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作者署名是论文著作权归属的标志,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对论文作者署名有如下要求。1.作者的条件: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者方可作为作者。(1)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

  • 标签: 作者署名 论文选题 药物不良反应 学术问题 论文发表 诚信问题
  • 简介:急性脑梗死也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基层医院对有溶栓指征的患者,要积极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通过溶栓治疗可迅速恢复梗死区的血流灌注,避免缺血的脑组织坏死,减轻神经元损伤,降低致残率等。

  • 标签: 脑梗死 尿激酶 溶栓
  • 简介:目的揭示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的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不合理用药现状,为促进基层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4月至5月,随机抽取陕西省3个地市27家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2340张,回顾性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的平均用药品种数、平均用药金额、注射剂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340张处方中,有效处方2319张,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01种,平均用药金额为34.03元,注射剂使用率为28.7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94%;不同地区及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处方平均用药金额、注射剂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较低,抗菌药物和注射剂滥用情况较严重。应制订合理用药法规制度,加强对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的监管;定期培训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积极开展居民健康教育,提升公众对合理用药的认知水平。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门诊处方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干眼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正确诊治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干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症状前三位为:眼干涩(88.5%)、异物感(57.7%)、视疲劳(40.4%)。临床分类:水液缺乏型2例;蒸发过强型17例;黏蛋白缺乏型11例;混合型干眼22例。治疗及预后:6例轻度干眼患者治愈;39例中度干眼患者中19例治愈,20例好转;7例重度干眼患者中4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干眼的准确诊断依赖于详尽的病史收集、症状分析、眼部检查和泪液相关检查。干眼的治疗是包括去除病因、消除眼表炎性反应、补充人工泪液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的过程。

  • 标签: 干眼 临床特征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手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阑尾炎 小切口 阑尾切除术 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加强海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的建设。方法介绍海南省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的历史及发展,通过调查研究,从基层食品药品检验分所的角度系统分析海南省目前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现状,以及检验机构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果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并对海南省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结论海南省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规模小,便于试点,其发展模式可给其他各省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所 建设 海南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疗单位特殊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5月至2014年9月特殊药品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选取同期的晚期癌症患者以及病情危重患者共100例(研究组),以及本院非晚期癌症患者以及病情危重患者共100例(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特殊药品应用情况比较,研究组的应用率较对照组高(95.0%vs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基层医院应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并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 标签: 基层医疗单位 特殊药品管理 问题 解决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疗单位特殊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5月至2014年9月特殊药品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选取同期的晚期癌症患者以及病情危重患者共100例(研究组),以及本院非晚期癌症患者以及病情危重患者共100例(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特殊药品应用情况比较,研究组的应用率较对照组高(95.0%vs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基层医院应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并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 标签: 基层医疗单位 特殊药品管理 问题 解决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基层医院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14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时间和具体治疗方式的差异均分为早期溶栓组、中期溶栓组和晚期溶栓组,早期、中期和晚期溶栓组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6-12小时以及超过12小时内使用2万单位/kg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结果早期溶栓组患者再通过率(71.05%)显著高于中期溶栓组(42.11%)和晚期溶栓组(15.79%),死亡率(2.63%)低于中期溶栓组(13.16%)和晚期溶拴组(23.6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溶栓组患者再通过率高于晚期溶栓组患者,死亡率低于晚期溶栓组患,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再梗塞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时间也早患者再通率越高、死亡率越低,但均具有较高的再阻塞率。

  • 标签: 尿激酶 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建德市(以下简称"我市")基层卫生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查我市17家基层卫生院2015年6月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各100张,共1700张,按照建立的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对抽查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注射给药率为60.71%(1032/1700);抗菌药物二联用药442例(占26.00%),三联用药12例(占0.71%);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488张(占28.71%),其中"使用方法不合理"的处方占所有不合理处方的50.82%(248/488)。结论:我市基层卫生院门、急诊使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品种选择、使用方法、联合用药等各方面均存在明显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大监管力度,采取多项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规范基层卫生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产房开展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活动对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提高助产质量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按照常规助产方法(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6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品管圈(达标圈)后(2015年1月-12月)行阴道分娩的60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对活动前会阴侧切率较高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产伤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由81.3%降至41.2%,会阴Ⅰ°裂伤率、会阴Ⅱ°裂伤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无裂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降低会阴侧切率,还能提高助产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会阴侧切 无保护会阴接生 助产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普外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带管患者193例,作为研究组。将实施风险管理前在我院普外泌尿外科的142例带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导管阻塞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积极的风险防管理后,研究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通畅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管道堵塞率、导管相关感染率等管道护理问题,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外科 护理 风险管理 带管患者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