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放射工作人员中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间在我中心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工作人员中随机选取20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根据年龄和工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年龄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异。结果:经临床比较后发现,高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的心肌缺血、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要明显高于低工龄组(P<0.05),且高年龄组放射工作人员的心肌缺血、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要明显高于低年龄组,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随着年龄的增加及工龄的增加,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放射工作人员应做好影响的防护工作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心电图 检查结果
  • 简介: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医疗器械供应中心,同时也是医院污染物品集中回收的中心,消毒供应室人员的职业防护,普遍引起了专家及同行们的关注和重视,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在职业防护方面,重点采取以下措施,并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职业防护 工作人员 防护措施
  • 简介:职务犯罪是一种极端腐败的社会现象,据司法部门统计,我国职务犯罪的案例呈增长蔓延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就其犯罪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其预防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职务犯罪 略论 占有 腐败 司法部门 蔓延
  • 简介:医院供应室不但是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科室,而且担负着临床各科室污染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存放、发放工作。由于这些物品来自全院各个科室,数量多、分布广且携带的病源体种类多,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中存在着职业危害。因此,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是保护自身健康必不可少的措施。

  • 标签: 供应室工作人员 职业危害 职业防护 物品供应 医院供应室 医疗器械
  • 简介: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经济也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基层畜牧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畜牧业的工作量日益繁重,迁移不再局限于地域,生物安全防控更加困难。在基层畜牧业中,兽医工作人员是整个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些畜牧兽医人员应该对生物安全防控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主动提高防控意识,成功地推动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工作,努力保证畜牧业的整体发展和安全。基于以上分析,文章从基层畜牧业的角度探讨了兽医工作人员做好生物安全防控的必要性和有效措施,仅供参考。

  • 标签: 基层畜牧兽医 生物安全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与分析医院感染科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提出对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院感染科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医技。评估他们对职业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并使用数据分析方式对感染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防护对策。结果 我院感染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知晓率调查结果比较符合预期,职业危险因素多样化,传染病疫苗接种(91.30%)和个人防护依从性(

  • 标签:
  • 简介:本文中主要着眼于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问题展开探讨,笔者结合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工作经验,总结出工作环节影响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的几个危险因素,希望借阅者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救死扶伤是医疗活动的第一线工作内容,与此同时,他们也成了在职业暴露危险期的高危人群以及感染病的易感人群。因而对于职业病的防护工作又显得极其有必要,也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那么,要有效提高预防的意识,必须要从其危害因素简要谈起。1、危害因素1.1、生物因素一般护士在治疗和日常护理工作中需要密切的与患者进行接触,然而在物品的回收以及基础护理或者是生活护理环节的操作,也要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和血液以及呕吐物或者分泌物以及排泄物,这些往往携带各种病菌,因而也成了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即存在的潜在性传播途径。1.2、物理因素(1)护理工作中电辐射的接触环节会使护理人员不停程度的接触到放射线。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即便属于小剂量且接触时间会比较长,也会致癌或者致畸。(2)工作中对于紫外线和臭氧的照射在经过消毒之后亦或是灯管的检测同样会导致角膜炎和结膜炎以及皮肤红斑,而由他所照射出来的产生的臭氧,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损伤。(3)通常来说噪音可以致使人的听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心血管系统等生理疾病,譬如像耳鸣、血压增高、易怒、头痛、失眠等等出现类似症状。(4)工作中的电击伤和电灼伤需要经常使用到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如果仪器出现老化或者是使用不当的时候,护士就会出现电击伤和电灼伤的危害。1.3、化学因素(1)化疗药物一些抗肿瘤药物对医护人员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健康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像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和脱发以及消化道症状、角膜损伤抑或皮肤过敏和皮肤炎、眩晕、肝肾功能损害、还有细胞遗传物质染色体、DNA损害及月经异常、不良妊娠导致癌症发生。然而在1984年的时候,法国首次采用色谱法在与肿瘤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尿液中发现了有环磷酰胺的存在。(2)消毒剂一般化学消毒剂在应用的过程中都会有挥发的过程,他产生的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对护理人员会造成支气管粘膜水肿和支气管炎,导致流泪或者视物模糊以及接触性皮炎等等症状。1.4、机械因素在护理人员为患者护理治疗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的缘故或者是用力不适当,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严重的则会导致骨折出现。1.5、医院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应该是各种针刺和注射针头、刀、剪、缝针刺伤等等这些危害,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其在各种职业损伤中占据比例为83.4个百分点左右。因为职业性质比较特殊,同时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促使护理人员在进行理疗的过程中出现锐器损伤问题出现,而又因为护理人员在这方面的护理意识比较薄弱的缘故或者是缺乏比较专业的防护培训,这让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操作过程中容易疏忽个人防护,不会使用到防护器具来保护自己,习惯没有养成好,就导致了防护器具的危险性的递增,相关报道提出来,在众多的医院感染当中,有超过80个百分点的感染和锐器有关。1.6、心理、社会因素(1)工作环境氛围在医护人员进行护理过程中一般突发事件都会出现在夜班的时候,这个时候工作量比较大,而抢救的频率也相对来说比较高,那么垂死和死亡这些频率自然高,护士长在这个时候往往精神压力就大,容易出现神经衰弱致使身心疲惫。(2)投诉机制使用不当现如今医患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加强,那么同时医疗保健的相关要求也就比较高。具体来说,患者的投诉其实是一个能够直接性提高服务质量的直接作用力,但是假如在这个环节使用的不恰当,这时就会使得护士的工作难度及心理压力得以增加,从而导致身心疲惫。(3)护理人员地位低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在没有得到充分认可的今天,也是对护理人员造成危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医疗护理人员在其社会地位上没有提升,并且至今也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这则成了危害医疗护理人员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2.1、相关知识缺乏(1)基础教育相关知识缺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包括一些医学附属院校都还没有把医学感染学和医院感染护理学或者是职业损伤防护课程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当中,这使得一部分临床教师不能够把医院内部的感染知识彻底融入到人户生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去。(2)继续教育相关知识不足针对护理学教育来说,主要将侧重点放在“三基”和“四新”上面,在其医疗执业的专业化培训以及相关安然知识的科普培训比较欠缺,如此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则不能够及时处理。(3)由于宣传和科普力度不够,护士对必要的预防接种认识参差不齐有相关报道提出来有近86名医务人员当中乙肝的感染率高达53.49%,而在护理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是不愿意接受该疫苗的注射的。2.2、化疗药物配置不规范很多医院实际上是没有实行中心配药的,并且在化疗时用的溶药设备以及洁净操作日甚至是相对的密闭溶药环境都不太健全。抗肿瘤药物以及介人治疗的开发及使用,让更多的医护人员接触到化疗药物。而那些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以及气雾都会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到人体中,此时护理人员就会出现白细胞下降和头晕以及咽痛或者是出现月经不调和脱发等这些症状。那么护理人员自身所接触的抗肿瘤药物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淋巴系统DNA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亦或是出现DNA断裂和免疫力下降以及促使怀孕医护人员胎儿畸形等。(1)疾病谱的变化对护理人员身体的潜在危害近几年肺结核疾病种类的突发病忽然只增不减,那么医护人员由于抵抗力不强就很容易受到传染。而被血液和体液污染医疗锐器的刺伤则是医护人员疾病感染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在医院中,接触病人的科室可是较多的工作人员其疾病感染的概率高达30%以上。3、结语综上所述,妇产科医疗护理职业中其危险源主要是来自于护理人员工作环境,而这些因素往往会从各个方面逐渐残食医护人员的健康,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应该切实注意到这些问题。参考文献1韩燕春,孙海霞,仇文娟.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疫苗应用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1)31+30.2施雁,钱引娣.护士工作服口罩细菌污染不容忽视J.实用护理杂志,2001(06)46-47.3张立红,吴渭虹.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本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1998(08)40-41.4王小林.临床护士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与健康维护J.护理管理杂志,2002(03)14-16.5薛岚,徐波,谢金辉.护士职业接触抗癌药对自身DNA损伤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05)38-39.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2008年发生的84例产科医务人员工作中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结果:破损皮肤或粘膜暴露21例(占25%),锐器伤63例(占75%)。眼睛的血液或体液溅污暴露率达95.23%,其暴露物主要是血液占90.48%;锐器伤主要是缝针占58.7%,穿刺针占20.6%,注射针占15.9%,暴露源为HBsAg阳性血液的占80.95%。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及时进行临床干预,追踪随访,无一人因暴露而发生感染。结论: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尤其是产科的医护人员工作在特殊的环境中,必须加强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减少职业暴露危险,做好自我防护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医院感染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临床干预
  • 简介: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在临床学科理论学习阶段为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进行的初步实践。临床医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决定了临床见习在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作为临床大科.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日常临床工作.还必须完成授课、见习、实习等教学任务。在科室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作者就如何组织好妇产科临床见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 标签: 临床见习 妇产科学 组织 临床医学 学习阶段 临床学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产科护理服务模式对于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产科接受的妊娠合并症产妇80例开展RCT研究。将入选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应用母乳喂养相关教育护理。对比母乳喂养认识以及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掺入的母乳喂养认识指标以及产后4周的喂养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产科提供母乳喂养相关护理可以显著提升妊娠合并症产妇的产后母乳喂养认识与发生率,值得普及。

  • 标签: 产科 妊娠合并症 母乳喂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在开展医护工作时,我们不难发现,护理工作的效能并不弱于医生的治疗工作。如就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医护工作者的工作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母婴的安全和健康。尤其是护理人员,他们与病患及家属的接触极为频繁,此时不仅仅他们的技术水平会影响病患的康复情况,避免出现各种安全隐患,降低妇产科中的医疗事故,他们的工作态度也会对病患和家属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转变,人们对于健康更为关注,对于医护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高。由此可见,不管是从对于病患负责这一角度而言,还是就整个生活大环境的转变而言,我们都需要做好妇产科护理工作,进而让大人孩子都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离开医院。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做好 妇产科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通过对云南省中医医院 84名新进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新进护理人员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迫切性,提出如何让新进护理人员尽快适应临床工作进行思考,结合调查结果进行了讨论,分别从临床带教老师、新进护理人员、临床环境阐述如何让新进护理人员尽快适应临床工作,使新进护理人员正确认识自己,建立良好的临床环境等方面,来促使新进护理人员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 标签: 新近 护理人员 适应 临床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各护理纠纷事件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4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实施前的对照组与实施后的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随机抽取71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防范措施,对比两组实际护理效果。结果:井研究表明,在实施防范措施后,观察组的护理纠纷事件明显降低,同时患者满意度也有所提升(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而言,若想有效减少各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还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在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同时切实提高其满意度。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纠纷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医院医药改革下药学人员工作走向。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学人员工作环境和职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医院医药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以及对药学人员工作职责和要求的影响。其次,本文探讨了药学人员的现状和职业发展趋势,以及在改革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后,本文分析了医院管理者对药学人员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对职业能力的期望、培训和发展支持以及激励措施。最后,本文总结研究发现,提出了对药学人员和医院管理者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本研究对于药学人员和医院管理者了解药学人员在改革中的工作走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医院医药改革 药学人员 医院管理者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产科加速康复护理在产科的价值,促进医疗水平的提升。方法:选择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进行收治的产妇120例进行研究,在康复期内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随机分配的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有60例产妇。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应用产后康复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工作结束后,实验组产妇的SAS、SDS评分要明显的比常规组低,而护理满意度则实验组较高,各项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于本次产科护理中,通过使用产后康复护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产妇的负面情绪,疏解产妇的情绪,从而可以更好的提升产妇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水平,实现身体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 标签: 产科 加速康复护理 应用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探究柔性管理工作开展在产科日常护理工作重点 具体应用办法及其实际效果。方法:案例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所接受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基础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实行柔性管理办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柔性管理 产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至2020年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护理的100例住院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再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对10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护患之间缺乏沟通、护理人员经验不足、基础设备不齐全及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结论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个人素质,学习法律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此能够明显改善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工作 安全隐患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人际交流是一个人的个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体会,也可说是人的各项与心理品质在人际交往中的综合性运用。护士的人际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即护士与病人、护士与医生、护士与患者家属。护士与医生在工作上必须密切配合,护士与病人家属的联系比医生多,

  • 标签: 护士 医生 护理工作 妇产科 患者家属 病人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