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贫血患者,血清乳酸脱氢水平的影响。方法LD采用LD—L速率法。结果贫血患者血清LD水平高于正常上限的阳性率,三种贫血中血清LD活性以MA为高,IDA次之,AA最低。结论我们发现MA患者血清LD显著增高,大部分病例的血清LD水平在正常上限之上,且进一步又发现MA的高LD水平随着治疗前后的恢复而显著下降,并认为观察血清LD可作为贫血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的辅助诊断。

  • 标签: 贫血 血清乳酸脱氢酶 HA LD 治疗 血清
  • 简介:目的:考察年龄、性别、肝功能、肾功能以及是否怀孕这五大因素对汉族人外周血二氢尿嘧啶脱氢(DPD)活力的影响,为制定符合我国汉族人群实际的氟尿嘧啶类药物使用指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60份汉族人的血样分成5个大组,以外周血全血温孵的方法分别考察年龄、性别、肝功能、肾功能以及是否怀孕这五大因素对外周血DPD活力的影响。结果:汉族人外周血DPD活力与年龄负相关,与性别无关,当个体肝肾功能异常时,外周血DPD活力降低,当个体怀孕时,外周血DPD活力增强。结论: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时,当患者为老人或肝肾功能异常时,应适当减量;当患者为无法避免用药的孕妇时,要注意怀孕导致药物代谢的异常加快。

  • 标签: 二氢尿嘧啶脱氢酶 全血温孵 汉族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氨基戊酸-光动力疗法应用于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治疗的患者80名,对照组(40例)采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氨基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为8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观察组复发情况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进行二氢嘧啶脱氢(DPD)活性分析,并考察二氢嘧啶脱氢基因(DPYD)多态性与DPD活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已确诊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使用含氟化嘧啶类药物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作为化疗组患者;从住院病历中筛选出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或因不良反应而停药者,发出随诊函,在患者自愿回访时采集血标本,作为回访组;采用HPLC法测定患者DPD活性(以二氢尿嘧啶/尿嘧啶比值表示,即UH2/U),分析DPD活性分布特点。在前期研究DPYD基因型的基础上,考察DPYD多态性与DPD活性的关系。结果:共有130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参加研究,化疗组105名,回访组25名。化疗组患者的UH2/U比值为(7.91±3.23),回访组比值为(7.46±2.00),均近似呈正态分布,但个体间变异程度较大。携带DPYD^*2杂合子变异和C2303A杂合子变异患者的UH2/U比值低于DPD活性均值的70%,表明DPYD^*2和C2303A杂合子变异与DPD活性缺乏相关;DPYD^*9变异与DPD活性未见明显相关关系。结论:中国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中存在与DPD活性缺乏相关的DPYD^*2和C2303A突变者,但发生频率可能低于1%;DPYD^*9、A720C和A2670C在中国人群中呈多态性分布,但未见与DPD活性降低相关。

  • 标签: 二氢嘧啶脱氢酶 基因多态性 酶活性 氟化嘧啶类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5-氨基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将尖锐湿疣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CO2激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患者有较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CO2激光 尖锐湿疣
  • 简介: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方城县人民医院重症HFMD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各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LDH)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治疗5d后观察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d后观察组血清CK、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4/30),对照组为6.67%(2/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结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可抑制重症HFMD患儿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其心肌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小儿 布洛芬混悬液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目的:通过对癫痫患者的342例次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放大免疫法检测丙戊酸血药浓度,对173例患者的342例次血药浓度进行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342例次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测定值在50~100μg/ml的有150例次(占43.86%),〈50μg/ml的有159例次(占46.49%),〉100μg/ml的有33例次(占9.65%)。结论:丙戊酸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对丙戊酸血药浓度进行监测的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之一,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丙戊酸的血药浓度监测是保证疗效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酶放大免疫法 丙戊酸 血药浓度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个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岛津Wondasil,4.6*250mm,5μm;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15mn,柱温25℃,流速0.6ml/min。结果:精密度试验结果RSD为0.11%、重复性试验结果RSD为0.61%、准确度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2.8%均满足要求。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本实验室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含量的测定。

  • 标签: 保健食品 脱氢表雄甾酮 DHEA 方法确认
  • 简介:患者女45岁,病历号234731。既往体健,主因“头痛伴视物不清20余天,突发肢体抽搐7天”收入院。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双瞳孔左:右=3:3mm。光反应(++),面纹对称。四肢肌力、肌张力可。腱反射(++)。MRI示:右枕叶占位。于2004年9月16日,上午8点,在全麻下行右顶枕开颅,肿物切除术,肿物大小4.3.2cm。术后处理:1注意神态、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2给予脱水、

  • 标签: 入院 丙戊酸钠 脑病 瞳孔 查体 腱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体戊酸雌二醇片联合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8月-2022年7月本科接诊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人(n=12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60人,前者用黄体戊酸雌二醇片,后者用戊酸雌二醇片。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6.67%,和对照组数据81.67%相比更高(P<0.05)。关于FSH和LH,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分别是(40.23±5.47)U/L、(28.74±3.62)U/L,和对照组(44.65±6.13)U/L、(35.87±4.95)U/L相比更低(P<0.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联用黄体戊酸雌二醇片,疗效确切,激素水平改善也更加明显。

  • 标签: 围绝经期综合征 黄体酮 疗效 戊酸雌二醇片
  • 简介:目的探讨芍药苷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min再灌注6h,建立沙土鼠CI/R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芍药苷3个剂量组(20、10、5mg·kg^-1),每组10只,术前3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观察再灌注6h内神经症状,计算卒中指数;取脑组织匀浆,定磷法测定ATP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各剂量均能降低CI/R沙土鼠的卒中指数(P〈0.05或P〈0.01),各剂量均可显著升高脑组织Ca2+-ATP活性(P〈0.05),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升高Na+-K+-ATP活性(P〈0.05或P〈0.01),各剂量均能降低脑组织Glu含量(P〈0.05或P〈0.01)。芍药苷对脑组织Mg2+-ATP活性和Asp含量则无明显影响。结论芍药苷预处理对CI/R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保护脑细胞膜ATP的活性、抑制Glu的释放、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有关。

  • 标签: 芍药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ATP酶 兴奋性氨基酸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丙氨酸氨基转移联合Nesfatin-1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作用研究。方法:搜集本院 2019.8.1到2020.1.1妇保科建档人群1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到院正常检查的孕妇1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统一开展丙氨酸氨基转移联合Nesfatin-1检测。结果:ALT指标和孕期血糖及胰岛素指标为正相关,回归结果显示ALT、GGT等是导致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丙氨酸氨基转移联合Nesfatin-1检测能够反映出妊娠期糖尿病指标的变化情况,提高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氨酸氨基转移酶 Nesfatin-1检测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19岁.2000年9月因病毒性脑炎引起癫痫而服用丙戊酸钠(江苏恒瑞集团药厂).开始剂量为每日0.2g,分两次口服.之后逐渐加量,至2001年2月初时,用法为:每早0.1g,中午0.2g,服药半年以来,月经周期与量均正常.2月中旬加量至每次0.2g,每日3次,自三月份始,连续停经3个月.

  • 标签: 丙戊酸 引起闭经 戊酸钠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对于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效果分析 。 方法: 选 取在我院确诊治疗的 80 例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将患者随机 分为 40 例 观察组与 40 例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 戊酸雌二醇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 小剂量米非司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中的性激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于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 可以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减少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流失,减少贫血症状的发生,同时可以让患者性激素水平保持在良好的水平,因此小剂量米非司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临床上是值得进行应用的。

  • 标签: 米非司酮 戊酸雌二醇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用永停滴定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选择仪器条件为:灵敏度10^-8A。门限值80%。极化电压100mv,在该条件下对本实验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在称样量1-3片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16.6088W-0.03735(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3%(RSD=0.67%,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 标签: 永停滴定法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 解热镇痛药 乙酰氨基酚 含量测定
  • 简介: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DNA-蛋白质结构,其主要作用为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维持细胞的复制能力.端粒是由RNA和蛋白质亚基构成的,能够延长端粒的一种特殊反转录.端粒激活见于大多数的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而正常组织细胞中无端粒活性.因此认为端粒激活对于维持多数肿瘤组织细胞增殖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端粒也成为肿瘤化学治疗的新靶点.抑制端粒的策略不少,用反义寡核苷酸阻断端粒RNA的模板作用就是一个切入点;抑制端粒催化蛋白亚单位则可能是抑制其活性的另一手段.另外,一些可能的端粒抑制剂亦已见报道,例如,核苷类似物,蛋白激酶C抑制剂,细胞分化诱导剂等.尽管不少机制尚待明确,但前景依然光明.

  • 标签: 端粒 端粒酶 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抑制剂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分别利用胃蛋白、胰蛋白、胰凝乳蛋白、弹性蛋白对蜈蚣粉进行解并选取最佳用来制备抗肿瘤多肽。方法利用4种对蜈蚣粉进行解,采用MTT体外抗肿瘤实验方法,以蛋白质的水解度及解提取液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为指标,同时以蜈蚣粉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标准,评价4种对蜈蚣粉的解效果并筛选出最佳用。结果胃蛋白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10.44%;胰蛋白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28.29%,在0.125mg·mL~(-1)及0.25mg·mL~(-1)的较小浓度下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低于对照组,但随浓度的增大抑制率逐渐增大,在0.5~2mg·mL~(-1)浓度时,胰蛋白在4种中达到最大抑瘤效果;胰凝乳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水解度分别为50.45%、44.16%,当浓度〉0.5mg·mL~(-1)时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在浓度为0.5mg·mL~(-1)时抑制率分别为2.86%、36.37%,且随浓度增大抑制率增大。结论蜈蚣粉解工艺最佳用为胰蛋白,其次是胰凝乳蛋白和弹性蛋白,而胃蛋白活性较低可以去除。

  • 标签: 蜈蚣粉 蛋白酶 水解度 乳腺癌MCF-7细胞株 细胞抑制率
  • 简介:“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在中国建立的中文网页“博金斯基医院”称,其发明了几乎可以攻克人类癌症的基因机制,而治愈癌症的药物叫“抗瘤”。但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网站上,对“抗瘤”的介绍是:目前只是进行了临床二期试验,还不能真正上市用于治疗癌症病人。

  • 标签: 抗瘤酮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医学科学院 中文网页 基因机制 二期试验
  • 简介:患者女,55岁,于2000年10月25日晨8时入院,因咳嗽、咳痰6d,加重并喘息9h,门诊以"支气管哮喘",收住内科,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2年,对"青霉素、鱼腥草、磺胺类、维生素K1"等多种药物过敏.查体:T36.7℃,P80次·min-1,R20次·min-4,BP110/70mmHg,高枕卧位,呼吸急促,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布满哮鸣音,HR80次·min-1,心音尚可,节律齐;腹部无异常.

  • 标签: 复方氨基酸 静脉滴注 过敏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对蒙药材手掌参(GymnadeniaconopsedR.B.rown)中氨基酸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并测出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3.781mg/100mg。其中,含量最高的为天门冬氨酸(0.438mg/100mg),含量最低的为组氨酸(0.062mg/100mg);手掌参中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占氨基酸含量的39.54%。

  • 标签: 手掌参 蒙药材 兰科 氨基酸 成分鉴定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