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性早熟是儿童内分泌专科的常见疾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对性早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决定价值。戈那瑞林(gonadorelin)为GnRH受体激动剂,通过竞争结合了垂体GnRH的大部分受体,从而使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生成和释放呈一过性增加,广泛用于鉴别诊断儿童中枢性性早熟及成人由于下丘脑或垂体功能低下所引起的生育障碍。

  • 标签: 戈那瑞林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激发试验 儿童
  • 简介: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是常见的化痰类的西药,主要分口服液、口服药片和针剂。一般口服液和药片在家服用比较方便,而对于住院患者来说,针剂更为方便。盐酸氨溴索这类药物对于一般成年人来说是比较安全的,特别适合那些痰干不易咳出的患者。

  • 标签: 化痰药 盐酸氨溴索 住院患者 口服液 沐舒坦 成年人
  • 简介:夏季是股癣的高发季节股癣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传染性疾病,它的发生必须有适于真菌生长和繁殖的环境,同时也要有真菌的来源,即传染源。儿童股癣多由于接触患癣病人或通过猫、狗等传染,也可通过衣物用具间接传染,同时一般与环境有关。小孩子皮肤娇嫩,所以如果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当中,就容易发生股癣。夏季我国很多地区潮湿闷热,因此,夏季是股癣的高发季节。

  • 标签: 常见皮肤病 股癣 夏季 儿童 皮肤传染性疾病 间接传染
  • 简介:近日又到了儿童病毒性感冒的高发季,各大医院的门诊门庭若市,挤满了来就诊的家长和孩子。曹先生一家也在其中,他的儿子在体校学习散打,个头大,平时能吃有力,可前几天起,儿子觉得浑身没劲,关节酸疼,嗓子疼,也不想吃饭,还发起了高烧,近39℃,他带着儿子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儿科做了相关检查,诊断结果为病毒性感冒。往年曹先生的儿子在这个时候也很容易感冒,曹先生对此很是疑惑?

  • 标签: 病毒性感冒 儿童 江苏省人民医院 用药 相关检查 儿子
  • 简介:搜药送的目的不是拉拢上网买药的少数人,而是盘活药店现有的顾客资源,把低频的急用药需求变成高频的慢病管理。业内最早做1小时送药的应该是搜药送,早在2013g,搜药送就和石家庄乐仁堂合作开展了送药业务。原百济新特药总经理夏语加盟搜药送出任CEO后,搜药送的商业模式发生了蜕变,与现在世面上的送药业务有了很大区别。

  • 标签: 慢病 商业模式 病管理 石家庄 CEO 新特药
  • 简介:中午,一位女孩走进药店,咨询我说她最近眼睛不好,每天都在滴眼药水,可每次滴对她来说都是种折磨。她说,每次都会有眼药水通过泪小管流向舌根部,那味道极其苦涩。可不滴吧,眼睛又很难受。咨询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滴眼药水虽然是一个小动作,但如果滴不好的话,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后果。

  • 标签: 滴眼药水 药师 舌根部 泪小管 眼睛 咨询
  • 简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皮肤科外用制剂中的重要组成之一,主要通过抗炎、抗增殖、免疫抑制和收缩血管而发挥其药理作用,是过敏性、神经性、脂溢性、接触性等类型皮炎的良药。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加重或诱发局部感染,全身长期大面积应用,更有引起系统性不良反应的可能。下面我们针对几点常见误区给予解读。

  • 标签: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激素外用制剂 皮肤科外用制剂 药理作用 收缩血管 免疫抑制
  • 简介:目的了解儿童氯氮平药物中毒的临床情况,探讨儿童氯氮平血药浓度与血液灌流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防范和抢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2例服用氯氮平儿童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对患者年龄、误服剂量、血液灌流疗效等进行统汁分析。结果22例儿童经过治疗,治愈13.6%,好转86.4%。血液灌流前后比较,氯氮平的浓度平均下降(280.8±180.2)ng·mL-1,前后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灌流组与非灌流组的清醒所需时间分别为(25.8±1.5)h和(34.8±4.1)h,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氯氮平中毒均为误服,临床药师应及时宣讲贮藏药物安全知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根据氯氮平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以及临床症状,及时进行血液灌流,能有效减少患儿清醒所需时间。

  • 标签: 氯氮平 中毒 血液灌流 儿童
  • 简介: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GC法)测定注射聚山梨酯80中脂肪酸组成。方法采用直接进样GC法,色谱柱为DB-WAX毛细管柱,检测器为FID,载气为氮气,柱温250℃。结果注射聚山梨酯80中8种脂肪酸衍生的脂肪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花生酸甲酯、二十碳烯酸甲酯、山嵛酸甲酯)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RSD均<3%,加样回收率在96.5%-104.2%。结论本法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注射聚山梨酯80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注射用聚山梨酯 80 脂肪酸 含量测定
  • 简介:β-七叶皂苷钠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藏的中药婆罗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基础研究发现,七叶皂苷钠可以显著降低组织和血浆中的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消除肿胀、恢复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改善微循环[1,2]。

  • 标签: Β-七叶皂苷钠 注射液 血尿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 简介:小儿8岁,去年12月头晕10多天,检查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医生让去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请问,该如何治疗?不治疗会有严重后果吗?平时应注意些什么?王读者:卵圆孔未闭属于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类别,是心房(左、右心房)间隔在胎儿期间发育不全所致。其病程可分3个阶段:(1)症状不太明显,仅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慢,易患呼吸道感染;(2)长时间、血液大量由左向右分流,可形成肺动脉高压,右心负担逐渐加重,患者一般在青年期间症状逐渐明显,可表现为活动后心慌气短、易疲劳、咳嗽等症状;(3)若病变未及时矫正,肺动脉压力越来越高,血液即可出现从右向左分流。此阶段患者症状加重,可表现活动后昏厥、右心衰竭、咳血、发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 卵圆孔未闭 儿童 房间隔缺损 呼吸道感染
  • 简介:《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制定的、指导儿科中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和上市后有效性再评价方案设计的、具有病种特色的系列临床评价技术指南,旨在推动儿科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水平的提高,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儿童用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共识会议法'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展共识方案(GPP)有关原则,国内全部18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儿科专业的临床儿科专家以及国内相关临床评价专家参加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轮状病毒性肠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手足口病、湿疹11个儿科常见病种指南的起草或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历经3年反复完善,最终形成共识,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于2013年10月发布。本指南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总体设计、诊断标准、受试者的选择、给药方案、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试验流程、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质量保证、相关伦理学要求、试验结束后的医疗措施、资料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小儿湿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点,期望能为申办者与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提供指导。

  • 标签: 中药新药 小儿湿疹 临床评价 技术指南
  • 简介:目的了解2011—2012年注射盐酸川芎嗪不良反应发生的分布情况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反馈安徽省的2011—2012年共506例注射盐酸川芎嗪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从患者情况、原患疾病、用药剂量、不良反应时间、不良反应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9.9±16.6)岁,以中老年人居多,性别未见显著差异;65岁及以上年龄段中,2011年的平均年龄高于2012年的;累及胃肠系统损害的报告最多,占总例次的24%;原患疾病为脑梗死的患者最多;240mg剂量组严重不良反应显著高于说明书规定剂量组;不良反应转归好转与痊愈占99.6%。结论生产企业应加强主动收集注射盐酸川芎嗪不良反应信息,开展上市后评价,临床医生应加强合理用药,避免超剂量使用,降低药物使用风险。

  • 标签: 盐酸川芎嗪 注射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目的:监测肺结核伴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杆菌药物异烟肼的血药浓度,以便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收治的肺结核伴乙肝患者45例作为治疗组,选取45例无肝病的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段异烟肼的血药浓度、峰浓度、达峰时间及有效浓度保持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后2,4,8和12h时异烟肼的血药浓度分别为(6.07±2.05)mg/L、(2.89±1.26)mg/L、(0.66±0.35)mg/L和(0.28±50.18)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为(3.71±1.26)mg/L、(2.07±1.08)mg/L、(0.43±0.32)mg/L和(0.20±0.24)mg/L(P〈0.05);治疗组38例患者用药的达峰时间为1h,其平均峰浓度及有效浓度保持时间分别为(8.12±0.36)μg/mL和(9.42±1.30)h,显著高于对照组(20例)为(4.14±0.46)gg/mL和(6.96±1.89)h(P〈0.05)。结论:肺结核伴乙肝患者抗结核杆菌药物异烟肼的治疗,应定期监测其血药浓度,以便于及时调整异烟肼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其临床疗效。,

  • 标签: 肺结核 乙型肝炎 抗结核杆菌药物 异烟肼 血药浓度
  • 简介: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儿童哮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从1995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共同组织专家撰写《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并不断更新哮喘治疗与控制观念.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订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指南,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循证医学的证据和指导意见.

  • 标签: 儿童支气管哮喘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世界卫生组织 管理 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脂溶性维生素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注射脂溶性维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注射脂溶性维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多在用药过程中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重视注射脂溶性维生素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 标签: 脂溶性维生素 不良反应 文献 分析
  • 简介:《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制定的、指导儿科中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和上市后有效性再评价方案设计的、具有病种特色的系列临床评价技术指南,旨在推动儿科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水平的提高,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儿童用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共识会议法'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展共识方案(GPP)有关原则,国内全部18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儿科专业的临床儿科专家以及国内相关临床评价专家参加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轮状病毒性肠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手足口病、湿疹11个儿科常见病种指南的起草或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历经3年反复完善,最终形成共识,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于2013年10月发布。本指南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总体设计、诊断标准、受试者的选择、给药方案、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试验流程、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质量保证、相关伦理学要求、试验结束后的医疗措施、资料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儿童抽动障碍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点,期望能为申办者与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提供指导。

  • 标签: 中药新药 儿童抽动障碍 临床评价 技术指南
  • 简介:磷酸盐缓冲液(PBS)核因子-κB(NF-κB)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一氧化氮(NO)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二甲基亚砜(DMSO)四唑盐比色法(MTT法)舒张压(DBP)

  • 标签: 常用词汇 直接缩写 词汇直接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4种牡荆属植物(黄荆、牡荆、单叶蔓荆和蔓荆)果实中黄荆子素(VNL)的含量,比较黄荆子素的含量异同。方法:采用ZorbaxExtend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Extend-C18保护柱(12.5mm×4.6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8min14.4%乙腈,18~30min14.4%~17%乙腈,30~45min17%乙腈;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黄荆子素在14.2~45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9%。黄荆子素的含量在牡荆属4种植物中存在差异,其中以黄荆子和蔓荆子中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4种牡荆属植物中黄荆子素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牡荆属 黄荆子素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