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与磷脂酰胆碱对环酰胺诱导小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40只昆明小鼠分为肝损伤模型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磷脂酰胆碱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前3组小鼠实验第1-4天均腹腔注射环酰胺(100mg·kg-1·d-1)诱导肝损伤,第5-14天分别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2ml、还原型谷胱甘肽180mg·kg-1·d-1、磷脂酰胆碱90mg·kg-1·d-1;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第1天给药前和第15天测定小鼠体重;实验第15天,小鼠处死前眼眶取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谷胱甘肽水平,处死小鼠后取肝脏称重并计算肝脏系数,取肝组织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进行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第15天,应用环酰胺的3组小鼠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但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体重高于肝损伤模型组(P〈0.05);肝损伤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5.74%±0.11%)高于对照组(4.68%±0.37%)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组(4.81%±0.19%)(均P〈0.01),磷脂酰胆碱组小鼠肝脏系数(5.25%±0.35%)]也高于对照组(P〈0.05)。肝损伤模型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磷脂酰胆碱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29.8±1.9)、(110.9±1.3)、(125.7±2.6)μmol/L]均高于对照组(100.8±3.0)μmol/L(均P〈0.01),但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低于肝损伤模型组(P〈0.01)。肝损伤模型组和磷脂酰胆碱组血清谷胱甘肽水平[(50.5±1.9)、(55.9±2.4)g/L]均低于对照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组[(73.8±4.3)、(71.3±3.7)g/L](均P〈0.01)。肝损伤模型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磷脂酰胆碱组肝组织AST、ALT、SOD和CAT�

  • 标签: 环磷酰胺 谷胱甘肽 磷脂酰胆碱类 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美他辛片联合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美他辛片联合磷脂酰胆碱治疗组和单纯应用磷脂酰胆碱对照组,各23例,疗程均4周,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而肝功能指标(ALT、AST、GG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症组(P<0.05).结论应用美他辛片联合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可以显著改善肝功能指标,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 酒精性肝病 美他多辛 治疗组 疗效观察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以2022.6到2023.6期间于本院收治的8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片,静脉注射甲硫胺,观察组的患者加用磷脂酰胆碱。比较两组胆汁淤积指标、皮肤瘙痒消失时间、黄疸消失时间及患者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总胆汁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肤瘙痒消失时间和黄疸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不良妊娠情况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揭示了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在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症状、减轻肝功能损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等方面的潜在疗效。

  • 标签: 胆结石手术 个体化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疏肝健脾汤联合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则接受疏肝健脾汤联合磷脂酰胆碱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更优(P<0.05)。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应用疏肝健脾汤联合磷脂酰胆碱可以有效优化肝功能指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疏肝健脾汤 多烯磷脂酰胆碱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临床疗效
  • 简介:胞二胆碱(DPC)是一种脑代谢激活剂,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及其它有关疾病,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总结如下。1临床应用1.1治疗脑血栓形成、多发性脑栓塞、脑出血:聂成福、姚智君等报道,在对上述病人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胞二胆碱作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脑血栓形成治愈率两组差异显著(P<0.01)。多发性脑栓塞经统计学处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1.2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脑中风后偏瘫、迟发性运动障碍;吴正礼等报告,对该类病人分别应用脑益嗪、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其它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胞二胆碱,其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明显

  • 标签: 胞二磷胆碱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胞磷胆碱 脑血栓形成 迟发性运动障碍
  • 简介:目的研究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进行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采用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天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IL);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并进行上腹部CT平扫,计算肝/脾CT比值。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5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42/58)(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AST、ALT、γ-GT、TBIL、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肝/脾CT比值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LN、PCIII、IV-C和H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降低血脂。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多烯磷脂酰胆碱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 血脂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胞胆碱钠片治疗老年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72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6,采取胞胆碱钠片治疗)和对照组(n=36,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D-D和Fib水平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脑出血治疗中采取胞胆碱钠片治疗能够减轻神经功能受损,提升认知功能,改善机体的凝血状态。

  • 标签: 胞磷胆碱钠 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将丁苯酞与胞胆碱钠联合应用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主要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所参与的对象均是来自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并将两组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细化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和实验组(丁苯酞与胞胆碱钠联合使用),并辅以统计学相关工具将两组的治疗效果、恢复时间及入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并以此判断检验是否有意义。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恢复时间及入院时间差异明显,且(P<0.05),表明此次研究有意义。结论:将丁苯酞与胞胆碱钠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故此方法可广泛推广并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脑卒中 丁苯酞 胞磷胆碱钠 认知障碍
  • 简介:[摘 要] 目的 对胞胆碱钠注射液及其置于不同厂家、材质的滤膜浸泡后的稳定性进行考察,为该产品的处方工艺及生产工艺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室温条件下的胞胆碱钠注射液以及经过不同厂家材质的滤膜浸泡进行有关物质测定。结果:室温条件下,24h内胞胆碱钠注射液较为稳定;且胞胆碱钠注射液置于聚醚砜和聚偏氯乙烯材质的滤膜中浸泡后均较稳定,主要杂质含量小于0.014%,其他各杂质总和小于0.019%。结论:该产品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处方配制,且在生产工艺中可通过聚醚砜和聚偏氯乙烯材质的滤膜进行除菌过滤。

  • 标签: []胞磷胆碱钠注射液 稳定性 聚醚砜 聚偏氯乙烯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胶囊(内美通)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以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治疗,米非司酮组55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联合用药组57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孕三胶囊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将患者的子宫容积和最大肌瘤的体积、雌激素、孕激素、血红蛋白进行对比,同时统计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个月后,2组患者的子宫容积、最大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米非司酮组(P〈0.05);雌激素、孕激素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孕三胶囊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抑制子宫肌瘤,改善激素水平,效果显著。

  • 标签: 米非司酮 孕三烯酮胶囊 子宫肌瘤
  • 简介:目的:分析经不同途径或方式给予榄香对实验兔肝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探讨临床局部应用榄香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等分为外周静脉注射、肝动脉灌注、肝动脉碘化油栓塞、肝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及肝脏直接穿刺注射5组,每只兔均给予临床等效剂量的榄香注射液。抽取实验兔给药后6h及1周时的静脉血检测其肝功能,并制取同时段肝脏的组织学切片。结果:碘化油组、直接穿刺组及明胶海绵组实验兔给药后6h血清AST分别为(414.7±235.2)、(333.3±250.6)和(92.3±73.6)μmol/L,ALT分别为(209.0±116.5)、(118.7±50.0)和(68.3±21.4)μmol/L,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1周这些指标已大部分恢复接近正常;而静脉组或动脉灌注组实验兔的相应指标和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6h碘化油组、明胶海绵组及直接穿刺组实验兔肝组织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凝固性坏死或细胞水肿变性,1周后则见明显的汇管区小胆管增生、炎细胞浸润和脂肪变性。动脉灌注组和静脉注射组实验兔肝组织仅表现为细胞的水肿变性,但动脉组的药物效应明显强于静脉组。结论:临床等效剂量的榄香经外周静脉或肝动脉给药均安全,经动脉灌注药物显示有明显的"首过效应",经肝动脉栓塞或直接穿刺注射后兔肝局部坏死明显,可为临床对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榄香烯 静脉 肝动脉 穿刺注射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胞胆碱结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Barthel指数以及NIHSS评分。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脑梗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使用胞胆碱结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脑梗死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质量有效率,值得在临床脑梗死的治疗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胞磷胆碱 依达拉奉 脑梗死 Barthel指数以及NIHSS评分 
  • 简介:目的研究紫杉醇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1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1h化疗,在化疗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标本,用HPLC法测定紫杉醇血药浓度,用DAS3.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紫杉醇的血浆药物峰浓度Cmax均值为(3.345±1.05)mg·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h均值为(3.247±0.91)mg·h·L~(-1),消除半衰期t1/2均值为(9.602±3.72)h,清除率CL均值为(18.718±3.84)L/(h·m)-2。药动学参数在患者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紫杉醇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提示在临床用药时需要监测紫杉醇的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

  • 标签: 多烯紫杉醇 乳腺癌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氯喹那普罗雌对老年性阴道炎的特殊作用.方法选择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氯喹那普罗雌组(56例)及甲硝唑组(52例),分别给予氯喹那普罗雌及甲硝唑片阴道深部上药12d,观察疗效及短期复发情况.结果氯喹那普罗雌组治疗有效55例,治愈50例,3个月内再发者2例;甲硝唑组治疗有效49例,治愈37例,3个月内再发13例.有效率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制再发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喹那普罗雌在抑制老年性阴道炎再发优于甲硝唑.

  • 标签: 氯喹那多普罗雌烯 甲硝唑 老年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盐酸柔比星+环酰胺、西他赛+环酰胺联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对比,对照组50例应用西他赛+环酰胺联合治疗,研究组50例应用盐酸柔比星+环酰胺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西他赛联合环酰胺治疗效果相比,盐酸柔比星联合环酰胺治疗乳腺癌的有效率更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盐酸多柔比星 环磷酰胺 多西他赛 乳腺癌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赛洛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片在原发性早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医院近年来收治的300例原发性早泄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1组应用赛洛胶囊进行治疗,对照2组应用盐酸达泊西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赛洛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片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三组患者在经治疗后IELT和PEP均获取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比较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早泄患者,采用赛洛胶囊联合盐酸达泊西汀片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且治疗安全可靠,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原发性早泄 赛洛多辛胶囊 盐酸达泊西汀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