有效地应用于肾癌及肝癌等治疗。因此,mTOR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对肿瘤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mTOR信号相关蛋白 mTOR信号传导通路 mTOR抑制药 肿瘤治疗
  • 简介:Stomatin(红细胞膜蛋白7.2b)最先在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红细胞膜上发现该蛋白缺失。之后的研究表明,stomatin及其同源物在不同种属的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并在胆固醇丰富的微区——脂筏中发挥重要功能,例如参与调节离子通道、调节细胞骨架等等。大量实验结果证实,秀丽隐杆线虫stomatin同源物MEC-2在线虫的机械感觉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在哺乳动物中stomatin可能也发挥相同的作用。最近有关stomatin与机械感觉传导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stomatin及其在哺乳动物机械感觉传导中的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 标签: STOMATIN 哺乳动物 神经元 机械感觉传导 脂筏蛋白
  • 简介: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动脉血管早期病变多为动脉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然而因为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常常错过最好防治时机,所以及时在动脉硬化早期对动脉结构及功能进行排查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如何较好地运用各项无创检查技术指导临床是医学界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当前应用较多的动脉功能检查方法-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的应用做以介绍。

  • 标签: 动脉硬化 动脉功能 无创检查 脉搏波传导速度 综述
  • 简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在临床上较多见,其发生率远远超过前壁及其它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本文通过临床观察治疗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其中有19例并发房室传导阻滞,体会尽管发生率较高,但经系统治疗后恢复较快,愈后良好,是与其它原因所致房室传导阻滞所不同的。观察中所见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好发生于老年人,分析与老年人的动脉硬化、传导系统发生退行性变有关的可能。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并发症 房室传导阻滞 老年人 动脉硬化 心电图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术前、常规以及术后等护理,同时注重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该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康复出院。加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同时也为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提供护理参考。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术前、常规以及术后等护理,同时注重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该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康复出院。加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同时也为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提供护理参考。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粘液瘤在临床上少见,在生前能得到正确诊断的较少,近年来由于检查技术的开展,使本病能在生前作出正确的诊断,病人得以及时进行手术而可完全恢复健康。本文拟对左粘液瘤的发病率、病理学、临床特征和各种检查的意义及如何提高诊断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左房粘液 粘液瘤
  • 简介:  徐静蕾在blog里说,老了以后要盖个大养老院,至少让认识的朋友都来住,求个晚年幸福.为了这目标,还得再努力若干年.自说这话很有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味道.杜甫有这情怀,但是没能努力实现,不知道她一个弱女子是否可以达成.不过,这话题让人对女人和房子的关系有了想法.……

  • 标签: 女人爱房
  • 简介: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依赖不同时间对大鼠脑纹状体内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regulatorofG-proteinsignaling4,RGS4)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receptor5,mGluR5)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依赖一周组(1W)、两周组(2W)模型,Westernblot技术检测大鼠纹状体内RGS4、mGluR5、G蛋白α亚单位蛋白Q(Gαq)、磷脂酶C-β1(phospholipaseC-β,PLCβ1)表达水平。结果:METH依赖1W、2W组伴药箱停留时间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加,提示METH依赖模型建成。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RGS4蛋白表达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而模型组mGluR5蛋白和Gαq蛋白、PLCβ1蛋白表达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上调,且2W组较1W组改变更明显。结论:METH给药可能导致大鼠脑纹状体内RGS4表达下调,mGluR5表达上调,还可使与mGluR5偶联的Gαq、PLCβ1表达均出现不同程度上调。且METH依赖时间越长,RGS4、mGluR5、Gαq、PLCβ1的表达水平变化越显著。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纹状体 条件位置偏爱 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G蛋白α亚单位蛋白Q
  • 简介:三阴性乳腺癌作为乳腺癌中种特殊亚型,由于其具有侵袭力强、远处转移风险高和预后差等特点,成为近年来乳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存在较高表达,其表达及信号传导通路往往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3个方面综述三阴性乳腺癌中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信号传导通路有关的靶向治疗。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传导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治疗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特选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腹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治疗的患儿20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治疗,回顾治疗前后心电图QRS时限、LVEF以及BNP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心电图QRS时限、LVEF以及BNP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后早期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儿,糖皮质激素干预方式有效性较高,如果无效可以基于手术方式取出封堵器,但可能存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风险,如果存在合并心力衰竭,则可以采用左起搏方式进行治疗。

  • 标签: 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方法 将100例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分成两组,56例无症状组、44例有症状组。对比两组24h出现2.0s以上的长R-R间期、逸搏频率、最快心室率和24h平均心室率。结果 无症状组R-R间隔时间在2.0s以上、24 h逸搏的频率明显低于有症状组,差异显著(P0.05)。无症状组夜间R-R间隔时间在2.0 s以上和逸搏的频率明显高于日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心脏传导阻滞 心房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前后对比观察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同时中医辨证分型也显示出更好的疗效。结论: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气阴两虚、血瘀阻络有关,因此治疗上应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