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将乙酸作为核心提取物,结合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了具体的试剂浓度、温度、时间不同物料配比,对于紫玉米青花素的提取效率。经过实验对比,确定了乙酸溶液作为溶剂的酸碱度控制在2.5,需要在60℃的温度下连续加热60分钟,物料的配比需要控制在1:15,第2次的水率能够达到80%,有着较高的提取效果。

  • 标签: 紫玉米 花青素 浸提技术
  • 简介:以前人们多以为发芽的大蒜对健康不利,但最近的一项科研却推翻了这个论断,研究发现发芽的大蒜比新鲜的大蒜含有更多的抗氧化成分,有着更神奇的功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食用大蒜,或服用含有大蒜提取物的营养补充剂,通常被认为是调节胆固醇、降低血压水平和患心脏病风险的一种天然方式。

  • 标签: 紫皮蒜 抗氧化成分 国立大学 营养补充剂 有机硫化物 生物技术学院
  • 简介:去年,我不明原因出现胸痛,走路时胸闷,并且逐渐加重。6月去医院就诊,使我大吃一惊,我患了严重的肺结核!X光和CT检查结论为:双上肺结核,左上肺局部空洞。

  • 标签: 抗结核药 大蒜 不明原因 医院就诊 CT检查 肺结核
  • 简介:目的考察无机陶瓷膜微滤精制山茱萸水过程中,不同孔径的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并优化膜微滤过程。方法测定0.8、0.2和0.05μm孔径膜和不同参数下山茱萸水高分子截留率、指标成分转移率、膜污染程度及特征指纹图谱的变化。结果孔径为0.05μm的无机陶瓷膜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最佳的操作压差为0.1MPa,过膜温度为60℃。结论采用0.05μm的陶瓷膜对山茱萸水进行微滤,在适当操作条件下可取得较好的精制效果。

  • 标签: 无机陶瓷膜 微滤 精制 山茱萸水提液
  • 简介: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水分离、提纯中的应用。方法以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水为对象,考察陶瓷膜的适配性与工艺参数,并与传统的水醇沉技术对比。结果膜分离技术的最佳膜孔径为0.2μm,小试试验(日处理量30L)需配置膜面积0.3m^2,中试试验(日处理量200L)需配置膜面积2.0m^2;中药与药液比为1:15,工作压力为0.2MPa,温度为80℃。经成品综合考察,膜分离技术优于醇沉技术。结论膜分离技术优于醇沉技术,有可能在大生产中取代醇沉技术。

  • 标签: 膜分离技术 陶瓷膜微滤 适配性 工艺参数 醇沉技术
  • 简介:目的:研究大蒜素抗溃疡作用和对排便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盐酸大鼠胃溃疡模型、幽门结扎型溃疡模型、消炎痛致溃疡模型及乙酸致胃溃疡等模型,观察动物溃疡指数;采用燥结失水便秘模型,观察动物排便时间及排便点数;采用正常小鼠碳末推进实验,观察小鼠小肠运动功能.结果:大蒜素能减少乙醇/盐酸大鼠胃溃疡模型、幽门结扎型溃疡模型、消炎痛致溃疡模型及乙酸致胃溃疡等模型的溃疡指数(P<0.05或P<0.01);能使模拟燥结的失水便秘模型小鼠的排便时间缩短,排便点数增加(P<0.05或P<0.01);能增加正常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的百分率(P<0.05或P<0.01).结论:大蒜素具有抗溃疡及促进排便作用.

  • 标签: 大蒜素 抗溃疡作用 通便作用
  • 简介:中老年人,难免有“失性”之时。如果此时一味地把注意力放在壮阳药、性兴奋剂上,无论是针对心理问题还是生理问题,都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性能力的增强,可在合理的饮食中得到。

  • 标签: 食物 中老年人 生理问题 心理问题 壮阳药 注意力
  • 简介:目的:研究四川道地药材附子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建立特定产地特定炮制品的附子醚物及微波水物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柱:ThermoBDSHyper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2%三乙胺(冰醋酸调pH5.3)=46:54(V/V);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34nm;柱温:28℃,对附子醚物及其微波水提取物进行指纹图谱研究。结果:建立了附子醚物及其微波水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标定了9个共有峰并进行归属。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采用该方法可为控制附子药材、提取物以及制剂的内在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附子 微波水提取 指纹图谱 HPLC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菌株对中药黄连素、鱼腥草和大蒜素体外抗菌活性。方法:1,菌种鉴定采用常规方法或用API试条和VITEK自动细菌分析仪:2,药敏试验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MIC);3,实验数据的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黄连素、鱼腥草素(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原料即合成鱼腥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大蒜素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不强。黄连素、鱼腥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的肠球菌也有抗菌活性。结论:目前中药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的判定尚无标准可以遵循,中药学工作者应加强临床疗效与基础的相关性研究。

  • 标签: 黄连素 鱼腥草素 大蒜素 体外抗菌活性 琼脂平板稀释法 菌种鉴定
  • 简介:目的探讨白蛋白比值在鉴别积液性质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法测定100例积液患者的血清与积液中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值.结果血清白蛋白、积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与积液白蛋白的比值在渗出和漏出中差异存在显著性,白清白蛋白与积液白蛋白比值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为82.5%,特异度为88%,准确度为85%,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80%.结论测定血清和积液中的白蛋白对于鉴别渗出和漏出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渗出液 漏出液 总蛋白 白蛋白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门诊补室补患者中选用健康指导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200本院在过去半年

  • 标签:
  • 简介:目的优选损伤复元颗粒的最佳醇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阿魏酸、浸出物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乙醇量、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四个因素,对损伤复元颗粒的最佳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醇工艺为加饮片总量15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优选得到的最佳醇工艺稳定、合理。

  • 标签: 损伤复元颗粒 丹参酮ⅡA 阿魏酸 醇提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滴定发展现状,了解滴定研究过程的重要意义,为之后滴定的发展奠定基础。分析总结国内外对滴定的应用现状,比较分析《中国药典》与GB/T601-2016中对滴定标准的异同。通过分析研究滴定应用进展,对其进一步应用的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滴定液 《中国药典》 GB/T601-2016
  • 简介:黄芪注射是将黄芪中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C41H68O14)]提取制成的注射用中药针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之功效.复方丹参注射由丹参、降香水溶性提取物制成,有效成分为丹参酮、原儿茶酮、原儿茶酸等,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的功效.根据中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气血相关理论,以及"治病求于本"、"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临床将黄芪、丹参配伍应用,发挥二药的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疗效.现就二药联合在临床的应用归纳如下.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联合用药 急性脑梗死 冠心病 心肌炎
  • 简介:大蒜辣素是大蒜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由其非活性前体蒜氨酸与蒜酶相互作用而产生。在此项研究中,我们观测大蒜辣素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药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蒜辣素可明显抑制KB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作用48h的IC50值为(2.2±0.2)μg/mL。而且,大蒜辣素可诱导KB细胞凋亡,作用48hN诱导凋亡作用在(16-48)μg/mL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大蒜辣素的凋亡诱导作用通过其诱导KB细胞的细胞核凝集、细胞骨架改变以及线粒体膜电势变化得到了进一步确证。大蒜辣素还可阻滞KB细胞周期于S期,在(16~48)μg/mL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此外,大蒜辣素可浓度依赖的解聚KB细胞的微管,其作用类似于已知的微管解聚剂秋水仙碱。大蒜辣素对人鼻咽癌KB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以及解聚微管实现的。

  • 标签: 大蒜辣素 鼻咽癌 凋亡 细胞周期 微管 高内涵筛选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30、20、10mg/kg)。实验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酶学、血浆内毒素的含量、肝组织中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组织谷胱甘肽(GSH)含量、脂质代谢、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等水平,以及病理组织学的特点。结果: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脂和血浆内毒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各用药组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和FFA水平,以及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GSH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组织学观察表明高、中剂量大蒜素均能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P〈0.05)。结论:大蒜素对大鼠NAFLD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和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有关。

  • 标签: 大蒜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质过氧化 血浆内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