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案例:某癌症患者夜间突发腰部疼痛,护士去喊医生,医生隔着门说让先为患者肌内注射一支强痛定,他马上去患者病房。护士很是麻利,为患者立即打上一针强痛定,用上药不到10分钟,患者突发心肌梗塞,医生赶到后,抢救无效死亡。该护士卷入一场医疗纠纷。

  • 标签: 口头医嘱 护理人员 癌症患者 腰部疼痛 肌内注射 心肌梗塞
  • 简介:国家药典委员会近期对“生物制品通用名命名原则规程”和20个品种的拟修订标准进行征求意见,期限见下表,修订内容详见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http://www.chp.org.cn)。请相关单位认真复核,若有异议,请尽快向国家药典委员会反馈意见。

  • 标签: 修订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 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 信息 命名原则 生物制品
  • 简介:目的了解专科医院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方法对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控烟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控烟知识、态度及行为变化。结果干预前现在吸烟率为9.4%,干预后现在吸烟率为8.3%,干预后较干预前减少17人。干预前后对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对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知晓率最高,分别为97.2%和98.1%,干预前对吸烟与前列腺炎知晓率最低为63.8%,干预后对吸烟与2型糖尿病的知晓率最低为74.2%。干预前后对吸烟与儿童支气管炎的知晓率均为最高,分别为94.5%和96.7%,干预前后对吸烟与儿童中耳炎的知晓率均为最低分别为61.0%和79.6%。干预前后对被动吸烟与肺癌的知晓率均为最高,分别为95.9%和97.9%,干预前对被动吸烟与白血病的知晓率最低为64.9%,干预后对被动吸烟与中风的知晓率最低为78.9%。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提供戒烟服务有所增加。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吸烟人数有所减少,对吸烟的认知,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同时,临床医师在日常诊疗活动中也加强了控烟宣传,医院控烟的氛围初步形成。

  • 标签: 医务人员 吸烟 控烟干预
  • 简介:一、药物滥用监测情况逐项分析1.药物滥用总体情况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1794家单位上报有效《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276980份,较2015年增长10.7%。

  • 标签: 药物滥用监测 年度报告 解读 监测情况 调查表
  • 简介: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通报表扬2016年度全国卫生计生财务年报编制工作先进单位。经考核,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等24个地方单位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20个委预算单位报送及时、数据质量高、分析有深度,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卫生计生财务年报编制工作先进单位。

  • 标签: 编制工作 年报 财务 获奖名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数据质量
  • 简介:中成药服用剂量(饮片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至关重要。本研究着眼于剂量问题,以肾石通颗粒国家标准为例,将常用的制剂单位计量形式改为剂量单位计量,旨在弱化与药效无关的参数,真实地明示服用剂量,使标准的表述更加简便、可溯,并可解决目前同品种存在多个标准、多个规格所引起的管理混乱问题。

  • 标签: 肾石通颗粒 国家药品标准 制剂单位 剂量单位 计量形式
  • 简介:中成药服用剂量(饮片量)是临床起治疗作用的关键。本研究着眼于剂量问题,以牛黄解毒系列品种标准为例,将常用的制剂单位计量形式改为剂量单位,旨在弱化与药效无关的参数,真实地明示服用剂量,使标准的表述更加简便、可溯,并可解决目前标准中存在赘述繁杂的问题。

  • 标签: 牛黄解毒系列品种 国家药品标准 制剂单位 计量形式 剂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