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上颌后牙区的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片(CBCT)分析,探讨上颌颊腭向骨质在不同种植植入角度下的厚度,为临床微种植钉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Ⅱ类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依照垂直骨面型分为低角、均角和高角三组,进行CBCT扫描和三维重建.分别测量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区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高度,并分别测量距离牙槽嵴顶4mm处,与相邻牙长轴成90°、60°、45°和30°四个颊侧植入角度的骨质厚度.结果(1)不同垂直骨面型间,上颌窦底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6,P<0.05,低角型最大,高角型最小);(2)不同垂直骨面型组在相同的植入角度下,骨质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低角型与高角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角型组大于高角型组(P<0.05);(3)同一垂直骨面型组在不同植入角度下,骨质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45°、30°植入角和90°、60°植入角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组、60°组大于45°组、30°组(P<0.05).结论相同植入条件下,Ⅱ类矢状骨面型高角型青少年患者较低角型穿通上颌窦的风险更大.

  • 标签: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微种植钉 植入角度 垂直骨面型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青少年和成人均角、深覆(牙合)患者拔牙矫治在机理上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治疗前后资料完整的Ⅱ度以上深覆(牙合)均角患者55例,其中25例治疗前平均年龄(14.06±1.26)岁,纳入青少年组;30例平均年龄(28.08±7.21)岁,纳入成人组.样本均减数四颗前磨牙直丝弓技术矫治.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分析牙齿唇倾度L1-NB,LI-MP,磨牙的伸长TUM-PP,TLM-MP,骨面型ANB,SN-MP,下颌体长度Ar-Gn,下颌升支高度Ar-Go等,探讨两组在矫治机理上的不同.结果青少年组和成人组治疗前后的ANB角和下颌平面角(SN-MP),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青少年组治疗后下颌体长度增大,下颌磨牙伸长,与成人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青少年组下前牙唇倾度减小,成人组增加,两组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青少年和成人均角深覆(牙合)矫治前后骨面型保持不变,青少年组磨牙升高明显,成人组下前牙唇倾明显.

  • 标签: 深覆(牙合) 均角 拔牙矫治
  • 简介:该文旨在评估内镜辅助下经口咽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下颌骨髁突根部和颈部骨折中的应用。6例年龄小于16岁的患者(男1例,女例;年龄7-15岁,平均13.4岁1共有9侧下颌骨髁突根部和颈部骨折,骨折断端移位均大于45°。骨折分类根据常规X线片、CBCT或CT影像。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颌骨髁突 经口咽入路 骨折断端 青少年儿童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