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Q: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如何?A: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共需接种3针,免疫程序为0、1、6个月,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接种第2及第3针乙肝疫苗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和全程接种是保证乙肝疫苗保护效果的关键。首针乙肝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且越早越好。

  • 标签: 乙肝疫苗 接种程序 乙型肝炎疫苗 首针及时接种 全程免疫 免疫程序
  • 简介:全球每年有1,4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三分之二死于腹泻、呼吸道传染病、麻疹和新生儿破伤风,另外,百日咳、肺炎小儿麻痹症等可用疫苗预防的疾病,曾在70年代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提出免疫扩大计划(ExpandedProgramonImmunization,EPI),以免疫方法对抗全球人类疾病的流行,其后,联合国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免疫扩大计划。

  • 标签: 乙肝疫苗 新生儿破伤风 严重 百日咳 免疫 WHO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柯大夫:我小时候注射过乙肝疫苗,现在作乙肝两对芈检查,显示有抗体(HBsAb阳性)。但是听人说时间长了,抗体会逐渐消失。请问,我这种情况能不能再打乙肝疫苗

  • 标签: 乙肝疫苗 抗体 柯大夫
  • 简介:自1992年开始,我国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2005年6月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全部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我国流行病学家在1992年和2006年分别调查后发现,2006年,我国1~4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为0.96%,而1992年的这个数据为9.67%!

  • 标签: 乙肝疫苗接种 风险 免疫规划管理 抗原携带率 流行病学 病毒表面
  • 简介:目的为了解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封成人免疫效果。方法采用0、1、6月免疫程序,对98位18-40岁健康成人接种5ug和10ug两种剂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结果接种10ug组个别人有轻度反应,5ug组无任何全身和局部反应。两组观察对象于初免后36个月,检测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4.00%、61.22%,抗体GMT滴度为197.53和110.66。结论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3年采用检测高剂量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滴度显着高于低剂量组。说明成人接种10u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优于5ug。

  • 标签: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滴度 免疫效果 接种 剂量 局部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并总结应对策略。方法 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对我辖区300名1-12岁儿童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关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调查问卷,以此进一步了解问题所在,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结果 经过统计,1-6岁儿童接种合格率较高,7-12岁儿童的接种合格率较低,年龄段对比有差异性P<0.05;流动儿童接种合格率与本辖区常住儿童接种率相对比较低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目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接种合格率未达到100%,因此应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保证身体健康。

  • 标签: 儿童 乙肝疫苗 接种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并总结应对策略。方法 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对我辖区300名1-12岁儿童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关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调查问卷,以此进一步了解问题所在,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结果 经过统计,1-6岁儿童接种合格率较高,7-12岁儿童的接种合格率较低,年龄段对比有差异性P<0.05;流动儿童接种合格率与本辖区常住儿童接种率相对比较低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目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接种合格率未达到100%,因此应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保证身体健康。

  • 标签: 儿童 乙肝疫苗 接种 应对策略
  • 简介:虽然我国1992年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而且多年来也不断加大对全社会的宣传力度。但目前乙肝仍然在我国法定传染病发病率高居前三位。为控制乙肝发病,降低乙肝病毒携带率,阻断母要传播,我县自2002年12月份开始。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为新出生的婴儿提供免费乙肝疫苗。为了解我县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乙肝

  • 标签: 清河县 乙肝疫苗 儿童 计划免疫 接种率 乙肝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对预防其出现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均选择来自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共计150例,根据疫苗接种时间不同将所有婴幼儿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所有婴幼儿的表面抗体阳转率情况及乙肝抗体滴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析组婴幼儿的表面抗体阳转率分别为(37.33%)、(69.33%)、(97.33%),对照组婴幼儿分别为(22.67%)、(50.67%)、(90.67%);第一年乙肝抗体滴度为(121.889.35),第二年为(90.687.71)。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够有效减少婴幼儿出现乙型肝炎的概率情况,预防效果良好,提升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婴幼儿 乙肝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 表面抗体阳转率 乙肝抗体滴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对预防其出现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均选择来自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共计150例,根据疫苗接种时间不同将所有婴幼儿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所有婴幼儿的表面抗体阳转率情况及乙肝抗体滴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析组婴幼儿的表面抗体阳转率分别为(37.33%)、(69.33%)、(97.33%),对照组婴幼儿分别为(22.67%)、(50.67%)、(90.67%);第一年乙肝抗体滴度为(121.889.35),第二年为(90.687.71)。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够有效减少婴幼儿出现乙型肝炎的概率情况,预防效果良好,提升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婴幼儿 乙肝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 表面抗体阳转率 乙肝抗体滴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性接种管理模式在乙肝疫苗接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01-2022.12,研究对象为此期间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人员,共计40名。2022.01-2022.06期间乙肝疫苗接种人员共1500名,纳入对照组;2022.07-2022.12期间乙肝疫苗接种人员共1500名,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接种管理。比较不同管理方式干预情况。结果:知晓率各指标及接种率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接种质量各项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接种管理模式干预下,可有效提升乙肝疫苗接种者知晓率与接种成功率,利于提高接种质量。

  • 标签: 乙肝疫苗接种 预防性接种管理模式 接种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染病疫情管理模式在乙肝疫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防疫科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98例成年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传染病疫情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接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管理质量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的最有效途径。只要接种了疫苗并产生乙肝抗体,其保护率可达95%以上。赶紧行动起来,为自己安装一道乙肝病变的“防火墙”。

  • 标签: 乙肝疫苗 防火墙 乙肝抗体 保护率 肝病变
  • 简介:目的验证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潘生丁、乙肝疫苗治疗HBV携带者的疗效。方法80例携带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应用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潘生丁、乙肝疫苗治疗6个月,对照组40例未给任何治疗。结果治疗组某些对象各项乙肝血清标记分别有所转换,但除抗-HBc-IgM(阴转率40%)和HBV-DNA(阴转率30%)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外(P<0.025—0.05),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1-0.25)。与文献报告不尽相符(文献报告疗效优于本文结果)。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该“三联疗法”有一定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安全、简便、费用低廉,易被接受。

  • 标签: 左旋咪唑 潘生丁 乙肝疫苗 HBV携带者
  • 简介:目的观察干扰素、拉米夫定和乙肝疫苗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临床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共106例,随机分为2组。干扰素、拉米夫定和乙肝疫苗联用治疗组54例;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和胸腺肽对照组52例,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常见症状和体征有42例患者在1个月内明显缓解;有50例患者ALT恢复正常,占926%;8例HBsAg转阴,占16%;33例产生了HBsAb,占61%;31例HBeAg转阴,占57%;31例HBVDNA转阴,占57%。对照组有24例患者常见症状和体征在1个月内明显缓解;31例ALT恢复正常,占59.6%;5例HBsAg转阴,占9.6%;10例产生了HBsAb,占19%;19例HBeAb转阴,占37%;22例HBVDNA转阴,占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干扰素、拉米夫定和乙肝疫苗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快速、持续地抑制HBVDNA复制,诱导产生HBsAb,促进HBeAg血清转换。使血清转氨酶恢复正常,明显减轻肝脏炎症,减少或逆转肝纤维化。

  • 标签: 干扰素 拉米夫定 乙肝疫苗 联用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