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气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膈肌运动方面的效果,并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2022年11月份脑卒中患者共104例为项目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选为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康复训练以及观察组(52例)实施吸气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不同训练干预前后膈肌移动速度、膈肌增厚率、膈肌收缩速度数值以及FVC、FEV1、PEF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膈肌移动速度、膈肌增厚率以及膈肌收缩速度均显著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FVC、FEV1、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VC、FEV1、P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气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膈肌运动功能,在康复阶段具有可行性,能够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吸气肌训练 常规康复训练 脑卒 膈肌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专项护理应用于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作为研究时段,以时段内接收的肾病终末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病例,并以乱数表法作为方法遵循,划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5),专项护理的观察组(n=35),针对两组血管阻力展开比较。结果:察组血管阻力显著比对照组更低,而动静脉血流量则显著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的并发症例数较之于观察组而言,显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以借助专项护理模式来对肾病终末期实施血液透析的病人展开干预,不仅能够降低患者血管阻力,同时还有极高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专项护理 肾病终末期 血液透析 血管阻力
  • 简介:目的:评价加味寿胎丸对孕妇不明原因的习惯流产伴子宫动脉高阻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不明原因的习惯流产伴子宫动脉高阻力孕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加味寿胎丸组30例、阿司匹林组30例和安慰刑组30例;治疗1周后,比较3组孕妇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测得值,以及胚胎发育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孕妇的D—HCG、孕酮和RI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加味寿胎丸组、阿司匹林组孕妇的β—HCG、孕酮测得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RI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安慰剂组孕妇的β—HCG、孕酮、RI测得值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加味寿胎丸组孕妇的β—HCG和孕酮值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RI值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安慰剂组孕妇的β-HCG和孕酮测得值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RI值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加味寿胎丸组孕妇的胚胎存活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流产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安慰剂孕妇的胚胎存活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流产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治疗过程中,3组孕妇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结论:采用加味寿胎丸对不明原因的习惯流产伴子宫动脉高阻力孕妇的临床疗效优于阿司匹林组,能显著提高孕妇的β-HCG和孕酮值,降低RI值,孕妇的胚胎存活率较高,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加味寿胎丸 URSA 子宫动脉高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