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双层片以一种新的制剂形式在片剂的应用中占有一席之地,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可将一种或几种药物结合起来,制成双层片剂,目的是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其不良反应。同时,双层片可增大载药量,方便患者用药,也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双层片具有使药物的释放符合生理节律及病理生理的要求以及载药量增大能提高病人服药顺应性等特点,在临床用药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层片 缓释层 常释层 载药量
  • 简介: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促进肛门排气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90例足月妊娠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病例,随机分为5组:中药排气汤组30例、开塞露组30例、杜密克组50例,专人测量产后6、24、72h的宫底高度,以及观察产妇排气、排尿、排便和首次下床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总体上开塞露组对促产后机体恢复的情况上优于杜密克组和排气汤组,杜密克组稍优于排气汤组。结论医护人员对产妇正确、及时的指导,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必要的药物使用,促进肛门排气对产后机体的早日复原有着良好的帮助。

  • 标签: 中药排气汤 开塞露 杜密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制备硝苯地平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以释药线性和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药物层中聚氧乙烯粘度选择、聚氧乙烯的用量;推动层中聚氧乙烯粘度选择、聚氧乙烯的用量,促渗剂种类与用量,包衣增重等对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 药物层中选择聚氧乙烯 N10 用量 132 mg ,推动层选择了聚氧乙烯 WSR-303 用量 60 mg 、氯化钠 20 mg ,包衣增重为 27 mg,24 小时内累积释放度为 97%, 体外释药符合零级模型( R=0.9984 )。结论: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可有效控制硝苯地平体外释放。

  • 标签: 硝苯地平 双层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处方
  • 简介:目前,下排气式灭菌器在国内各医院及卫生单位仍在普遍使用,是医院消毒灭菌中必不可缺少的设备。由于在使用中,对其影响的因素较多,能正确使用的单位只占70%左右。为确保其正确使用和灭菌的合格率,现将我们几年来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压力蒸气灭菌器 消毒灭菌 卫生单位 灭菌物品 敷料包 灭菌包
  • 简介:目的通过两种静脉输液排气方法的比较,找出最佳排气方法。方法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我院监护后病房住院输液患者中随机抽取230名①组患者组成为对照组,230名②组患者组成实验组,①组采用由姜安丽老师主编的新编护理学基础一书中介绍的排气法,②组采用通过临床实践改进的排气方法。通过对输液排气成功率,完成静脉输液时间、损失药液量的比较,找出最有效的排气方法。结果①组的排气成功率为87.0%低于②组的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两种排气方法的比较,发现通过对教科书排气方法的改革,其排气方法最能减少静脉输液器内气泡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排气法 护理操作
  • 简介:目的讨论运用大承气汤为剖宫产术后的产妇促进肠排气的方法。方法通过应用加味大承气汤结合术后8h开始腹部听诊,以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观察内容,判定出显效、有效及无效3种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t临床运用大承气汤,促进了剖宫产术后的产妇早排气、早进食,提升了舒适感,保证了营养的摄入,产后乳汁分泌充足,方法安全,效果明显。

  • 标签: 剖宫产 大承气汤 排气
  • 简介:精密输液器可有效地滤除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静脉炎,减少药物中微粒刺激血管造成的输液疼痛,避免药物中微粒对患者带来的长期隐患,保证疗效。为了保证患者输液安全,我科全部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进行输液治疗。但精密过滤输液器的管道及过滤介质都不同于普通输液器,

  • 标签: 精密输液器 一次性 精密过滤输液器 不溶性微粒 排气 输液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足底热敷按摩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肛门排气的影响。方法选择胃肠道手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术后6h后无恶心、呕吐生命体征平稳即给足底热敷按摩,每日2次,每次10min。对照组则按腹部手术后常规护理。结果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腹胀发生率、应用开塞露或肛管排气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χ^2值分别为10.8、12.3,P值均小于0.01),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足底热敷按摩可促进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提前,预防术后腹胀,使正常饮食较快恢复。

  • 标签: 足底热敷按摩 肛门排气 胃肠道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采用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 静脉输液 护理操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VS气管插管后气管软化的CT征象,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对638例PVS患者气管插管后的颈、胸部CT图像进行分析,对确诊或怀疑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行全科读片,对最后确诊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其CT表现。结果共确诊气管软化患者58例,CT上气管多呈“刀鞘”状,前后径大于左右径50%,部分管腔狭窄,局部可见气管塌陷,两肺内见炎性改变、肺不张。结论CT能清晰显示PVS患者软化气管的形态、程度,为临床及早、合理的处理提供影像学依据,提高PVS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气管软化 PVS CT
  • 简介: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科急重症之一,严重者易危及生命,对其及时诊断和抢救可以避免多种严重不良后果。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诊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30例的病例资料总结报道如下,以期寻找出更佳诊治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方法。

  • 标签: 气管异物 小儿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排气的影响情况。方法:该次试验主要围绕所择中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开展,截取时间轴: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分组参考双盲法原则开展。被分配至对照组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被分配至观察组的30例在常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各项护理干预工作展开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呈更短表示,术后1d、2d、3d疼痛评分均呈更低水平表现(P

  • 标签: 胃肠功能 综合护理 腹部手术 排气
  • 简介: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呼吸道梗阻最有效的方法,但此法在基层医院却很少应用于小儿.原因是医师常认为小儿气管切开困难多、危险大、并发症多而顾虑重重,影响了患儿的有效抢救.小儿气管切开虽有一定的特殊性,不熟悉其解剖生理特点是导致并发症出现的主要原因,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气管切开的危险和困难被过于夸大,如能掌握其解剖、生理特点,提高手术技巧,既可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也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气管牵线法 小儿气管切开
  • 简介:目的分析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及治疗,总结早期急诊及晚期诊断(1周后)依据,探讨误诊原因,分析治疗效果.方法本组11例,伤后距手术时间72小时8例,6周至3个月3例.气管、支气管断端吻合8例,修补成形3例.结果治愈10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应用生物蛋白胶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肺功能恢复.

  • 标签: 气管支气管断裂 创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自1986-09~1999-08笔者等采用气管切开法取除婴幼儿气管内异物12例和气管切开加支气管镜取出气管内异物6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 标签: 气管切开 异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