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优化我国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和方法,使其不断满足现代药学服务的需求,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优化发展。方法:结合我国临床药师实际工作模式和发展现状,借鉴国外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探索优化我国临床药师工作模式的对策。结果:我国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药师自身专业知识欠缺;医护人员等对药师认可度不佳;药师工作方法有待改进;目前国内缺乏药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问题。结论:为提升我国临床药师工作现状,提出几点建议:(1)完善我国临床药师教育培养体系;(2)健全药师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3)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加强药物事前干预;(4)实施医嘱整合制度,提升用药安全;(5)设置医生药师共同办公的工作模式;(6)升级医院信息系统,加强条形码识别技术的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医嘱整合 团队合作 安全用药 医院信息系统
  • 简介:由于心血管内科病种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在临床药师的带教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的、控制学习进度,综合运用基于讲授的教学模式(LBL)、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等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以达到培养学员整体临床思维的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带教工作的实践与体会,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教学模式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建立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应用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心血管专业临床药师培训细则的优化和完善。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药师 培训
  • 简介: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2017年工作会议于4月1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安全与血液处高新强处长,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组长王育琴教授,副组长夏培元教授,专家组成员李玉珍教授、马金昌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牵头单位代表和各成员单位药学部门主任、联络员共百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国际网络 合理用药 会议 药组 全用 临床
  • 简介:药物热是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ADRs)之一,其中以抗菌药物所致的药物热较为常见[1],临床上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热较难鉴别,容易引起误诊误治[2]。本文探讨了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期间出现高热的原因,以及临床药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1病例资料男性病人,汉族,年龄53岁,体质量78kg,身高170cm,因"咳嗽、咳痰、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药物热
  • 简介:为提升大学课堂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以中药制药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索性地组织开放性实验,通过课外实践引导大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堂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与创造性,培养科研思维、质疑精神及动手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与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 标签: 中药制药 开放性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 简介:★要想健康就要CooPer化。★时光过得可快可慢,寿命可长可短,取决于您自己。

  • 标签: 运动能力 体征 生命
  • 简介:工作满意度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工作经历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护理质量,也与护理人员的流失、护士的短缺、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的身心健康有关。工作倦怠是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出现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已成为工作倦怠的高危人群。本研究通过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进而为合理制定医院护理人员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提供条件,最终达到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 标签: 护士工作满意度 相关性分析 工作倦怠 肿瘤医院 医院护理人员 情绪反应
  • 简介:《药学与临床研究》是由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江苏省药学会主办的药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双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673-7806CN32-1773/R。《药学与临床研究》强调药学科技的普及与提高,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 标签: 药学与临床研究 江苏省药学会 药学科技 药品监督 双月 栏目设置
  • 简介: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给晚期胃癌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目前胃癌靶向治疗的靶点包括: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Claudin18.2(CLDN18.2)。正在进行中的临床研究将可能为胃癌患者带来生机。胃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利用生物标志物选择适宜的人群以克服耐药,未来的努力方向是研究发现多靶点药物或发现新的合并用药方案。

  • 标签: 胃癌 靶向治疗 临床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方案。方法7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宫腔纱布填塞,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及出血量、子宫切除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84.8%(28/33),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7.7%(42/43),两组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896.23±185.47)ml,显著多于观察组患者的(549.82±132.51)ml(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4.52±1.05)h,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9.23±1.56)h,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子宫切除患者,对照组有3例患者需要进行子宫全切,切除率为9.1%(3/33),两组患者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能减少出血量,及时控制出血,对降低子宫切除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背带式缝合术 术中出血 子宫切除率
  • 简介:在医院做久一点,就会认识这对“死对头”。行政管理和临床医生几乎对觉得对方不可理喻,难以沟通,抛开其他,还算是个有趣的现象。这属于医院的内部矛盾,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它的影响力,或者说认识到了但认为不重要,因为大家都司空见惯了。“死对头”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 标签: 临床医生 行政管理 医院
  • 简介:临床药物治疗杂志》是由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北京药学会主办、《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社出版的临床药物研究与应用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标签: 数字化期刊 中国期刊网 北京药学会 学术期刊 药品监督 应用领域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腹水临床的治疗措施。方法3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针对自身症状态及机体耐受情况给予基础治疗、用药指导及腹水引流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专业、全面的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为(62.57±29.58)μmol/L,血清蛋白水平为(28.15±5.34)g/L,血钾水平为(4.25±1.33)mmol/L,血钠水平为(124.25±1.47)mmol/L;其中显效19例(61.29%),有效11例(35.48%),无效1例(3.23%),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结论临床治疗肝硬化腹水症状时,可针对患者病情特征,合理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作专业、个体化处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治疗措施 效果
  • 简介:药理学是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多年来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理论、轻应用”现象.根据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药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依据护理技能培养的特点及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近年来对高职护理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的优化,提出教学改进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药疗护理”的理念,为培养现代临床护理实际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药理学教学 高职护理专业 职业能力导向 药疗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即刻乳房重建联合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湖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乳腺切除术治疗及延迟乳房重建,观察组患者行乳腺切除术时予以即刻乳房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即刻乳房重建联合乳腺切除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安全可行,可满足患者对形态美的要求,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和良好预后。

  • 标签: 乳腺肿瘤 即刻乳房重建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以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50例分娩方式为剖宫产且在术中出血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了造成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形成原因,同时分析解决出血问题的方法,并以此为本次临床研究依据,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50例术中出血产妇中,有21例产妇是宫缩乏力造成的,占总产妇的42.0%,19例产妇是胎盘因素造成的,2例产妇是凝血障碍造成的,8例是切口撕裂造成的,所有剖宫产产妇通过术中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生命体征均正常,无死亡情况.结论不同产妇个体差异性不同,造成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也存在着差异,根据研究发现宫缩乏力、切口撕裂、胎盘因素等是造成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在预防时,医院应该结合产妇身体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 标签: 剖宫产 术中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1]。由于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CSP如不能早期诊断、处理不当、延误诊治,则可能导致大出血、子宫破裂、全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此疾病要有足够认识和掌握。目前CSP确切发病原因不明,缺乏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基层医院临床处理困难,

  • 标签: 剖宫产术 瘢痕部位 异位妊娠 子宫破裂 临床处理 CESAREAN
  • 简介: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SIST)临床病理特征,以期指导SIST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普外科及术后病理确诊的SIST病人的一般资料、影像学特征、术后病理等临床资料,依据胃肠间质瘤(GIST)恶性潜能分级标准(改良的NIH标准)进行危险度分级。采用x2检验(Fl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高度危险组与中低度危险组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共28例SIST人选,男性占60.7%(17/28),女性占39.3%(11/28),平均年龄(50.8±14.9)岁,SIST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首发症状有:体检发现腹部包块7例,消化道出血7例,慢性腹痛9例,急性腹痛5例,以空肠、十二指肠、回肠多见。16例高度危险性(57.1%),12例中低度危险性(42.9%),高危组急性腹痛比例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0.05),中低度危险组出现消化道出血比例明显高于高度危险组(P<〇.〇5),两组年龄、性别、慢性腹痛、腹部包块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超检查对SIST的检出率不高,CT检出率高于B超。高危组CT检出率明显高于中低危组。结论SIST首发症状以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多见,高度危险性多见,不同恶性程度SIST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CT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SIST首选手术切除,疑诊SIST应及早手术探查。

  • 标签: 小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CT B超
  • 简介:目的:建设移动药师工作系统平台,为临床药师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方法:采用WebService+IOS应用程序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临床药师的业务流程与特点,研发出移动药师工作站系统,并在临床应用。结果:通过院内无线网络,临床药师可利用移动设备,完成药学查房、药学监护、药学会诊、患者教育及医嘱审核、干预等临床药学服务。结论:利用移动计算技术可以打破电子病历信息到患者床前的瓶颈,从而帮助临床药师优化并且实时的获取和记录医疗信息,提高临床药师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 标签: 临床药学 移动医疗 移动计算技术 无线网络 药学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