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比较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x2=5.379,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7.841、6.917,P<0.05),随访6个月,复发率3.13%低于对照组18.75%(x2=4.010,P<0.05)。结论抗生素结合中药保留灌肠能有效改善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抗生素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使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症状缓解所需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腹痛、腹泻、粘液便以及脓血便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入中药保留灌肠可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相关症状,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保留灌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配合理疗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6例,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采用中药灌肠及理疗予以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加针灸给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对其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理疗及针灸实施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且确切,在临床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标签: 针灸 理疗 中药保留灌肠 慢性盆腔炎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中药保留灌肠与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方法治疗组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加生理盐水1500mg灌肠,15d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结肠炎 溃疡性 灌肠法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保留灌肠用于慢性盆腔炎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科接诊慢性盆腔炎病人(n=82)。试验组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IL-2等指标。结果:关于TNF-α和IL-10: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关于疗效: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用中药保留灌肠法,病人的炎性反应因子改善更加明显,疗效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炎性反应因子 价值 中药保留灌肠
  • 简介:目的:确定中药抗溃疡性结肠炎生物黏附剂中所选用促渗剂的种类及其用量。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模型处理灌肠液,并采用HPLC法测定秦皮甲素在灌肠液中的含量。结果:0.5%,1%,2%,3%,4%,5%的薄荷脑作为促渗剂时,秦皮甲素的吸收度分别为0.015742,0.022566,0.016520,0.014586,0.012946,0.012818μg.mL-1.cm-1;0.5%,1%,2%,3%,4%,5%的冰片作为促渗剂时,秦皮甲素的吸收度为0.015664,0.016067,0.013753,0.012597,0.011899,0.011449μg.mL-1.cm-1。结论:薄荷脑和冰片对灌肠Ⅰ号中秦皮甲素都有较强的促渗透作用,1%薄荷脑及1%冰片对秦皮甲素的促透作用最明显。两药比较,薄荷脑的促透效果更强。

  • 标签: 薄荷脑 冰片 促透剂 在体灌流 生物黏附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综述婴幼儿保留灌肠的临床护理技术进展,主要包括肛管材料的选择,肛管插入深度、留置时间、灌肠后的体位、灌肠的手法、灌肠液的温度。

  • 标签: 保留灌肠 婴幼儿 研究进展
  • 简介:热性惊厥(FC)是婴幼儿期最常见惊厥原因,且以后每次发热时易复发,FC反复和持续发作可导致脑损伤后遗症。为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降低脑损伤的发生率,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我们对有FC病史的患儿在发热早期用安定溶液保留灌肠,预防FC复发,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安定溶液 药物保留灌肠 预防 热性惊厥 复发 婴幼儿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保留灌肠联合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3例接受对症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其余33例接受保留灌肠联合整体护理的设为实验组,并对不同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差异显著(p

  • 标签: 保留灌肠 整体护理 联合 慢性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保留灌肠辅助治疗结肠炎疗效。 方法:选择2019年2月到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中药灌肠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灌肠组患者的炎症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其临床有效率(93.33%)也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66.67%)(P<0.05)。结论:对结肠炎的患者实施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炎症状况,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参苓白术散加减保留灌肠 辅助治疗 结肠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思密达保留灌肠与口服锌制剂联合用于小儿腹泻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腹泻患儿108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思密达保留灌肠和口服锌制剂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止泻时间等指标。结果:从治疗时间和止泻时间上看,试验组分别是(5.02±1.63)d、(

  • 标签:
  • 简介: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之一,保留灌肠所用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同时灌肠给患者不适的程度也会影响治疗效果。我科近年来用中药进行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输卵管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保留时间不尽人意,以及给患者带来不适,也经常让患者中断疗程,影响治疗效果,选自2006年6月-10月,3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在临床上应用一次性导尿管的使用明显延长了药物在肠内保留的时间,同时也明显减轻了由灌肠所导致患者带来的不适,现总结如下。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一次性导尿管 慢性盆腔炎 治疗效果 保留灌肠治疗 保留时间
  •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法保留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科溃疡性结肠炎需接受保留灌肠治疗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改良组A组和改良组B组,分别应用常规法、部分改良法及改良法进行保留灌肠;部分改良法应用滴注法替换常规推注法,改良法除采用滴注法,同时在输液器末端套夹输液恒温器;观察三组患者的保留灌肠时间.结果改良组B组患者的保留灌肠时间较常规组及改良组A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7).改良组A组较常规组无统计学差异(P=0.477〉0.017).结论通过输液器末端套夹输液恒温器、应用滴注法,对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改良,较常规法保留灌肠能有效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

  • 标签: 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输液恒温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 2014年 6月 ~2015年 6月收治的 160例小儿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3.7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6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止泻时间,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缩短了治疗时间,是治疗小儿腹泻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思密达保留灌肠 口服锌制剂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模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护理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有效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保留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