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目的是评价根向复位瓣术临床与微生物作用。1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了包括洁治根面平整基础治疗(initialpreparationIP),3个月后牙周袋深度>4mm位点行根向复位瓣术。受试者在基线、基础治疗后3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临床微生物学监测。每个牙6个位点检查菌斑堆积、牙龈充血、溢脓、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附着水平。取每个牙近中位点龈下菌斑,用棋盘式DNA-DNA杂交法检测40种龈下微生物有无水平。在单纯IP位点IP加手术位点中,平均袋深、牙龈充血探诊出血位点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组位点平均附着水平均显著增加,但在手术治疗位点增加较多。2组治疗位点总DNA探针计数均明显降低。手术位点40种微生物中有19种在治疗后明显降低,而在单纯IP组有16种逐渐明显减少。虽然该组位点IP后微生物平均计数有所降低,但降低主要出现在患者接受手术后,尽管单纯IP位点并未接受手术。手术后袋深降低及伴随而来牙周致病菌储库减少可能是获得长期牙周稳定重要因素。

  • 标签: 根向复位瓣术 临床指标 龈下微生物 慢性牙周炎 菌斑堆积 牙龈充血
  • 简介:内毒素(1ipopolysaccharides,LPS)是牙周致病菌主要毒力因子之一,能刺激多种细胞合成并释放炎性细胞因子,造成牙周组织破坏。在牙周炎漫长发展过程中,内毒素长期刺激可能会使机体后续刺激反应性减弱,即产生耐受性。本文将就内毒素耐受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牙周炎 内毒素 内毒素耐受
  • 简介:单核/巨噬细胞在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启动效应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吞噬作用是防止细菌进入牙周组织一道防线,在发挥防御功能同时,过度免疫反应也可能会破坏牙周组织。本文就单核/巨噬细胞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单核 巨噬细胞 牙周炎 先天免疫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粘接剂钛网-硅橡胶剪切粘接强度影响。方法:钛网表面分别选用打磨、打磨+喷砂、打磨+喷砂+PermabondPOP表面处理方式,粘接剂选用Permabond731、Permabond4C10两种,参照GB/T13936-2014测定钛网硅橡胶之间剪切粘接强度,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的破坏类型。结果:不同表面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1.98±0.14MPa)显著高于B组(0.26±0.11MPa)A组(0.17±0.08MPa);F组(2.58±0.16MPa)显著高于E组(0.41±0.19MPa)D组(0.21±0.10MPa)。两种粘接剂组间剪切粘接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剂种类表面处理方法间有交互效应(P〈0.05),表面喷砂联合使用PermabondPOP底涂剂后采用Permabond4C10粘接,得到剪切粘接强度最大。A组到F组试样内聚破坏率依次为0%,0%,42.85%,0%,0%,85.71%。结论:两种粘接剂均可获得较好粘接力,其中Permabond4C10粘接性能优于Permabond731。同时钛网表面进行喷砂,并联合使用相应底涂剂可提高钛网与硅橡胶之间粘接强度,是一种有效表面处理方式。

  • 标签: 硅橡胶 钛网 剪切粘接强度
  • 简介:目的评价各种表面处理对于树脂改性玻璃离子修复材料影响。材料方法由3种材料:Vitremer、Fuji2LCPhotac-FilAplicap,制成224块样本,每种材料又分为5组共15组。每5组中阴性阳性对照组样本未做保护,而实验组样本分别用Heliobond光固化粘接剂,Colorama指甲油封闭剂或玻璃离子制造商建议表面保护剂进行保护。将处理样本分别浸入0.05%美蓝溶液中,24小时后取出冲洗,去保护层,研碎,分别放入1ml65%硝酸中24小时。溶液离心分离后用分光光度计测量颜料浓度以表示染料摄入情况。结果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结果在染料摄入方面,3种树脂改性玻璃离子修复材料之间无差异;但是,3种材料实验组结果明显优于其阳性对照组。结论3组实验材料都需要表面保护,其中使用Heliobond光固化粘接剂获得了最佳表面保护效果。

  • 标签: 表面保护 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材料 光固化粘接剂
  • 简介:口颌系统各组成部分,特别是颞下颌关节结构,咀嚼肌,牙齿结构以及牙周组织出现体征症状,可能有各种原因,推论表明,He干扰是造成这些区域破坏一个因素。如果确实,那么消除这些干扰则可改善其体征症状。在一个有30位身兼Pankey研究所观察员执业牙医参加回顾性研究中,分析了He平衡前后各种体征症状,以阐明治疗后体征与症状动态变化。

  • 标签: 咬合平衡 口颌系统 体征 症状 作用
  • 简介:目的:讨论唾液腺ECT涎腺镜在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诊断治疗中作用。方法:44例患者经过唾液腺造影ECT检查.根据结果.采用庆大霉素灌洗碘化油注射导管扩张或施行内镜辅助下结石取出术。结果:经过ECT内镜检查.发现患者腮腺分泌功能良好而排泌功能异常。主导管表现为管腔狭窄,管壁充血,管腔内有大量絮状增生物及黏液栓子.管壁可见息肉样增生,导管内可见结石。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ECT内镜为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诊断提供了强有力证据,并且阻塞性腮腺炎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内镜 ECT
  • 简介:目的:研究夜磨牙(sleepbruxism,SB)患者与正常人睡眠状况不同,磨牙症状在不同睡眠阶段分布,以及磨牙症状与患者睡眠姿势关系。方法:实验组6名夜磨牙患者,对照组8名正常人,都进行一整夜多导睡眠监测。结果:1.与对照组比,夜磨牙患者快速动眼睡眠期(Rapideyemovement,REM)时间较长,其睡眠百分比较高,通过t检验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2.SB患者磨牙症状散在发生于各个睡眠阶段。3.患者中有2名右侧尖牙磨损较重者,睡眠时以左侧卧位为主;3名左侧尖牙磨损较重,睡眠时以右侧卧位为主,1名前后牙磨损均较重者,以仰卧睡眠姿势为主;对照组4名以双侧卧位睡眠为主,2名以单侧卧位睡眠为主,2名仰卧位睡眠为主,未发现左右侧、前后牙齿磨损不均衡。结论:1.SB患者组快速动眼睡眠期睡眠时间明硅长于对照组,2.磨牙症状散在发生于各个睡眠阶段,3.磨牙与睡眠姿势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夜磨牙 多导睡眠监测 快速动眼睡眠期 非快速动眼睡眠期
  • 简介: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ZH2)高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组织,它可以通过组蛋白3第27位赖氨酸(H3K27)甲基化实现相关基因表达调控,进而沉默抑癌基因。EZH2功能与肿瘤起始、化疗耐药、肿瘤细胞远处转移及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及分化密切相关,是基于表观遗传治疗肿瘤一个非常有前景靶点。本文就EZH2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功能及EZH2抑制剂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EZH2 癌基因 肿瘤 抑制剂
  • 简介:目的:颈动脉三角区肿瘤准确诊断及明确肿瘤与颈动脉关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MSCTA)后处理技术颈动脉体瘤及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诊断价值以及明确肿瘤与颈动脉关系价值。方法:分析收治19例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4例颈动脉体瘤MSCTA影像学资料,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均能提供高分辨率、立体直观影像学资料,准确显示肿瘤实质情况及其与颈动脉位置关系。MPR能提供神经鞘瘤瘤体精确影像,但与血管关系显示较差;MIPVR则能直观地显示颈动脉影像及其移位情况。MPRMIP能从不同观察面显示颈动脉体瘤实质情况,同时显示血管与肿瘤关系;VR是颈动脉体瘤最佳成像方式,能提供精确瘤体与动脉关系,如瘤体包膜与血管外膜关系等。联合应用MPR、MIPVR技术,能提供敏感精确影像。结论:MSCTA后处理技术能为神经鞘瘤及颈动脉体瘤提供高质量诊断信息,有效鉴别肿瘤;同时其能显示肿瘤与颈动脉三维关系,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颈动脉 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
  • 简介:统计学分析方法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资料具备条件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单闪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定性变量性质频数所具备条件及分析月,选用合适统计学分析方法,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方法 论文 设计类型 定量资料 方差分析
  • 简介:统计学分析方法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资料具备条件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定性变量性质频数所具备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统计学分析方法,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论文 设计类型 定量资料
  • 简介:统计学分析方法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资料具备条件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定性变量性质频数所具备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x^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散布图,选用合适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多指标之间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解释评价。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方法 直线回归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论文 统计分析方法
  • 简介:统计学分析方法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资料具备条件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定性变量性质频数所具备条件及分析目的,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论文 设计类型 定量资料
  • 简介:统计学分析方法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资料具备条件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f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定性变量性质频数所具备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矿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散布图,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论文 设计类型 定量资料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处理方法粘接剂种类钛网-硅橡胶90°剥离粘接强度影响。方法:钛网表面分别选用打磨、打磨+喷砂、打磨+喷砂+PermabondPOP表面处理方式,粘接剂选用Permabond731、Permabond4C10两种,参照GB/T7760-2003测定钛网硅橡胶之间90°剥离粘接强度,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的破坏类型。结果:不同表面处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2.41±0.22N/m)显著高于B组(1.27±0.18kN/m)A组(0.61±0.05kN/m);F组(3.36±0.34kN/m)显著高于E组(1.84±0.20kN/m)D组(0.79±0.10kN/m)。两种粘结剂组间剥离粘接强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ermabond4C10剥离粘接强度显著高于Permabond731(P〈0.05)。同时,粘结剂种类表面处理方法间有交互效应(P〈0.05),表面喷砂联合使用PermabondPOP底涂剂后,采用Permabond4C10粘接试件组剥离粘接强度最大。剥离粘接强度测试试样破坏模式A组到F组试样内聚破坏率依次为0%,0%,20%,0%,0%,60%。结论:表面处理方法粘接剂种类都是钛网与硅橡胶之间90°剥离粘接强度相关因素。打磨、喷砂底涂剂联合使用是一种更有效表面处理方式。Permabond4C10粘接性能优于Permabond731。

  • 标签: 硅橡胶 钛网 剥离粘接强度
  • 简介:目的:探讨二期高温、高压处理Ceramage瓷聚体材料机械性能单体转化率影响,并初步分析二者之间内在联系。方法:用Ceramage瓷聚体体部材料分别制作20个抗压强度直径拉伸强度测试试件,所有试件均在Solidilite光聚合器中常规聚合,然后随机分为等数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聚合后用国产自控多用途牙用树脂聚合器进行二期热压处理,温度120℃,压力0.6MPa,时间7min;用Bose公司ElectroForce3520多功能材料实验机测得抗压强度直径拉伸强度,二期处理前后测试值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另外用傅立叶变换红外色谱仪,分别测试常规固化Ceramage瓷聚体体部材料二次热压处理材料,在标准基线方法下得到各自单体转化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二期热压处理后Ceramage瓷聚体体部材料抗压强度直径拉伸强度都有了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12.90%10.84%(P〈0.01)。常规处理时Ceramage体部材料单体转化率为72.7%±2.2%,经二期热压处理后单体转化率为75.4%±1.5%,提高幅度为2.7%(P〈0.01)。结论:二期热压处理可以提高Ceramage瓷聚体材料单体转化率,并改善材料机械性能。

  • 标签: 光固化 瓷聚体 抗压强度 直径拉伸强度 单体转化率 红外色谱
  • 简介:目的:通过口腔鳞癌组织细胞学研究,初步探讨O-糖基化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方法: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位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lcNActransferase,OGT)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O-GlcNAcase,OGA)表达,用免疫荧光、Westernblotting检测在糖基化增强剂(transglycosylation,TG)糖基化抑制剂(deoxynorleucine,DON)作用下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增殖。结果:O-GlcNAcOGT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鳞癌组织中存在表达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高,呈现表达升高趋势。OGA表达O-GlcNAc、OGT均不同,从正常到鳞癌中表达呈增高趋势,但在不同分化鳞癌组内表达差异不明显。TG可促进TCA8113增殖O-GlcNAc、OGT表达,DON可抑制TCA8113增殖O-GlcNAc、OGT表达。结论:O-糖基化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高,在舌鳞癌细胞系中活化,抑制剂DON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标签: O位N-乙酰葡萄糖胺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口腔鳞状细胞癌 糖基化增强剂 糖基化抑制剂
  • 简介:髁突软骨细胞是髁突软骨唯一细胞成分,其生长、代谢受细胞因子、力学刺激及激素影响,其中,雌激素影响一直受学者们关注,它可能是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因素之一。髁突软骨是纤维软骨,不同于四肢关节软骨,雌激素四肢关节软骨细胞代谢影响研究已深入,而对髁突软骨细胞影响研究则相对滞后。本文从雌激素髁突软骨细胞作用机制及髁突软骨代谢、分化影响两方面进行综述,这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机体雌激素水平颞下颌关节生理与病理变化影响,以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雌激素 髁突软骨细胞 雌激素受体 软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