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前牙深覆一直是正畸医师感兴趣课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与探讨。Strang〔1〕最早对前牙深覆进行了定义,即上切牙盖过下切牙垂直距离超过下切牙唇面切1/3则诊断为深覆。通过对澳洲土著人头颅及牙结构研究,Begg〔2〕发现原始...

  • 标签: 形成机制 深覆 下切牙 前牙 下颌骨旋转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为临床上颌骨大型缺损后颧颊翼种植体义颌修复种植床提供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通过对50例正常单侧颧骨体(男性26例,女性24例)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观察和测量,测量颧骨体高度和四个不同高度层面骨质前后径和内外径即粗度.结果:颧骨体最小高度是21.67mm、最大为37.31mm、平均高度为26.22mm.颧骨体1/4高度层面的前后径最小,平均为9.15mm;最高层面的内外径最小,平均为10.73mm3/4高层面的前后径和内外径最大,均值分别为12.32mm和15.25mm.所有观察对象前后径和内外径最小测量值分别为6.15mm和6.54mm.结论:在上颌骨大型缺损腔周围,颧骨体是唯一骨量丰厚种植床,而上颌骨缺损腔周围其他骨质均非常薄,远远不能满足普通种植条件.颧骨体高度大于粗度,呈长柱形,在口内颧区垂直向上植入种植体比在缺损腔内近于水平向植入种植体更能利用其丰厚骨量,最适宜于颧区种植.一般颧区种植采用直径4mm、长度20mm种植体是可行,也是安全可靠.

  • 标签: 颧骨体 颧区 骨内种植体 螺旋CT 三维测量 冠状位
  • 简介:目的:研究婴幼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检测49例血管瘤和29例血管畸形组织中NOS1、2、3蛋白表达.分别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test和Kruskal-Wallistest法,比较两组和多组等级变量间差异;使用标准正态分布统计量Z、χ2确定P值,或直接用精确概率法计算P值,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全部资料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8.0统计软件包完成.结果:49例血管瘤组织中,NOS1、2、3蛋白阳性率为分别为2%、38.8%和38.8%;29例血管畸形组织中,NOS1、2、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3.5%和3.5%;血管瘤组织中NOS2、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血管畸形(P<0.001).增生期血管瘤组,NOS2、NOS3蛋白阳性率及消退期血管瘤组NOS3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血管畸形组(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07).年龄<13个月组和<13~24个月组,血管瘤NOS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24个月组(P分别为0.009和0.003).结论:血管瘤与血管畸形中NOS蛋白表达不同,提示两者在病理生理方面存在差异.

  • 标签: 血管瘤 血管畸形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在口腔修复临床操作中,交叉感染已倍受重视,但主要是针对涡轮机头消毒,而忽视了对医务人员可能造成极大威胁潜在性感染途径--印模.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使用各种化学消毒方法消毒印模后,对各种印模主要特性影响以及消毒效果研究进行综述.目前常用消毒剂是戊二醛、次氯酸钠、碘伏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浸泡和喷涂法.但至今对于印模消毒,在制剂、浓度和印模种类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最佳搭配,即尚未形成一个可以被口腔专业界所公认,并能满足口腔修复临床需要常规消毒方法.因此,寻找一种临床操作简便、有效印模消毒方法,就成为口腔工作者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印模 消毒 口腔修复 交叉感染
  • 简介:目的这项研究目的包括:(1)阐明有经验修复医师对于无牙颌患者义齿支持组织综合评价影响因素;(2)发展一种方法对支持组织予以定量评价。材料和方法采用7个因素对317名无牙颌患者进行临床评价,每个因素分为三到四个等级,对于支持组织总体评价采用10分制。7个因素中,每个因素对总体评价作用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结果基于7个因素作用,产生了定量评价支持组织方法,计算这些因素分类分数,而分类分数总和又被转换成0~100之间整数。定量分析分数结果与有经验修复医师对支持组织总体评价紧密相关。结论阐明了临床上影响有经验修复医师评价无牙颌患者义齿支持组织因素。在这项研究中所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简单而且可以应用于操作前诊断及治疗计划制定。

  • 标签: 影响因素 义齿 支持组织 综合评价 无牙颌
  • 简介:加装“U”型曲FRⅢ矫治器应用李小杰,杨平临床上FRⅢ功能性矫治器较广泛用于替牙期反矫治。为增加可调性,我们将原FRⅢ矫治器(以下简称FRⅢ)进行了改进。即在常规制作FRⅢ矫治器中,上颌唇挡支持丝上加装"U"或"Ω"曲,在下颌唇弓作成双曲唇弓...

  • 标签: 矫治力 口腔正畸 双曲唇弓 功能性矫治器 替牙期 安徽蒙城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与机用环形钻针在拆除平行根管桩中应用。材料与方法选取人离体单根尖牙,截去牙冠后预备并接受预成钛桩修复,使用PanaviaF树脂粘结剂粘固。10颗牙做为对照;10颗牙使用机用环形钻针在桩周围切割出4mm深窄沟;另有10颗牙用超声器械处理10分钟。使用通用测量仪检测使桩脱位所需外力大小,数据进行标准差分析。结果环形钻针可去除桩周围复合树脂粘结剂,但相当困难。两种方法均不能有效地使桩脱位。

  • 标签: 根管桩 脱位 尖牙 超声器械 预备 粘固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进行调查.结果:TMD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高焦虑和抑郁得分;MMPI测试结果显示,在MMPI十项临床量表中,患者组在其中疑病(HS)、抑郁(D)、癔病(HY)、精神病态(PD)、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社会内-外向(SI)七项中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另外,患者组有26例临床量表中一项或多项得分高于常模分数,说明TMD患者的人格有偏离现象.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情绪障碍以及人格特征在其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心理学 焦虑 抑郁症 人格 TMD
  • 简介:牙列缺失患者,行总义齿修复后,一旦适应、习惯,成为生活所必需.对于设计合理,制作精良总义齿,尤为珍爱.病人常需按照原样再做一副,有的病人则在第一次总义齿修复时,要求做2副,以便备用.

  • 标签: 牙列缺失 总义齿 复制 方法
  • 简介:应用2个或4个种植体支持下颌全口义齿是目前口腔种植学标准治疗方案。大多数种植系统可以采用包括经典连接杆在内多种固位连接方式。早在1979年就报道了一种方法,上部结构使用连接杆直接连接固定4个种植体,随后即刻负重。本文叙述方法源于临床实践,即在颏孔间植入4个Ankylos种植体后即刻负重。但是义齿固位没有采用连接杆杆作为固位体,而是使用圆锥型冠固位。即外科手术后立即将预成圆锥型外冠直接粘结在口内原有义齿基托内。圆锥型外冠与圆锥形型基台精密嵌合,为义齿提供固位。如此制作全口义齿戴入后.对4个种植体起到间接夹持作用。

  • 标签: 圆锥型冠固位 牙种植 负重能力 下颌 义齿 牙槽粘膜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对牙齿保护意识增强,临床上要求对残根残冠修复患者也越来越多,桩核冠制作也就越来越常见.桩核冠修复是先完成桩核制作,再在桩核上制作全冠修复体.目前,桩核熔模制作,通常用细钢丝和嵌体蜡在口内完成,这种方法使患者张口和椅位占用时间长、医生操作不方便,有时蜡型容易变形,精密度达不到要求,效果不甚理想;而口外模型法制作桩核时.桩钉蜡型不易从根管内取出,且易折断,桩核常难达到临床上固位要求.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38例患者采用了一种改进制作桩核熔模方法,取得了较理想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桩核 熔模 冠修复术 牙缺损
  • 简介:大量文献对正颌外科手术后1到5年面部结构长期改变给予了极大关注。为了评价这些变化是否多于那些具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却未作手术成人患者,本研究观察了33名未经手术治疗成人患者硬组织标志点长期变化,并与作过上颌后退术或下颌前移术或两者兼有的骨性安氏Ⅱ类错He畸形患者进行对比。虽然两组变化程度都较小,但手术组平均变化量大于未治疗组,且手术患者发生显著变化百分率高。水平向变化在未治疗组发生在向前方向,而在治疗组发生在向后和方向。由此得出结论;正常成人生长发育无法解释颌骨手术后长期变化。在一些病例中,手术后导致复发比我们预期时间更长。

  • 标签: 正颌外科手术 成人 颌面部畸形 长期头影测量
  • 简介:防滑拉钩弯制杨山,周铭生拔除双尖牙,欲使尖牙向远中移动,当尖牙牙体长轴倾斜明显,应用活动矫治器反“6”簧牵拉时,常出现拉钧上下滑动,影响矫治力和压迫牙龈情况,为此作者设计了一种防止拉钧上下滑动新型拉钧,起到了良好稳定作用,现报告如下。弯制...

  • 标签: 弯制 尖牙 活动矫治器 远中移动 矫治力 上下滑动
  • 简介:牙隐裂又称牙微裂,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病人往往因咬物不适而就诊.作者自1988年至1998年,对来门诊就诊并按[1]诊断标准诊断为隐裂345例463颗患牙(先排除牙髓病变),进行了不同处理并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充填后再行全冠修复者,牙髓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只行充填而未做全冠修复者.实践证明,对隐裂达牙本质中、深层患牙,进行治疗后及时全冠修复对保护牙髓至关重要.

  • 标签: 牙隐裂 牙髓病变 全冠修复 治疗方法 口腔内科学 追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