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国产排龈线对冠桥修复后牙体、牙龈、牙周组织、修复体边缘的适合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南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因前牙缺损或缺失做冠桥修复的患者52例(109颗基牙),随机分为3组,进行常规牙体预备。阴性对照组32颗牙,不排龈;阳性对照组37颗牙,备牙后采用美国进口的UltraPak排龈线排龈;试验组40颗牙,采用南阳齿康研究所研制的国产排龈线排龈。完成灌注印模后,通过肉眼及探针对牙预备体、牙龈和修复体模型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国产排龈线、进口排龈线和未采用排龈技术的满意率:牙预备体分别为93%、95%、17%;牙龈分别为83%、76%、14%;模型分别为80%、81%、14%;修复体边缘分别为88%、86%、12%。国产排龈线和进口排龈线满意率相当。结论国产排龈线与进口排龈线临床应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替代进口排龈线,且成本低,副反应小,安全性能好。

  • 标签: 冠桥修复 排龈线 颈缘适合性
  • 简介:日前,国务学位委员会公布了第6届国务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包括全部77个学科评议组。本届学科评议组口腔医学组专家由9人组成,任期为5年,是在国务学位委员会领导下,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咨询、审核、指导、监督和服务工作。名单如下:孙宏晨(吉林大学)、边专(武汉大学)、陈谦明(四川大学)、周学东(四川大学)、俞光岩(北京大学)、李铁军(北京大学)、张志愿(上海交通大学)、赵铱民(第四军医大学)、刘洪臣(解放军进修学院)。

  • 标签: 国务院 组成 学位委员会 上海交通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四川大学
  • 简介:目的研究下颌骨外形线与颅颌面结构的关系,为下颌骨重建提供指导.方法对80例华东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年人头颅定位正、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数据以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下颌骨外形线变量(ArGo、GoPg、GoGo)与颅颌面结构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且性别差异显著(P<0.01),但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建立了华东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年人下颌骨外形线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下颌骨外形线与颅颌面三维结构间存在显著的定量相关关系.

  • 标签: 下颌骨 外形线 头影测量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根据深圳市综合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医院口腔科感染规范化管理.方法对83家深圳市综合医院口腔科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调查.结果医疗机构口腔科存在感染方面的缺陷,布局与设施方面的设置与配备不足、诊疗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感染隐患、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以及在感染控制的管理与监控方面亦存在明显缺陷.结论许多综合医院口腔科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

  • 标签: 口腔科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目的探究理想笑弧理论是否适用于各类下唇线(即下唇上缘),尤其是水平、反向下唇。方法将男、女性口外图中三种下唇线和口内图中三种上牙线合成为九种形态的笑弧,请正畸医师和普通人主观评价笑容美观度(0~10分)。结果正畸医师和普通人对各下唇线中上牙线美观度的评价一致,均为:1.正向下唇线中,正向上牙线最为美观,反向上牙线美观度最差。2.反向下唇线中,反向上牙线不如水平和正向上牙线美观。3.水平下唇线中,水平上牙线和正向上牙线并列为最美观,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理想笑弧理论最适用于正向下唇,在水平下唇中较为适用,不适用于反向下唇。

  • 标签: 下唇线 笑弧 笑容美观度 小组评价
  • 简介:澳大利亚著名正畸学家Dr.BrianW.Lee访问上二医九澳大利亚知名正畸学家、《AustralianOrthodonticJournal》主编Dr.BrianW.Lee应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邱蔚六教授的邀请,于1996年7月29日至8月...

  • 标签: 正畸学 澳大利亚 反传统形式 口腔正畸 定位板 正畸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深圳市一级综合医院口腔科感防控管理的改善情况。方法2010年和2011年分别对深圳市45家一级综合医院口腔科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调查。结果受查科室感控制问题数量由2010年的471例下降至2011年的331例,设置与配备不足、诊疗全程防交叉感染操作不规范、器械清洗消毒不合格以及管理监控方面缺陷等现象有减少,但个别院感隐患问题在个别科室仍比较突出。结论2011年深圳市的一级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有改善,但医护人员仍需加强防控力度。

  • 标签: 口腔科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国务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口腔学科评议组会议,于2003年12月11日在上海举行。国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周其凤院士、孙也刚处长,全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李春英秘书长,评议组召集人傅民魁,樊明文教授,评议组成员周学东、张志愿、马轩祥、陈扬熙、俞光岩、刘洪臣教授出席了会议。中国工程院士、上届口腔学科评议组组长邱蔚六教授以及四川大学研究生副院长陈谦明教授列席会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沈晓明校长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 标签: 口腔学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口腔 学科评议组
  • 简介:2010年12月18日上午,在北京航空总医院隆重举行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361分揭牌仪式。国家、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领导,中航工业总部相关部门领导,华西口腔医院代表等200余位嘉宾参加了揭牌仪式。仪式由资产管理事业部党组书记孙继光主持。

  • 标签: 华西口腔医院 四川大学 揭牌 分院 行政管理机构 地方政府
  • 简介:目的:采用口腔全景X线片,对上颌牙槽骨高度的区域性差异及其特点进行测量分析,为牙弓牙槽弓新分区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提供支持。方法:随机选取200例正常成年上颌骨X线全景片,根据笔者团队提出的牙弓牙槽弓分区,分别对弓顶区、弓肩区和弓体区各牙位牙槽骨高度进行测量,弓顶区测量牙槽嵴顶至骨性鼻底的高度,弓肩区测量牙槽嵴顶至骨性鼻底与骨性上颌窦底高度,弓体区测量牙槽嵴顶至骨性上颌窦底的高度(h),统计各牙位牙槽骨平均高度与各区域牙槽骨平均高度最低牙位,同时以h≤6mm,6mm〈h≤8mm,8mm〈h≤10mm,10mm〈h≤12m,12mm〈h≤14mm,h〉14mm为参考区间,分别统计不同牙位牙槽骨高度在各高度区间的百分比。结果:正常成年人弓顶区中切牙牙槽骨高度最低,平均为24.8mm,弓肩区第二前磨牙牙槽骨高度最低,平均为16.8mm,其牙槽骨高度在不同区间百分比分别为1.75%,4.25%,9.25%,12.75%,14%与58%,弓体区第一磨牙牙槽骨高度最低,平均为12.7mm,其牙槽骨高度在不同区间的百分比分别为9.5%,20.25%,14%,12%,11.75%与32.5%。结论:上颌牙槽骨高度区域性差异明显,新牙弓牙槽弓分区既能较好地体现这种差异,也能很方便地将这种差异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

  • 标签: 牙槽骨高度 分区 牙种植 X线测量
  • 简介:目的:采用近距离投照技术,探索在下颌骨体多部位的临床检查方法。方法:利用放大入射点空间,近光源物像模糊,近片物像清晰的原理。使用普通牙片x光机,60~70kv、6~7mA、5″×7″片盒。将被检部位体表置于x线片盒中心并贴紧,x线管遮线筒口贴紧入射点皮肤表面,(实际焦点距皮肤20cm),中心线对准片盒中心曝光。结果:新创建下颌8-4及4-8口外投照位、下颌骨体侧位、下颌骨升支侧位、下颌骨单尖牙位、下颌骨切牙区后前位、腮腺造影侧位,共6个投照位置。结论:使用近距离投照技术,新创建上述六个投照新位置,摆位方便,操作简单,入射准确,影像清晰,增加了对颌面部新的平片观察点。在放射诊断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近距离投照法 下颌骨 X线平片 牙片
  • 简介:目的:研制实验用活体杂种犬的头颅侧位X线测量片定位设备与投照技术。方法:活体杂种犬麻醉后俯卧于摄影台,使用德国西门子产(ORTHOPANTOMOGRAPHR10)X线头颅测量定位系统,将自制的犬头颅定位器与之连接,一端固定在x线定位耳塞上,另一端固定在犬头颅左右双侧面部的颧骨最突起处。结果:头颅定位侧位X线曝光投照,可以获取标准的活体杂种犬头颅测量用定位侧位影像。结论:使用特制的定位器,获取标准的犬头颅侧位影像,为颌面整形外科实验提供标准的测量影像。

  • 标签: 杂种犬 侧位测量片 定位器
  • 简介:目的根据Andrews六要素中的要素二,探索中国汉族正常[牙合]人群GALL(GoalAnteriorLimitLine,CALL)线与眉间点矢状向之间的位置关系,寻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容易确定的GALL线.方法选取中国汉族个别正常[牙合]150例(女性74例,男生76例),年龄18~30岁,对所有研究对象拍摄在自然头位下的头颅侧位片和侧面像,运用NemoCephNX软件侧位片和侧面像重叠,测量GALL线的位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得出中国汉族正常[牙合]人群GALL线与眉间点矢状向位置关系.结果男女分组中,男性组前额坡度偏大男性为(20.0±5.1)°,女性为(18.5±6.1)°,但是前额坡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额中心点与眉间点间的距离在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大部分人群的GALL线通过眉间点男性为93.5%,女性为95.9%.结论中国汉族正常[牙合]人群GALL线在矢状向上大部分是通过眉间点的.

  • 标签: Andrews六要素 前额 侧貌 眉间点
  • 简介:目的:评价高频电刀结合排龈线修复老年人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龈下楔状缺损的患者50例,共211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110颗纳入实验组,101颗纳入对照组,对照组应用3MFiltekZ250复合树脂常规填充,实验组在高频电刀切龈后,应用排龈线进行排龈,再利用3MFiltekZ250复合树脂进行充填治疗。随访2年,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部制定评定系统(USPHS)临床直接评定标准评价,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充填物修复体表面情况、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色泽协调性、继发龋、牙龈炎症和牙髓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疗效(90.3%vs.75.3%)、固位效果(92.2%vs.82.8%)、边缘密合性(82.5%vs.69.9%)、牙髓反应(5.8%vs.18.3%)和继发龋(1.0%vs.4.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电刀结合排龈线修复老年人龈下楔状缺损可以明显提高修复体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高频电刀 排龈线 楔状缺损 疗效
  • 简介:目的:解决颞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投照定位的标准化操作。方法:将特制的颞下颌关节侧斜位双向投照固位装置、X线片盒双侧投照换片器、双侧X线中心线投照定位坐标、X线中心线双向换位投照自动控制系统四大部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患者双侧耳点一次摆位。结果:颢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双向投照定位仪,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双侧中心线入射点准确,换片位置准确。一次摆位即可以投照出左右两侧颢下颌关节侧斜位角度一致的影像。结论:颞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双向投照定位仪结构合理,患者就位舒适,成功率更高。操作简捷,省时、省力、准确。双侧颞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影像,不会因技术性造成误差,有极高的对比观察诊断意义。

  • 标签: 颞下颌关节侧斜位 双向投照 定位仪
  • 简介:目的:了解金山区敬老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为提高金山区敬老院中老年人口腔保健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和2017年分别对金山区敬老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监测,对两次调查结果中老年人牙缺失、存留牙以及义齿修复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010年和2017年分别监测年龄60~90岁的敬老老年人402人和329人。分析发现2017年金山区敬老老年人牙缺失人数所占的比例(94.22%)和全口牙列缺失人数所占的比例(23.10%)同2010年相比(97.01%和25.37%),略有降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与2010年相比,金山区敬老老年人牙齿存留率由32.02%升高为40.03%,人均存留牙数由8.96颗增长至11.21颗,增加了2.25颗;存留牙数﹥5颗的人数由48.76%升高至61.09%;牙齿修复率由25.64%升至52.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山区敬老老年人在存留牙和修复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情况仍低于全国老年人的平均水平,有待于加强敬老口腔卫生保健工作。

  • 标签: 敬老院 老年人 口腔健康 牙缺失 存留牙 义齿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基牙颈缘线曲率对CAD/CAM全瓷冠及金属烤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与材料:在模型的上颌中切牙上预备3种类型的基牙(曲率1mm、3mm、5mm)。每种类型的基牙分别制作5个全瓷冠(Cerconsystem.Degudent)和5个金属烤瓷冠。采用Two—wayANOVA和Tukey—HSD检验(α=O.05)计算和分析冠边缘的适应性。结果:全瓷冠唇侧、舌侧、近中和远中的平均边缘缝隙(SD)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是:曲率为1mm的全瓷冠边缘缝隙为54(10)、51(11)、47(13)、49(9)岬;曲率为3mm的全瓷冠边缘缝隙为49(12)、53(11)、54(10)、55(12)岬:曲率为5mm的全瓷冠边缘缝隙为57(12)、54(11)、53(10)、52(9)μm。曲率为1mm的烤瓷冠唇侧、舌侧、近中和远中的平均边缘缝隙(SD)值分别是36(7)、41(9)、26(8)、28(10)邮.曲率为3mm的烤瓷冠唇侧、舌侧的平均边缘缝隙(SD)值为45{8).48(9)μm.均显著大于近中(P=O.01和0007)和远中(P=0.03和0.02)的边缘缝隙。曲率为5mm的烤瓷冠唇侧、舌侧平均边缘缝隙(SD)值为76(10)、74(15)μm.均显著大于近中(P=O001和0.001)和远中(P=0.001和0001)的边缘缝隙。结论:基牙的颈缘线曲率对全瓷冠的边缘适合性无显著影响.但对烤瓷冠的边缘适合性有显著影响。

  • 标签: CAD/CAM全瓷冠 颈缘线曲率 适应性 金属烤瓷冠
  • 简介:目的对牙本质粘接系统在龋和无龋牙本质上的应用进行评估。材料和方法48颗龋坏乳磨牙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颗):去除全部龋坏牙本质、涂布粘接剂后复合树脂充填。实验组(24颗):去除部分龋坏牙本质,保留部分感染不可逆转的龋坏牙本质,再用粘接系统修复。术后每3个月复查直至12个月结束。在接近脱落期时拔除这些牙齿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2组在固位率,边缘完整性及牙髓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中75%的病例X线片上的透射范围没有增加。在对照组,粘接系统形成混合层(HybridLayer),而实验组可见一种抗酸的“改建混合层”(AlteredHybrid)Layer),是由粘接剂在龋坏牙本质中交互渗透形成的抗酸结构。结论在感染不可逆转的龋坏牙本质上应用牙本质粘接系统不影响修复材料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龋病 乳磨牙 牙本质 粘接修复 临床 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