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试螺纹牙本质钉的抗拉能力,并探讨其固位原理.方法:在新鲜无龋的12颗离体牙上制备钉道50个,旋入固位钉,用拉伸试验机测试其抗拉能力,并记录固位钉脱位过程中拉力的变化.结果:在新鲜、无龋的12颗第三磨牙的牙本质上制备共50个钉道,成功旋入固位钉48枚.通过试验,48枚固位钉抗拉力最大值为426.37牛顿,最小值为142.22牛顿,均值为208.56±2.27牛顿.固位钉被拉出后,在其螺纹及钉道口周围可见白色粉末状物.结论:牙本质钉的抗拉能力为208.56±2.27牛顿,95%可信区间最大不超过210.83牛顿,最小不低于206.29牛顿.

  • 标签: 固位钉 牙本质钉 钉道 固位力 第三磨牙 离体牙
  • 简介:目的:测量并分析比较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后,咀嚼不同食物时的咀嚼各参数值.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微机化多功能(牙合)仪,测量戴全口义齿的患者在咀嚼等量花生米及饼干时的咀嚼总值、均值与咀嚼频率、两种食物的破碎及吞咽.结果:全口义齿患者破碎花生米需用47.25N(4.82Kg),而破碎饼干则需29.12N(2.97Kg);嚼细后的花生米、饼干所需吞咽分别为51.91N(5.19Kg)、49.88N(5.09Kg),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无论是整个咀嚼周期内还是咀嚼开始后10秒,全口义齿患者咀嚼花生米用力均大于等量饼干所需,经统计学分析,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单位时间内咀嚼花生米次数(咀嚼频率)亦大于饼干,两者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全口义齿患者咀嚼大小与食物本身硬度有关,而嚼细后被吞咽的则几乎不受食物性质的影响;全口义齿患者辨别食物结构的特点,与天然牙列者相似.

  • 标签: 咀嚼 全口义齿 患者 吞咽 食物 花生米
  • 简介:应用种植定位模板对成功的种植修复是必不可少的。定位模板要制作简便,所包含的足够信息应能发挥准确的引导作用,包括种植体的数量、种植体的位置、种植体的方向以及所要求的种植体肩部的位置等。不同类型的模板应该能够适合于不同种植手术和固定及活动修复的需要。作者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种种植定位模板进行了比较,以使种植修复体真正达到美观和功能性修复的目的。

  • 标签: 骨内牙种植体 定位模板 引导 功能性修复 种植修复 活动修复
  • 简介:目的:比较国产碳纤维桩与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修复的离体牙在抗折方面的差异,为国产碳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因牙周病拔除的上颌尖牙,去除牙冠后,用国产碳纤维桩+树脂核+金属冠修复后放置在万能实验机上,加载与牙长轴呈135°角的压力,直至修复体折断,记录最大载荷,同时用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做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国产碳纤维桩的抗折1152.200±282.9023N,进口碳纤维桩的抗折1368.100±402.5478N,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的抗折1210.4±422.7217N.结论:国产碳纤维桩修复离体牙的抗折,与临床常用的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修复离体牙的抗折无显著差异,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 标签: 桩核技术 碳纤维桩 根折裂
  • 简介:目的:比较上颌骨大型缺损后,行颧区成形术,在颧骨体底部垂直于(牙合)平面方向植入的种植体,与直接往颧骨体斜向30°植入的种植体在垂直(牙合)力作用下表现的生物力学行为差异.方法:按照两个不同种植体义颌的设计特点建立两个一侧上颌骨大型缺损种植体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相同的垂直于(牙合)平面加载100N,比较两者的受力情况.结果:斜向植入种植体颈部最大等效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体的4倍;最大拉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体的10倍;最大压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体的5倍;最大剪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体的4倍.虽然两者在颧骨体以外其余部位的应力分布均类似于颧突支柱的应力传导路径,但斜向种植体受侧向后在主要传导路径上的最大应力值都要明显高于垂直种植体的轴向受力情况.结论:无论是颧骨体研究区的应力分布,还是颧骨体以外其余颅骨骨质的应力情况,垂直植入都要明显优于斜向植入.提示采用在颧区垂直种植的颧颊翼种植体义颌,比颧骨体斜向种植的常规种植体义颌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表现.

  • 标签: 种植体 植入 颧骨 生物力学 义颌 骨内种植
  • 简介:本研究从临床的角度观察方丝弓矫治器收前牙时对上颌切牙位置的控制,揭示了方丝弓矫治器控制上颌切牙唇舌向倾斜度的机理,并对上颌前牙收时支抗磨牙及上唇突度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①一般情况下,0.022"系统的方丝弓矫治器收上颌切牙关闭间隙时,在0.018"×0.025"方形不锈钢丝切牙段弯制30°-35°的扭转角度和15°-20°的"人"字形曲可以实现对上颌切牙唇舌向倾斜度和垂直位置的有效控制。②口外力是方丝弓矫治器收前牙时加强支抗的有效措施,使用口外力后前后牙移动比例为4.31:1。③上唇突点与上切牙切缘收的移动比例为0.59:1。

  • 标签: 矫治器 固定 牙齿移动 X线头影测量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用4种桩核系统修复根管治疗牙齿的抗折情况及其失败方式。材料与方法将40例完好的离体人上前牙随机分为4组,每组中的牙齿均进行根管治疗,并选用4种桩核系统之一修复:铸造螺纹平行桩核、预成螺纹平行桩和复合树脂核、碳纤维强化桩(CFC)和复合树脂核、陶瓷桩和复合树脂核。制作金属全冠并粘固于牙齿上。每个标本都在与牙齿长轴成45。方向上加压力载荷,直至标本折裂。记录折裂载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标本折裂的方式。结果4组间折裂载荷没有显著差异。采用陶瓷桩和复合树脂核修复的标本中有较多的严重折裂发生。结论根管治疗牙用以上4种桩核系统修复后的抗折情况在临床上是可以接受的。各组中均发现有牙齿折裂情况。

  • 标签: 桩核系统 修复 根管治疗 前牙 抗折力 折裂方式
  • 简介:目的:研究无牙颌固有条件对总义齿固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31名无牙颌患者进行口腔混合唾液量及黏度测定,黏膜厚度测量,承托面积、牙槽嵴高度及总义齿固位测定,并对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的相关因素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上颌总义齿的固位约为下颌的5.7倍以上.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自变量黏膜厚度被收入回归方程,在未收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中,唾液黏度与固位相关性最大.结论:上颌总义齿固位远大于下颌总义齿.黏膜厚度、唾液黏度是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的主要因素.

  • 标签: 义齿 无牙颌 固位力 黏膜厚度 唾液黏度 牙槽嵴高度
  • 简介:种植体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支抗方式。本研究采用16只雄性NewZealand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8)和对照组(n=8)。在左右两侧的鼻骨和额骨上分别用骨融性钛钉固定好钛板构成施力系统。骨融合后在矢状方向上钛板之间加力并始终保持的大小为55.00g。实验结束后制成干燥颅骨,对其进行直接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从本研究实验结果来看,种植体其本身并没有发生松动和移动,这表明骨融性种植体在正畸的作用下还是稳固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推力或拉力种植体本身所受的应力并无大的区别,只是反应的部位不同而以。因而该种植体在拉力的作用下也同样不会发生移动。

  • 标签: 骨融性种植体 支抗
  • 简介:使用固定矫治器对120只Wister大鼠分别施以50g、100g的持续,通过电子计算机数字化图像处理系统及组织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大鼠牙受力后不同时期(1,3,6,12天)牙齿移动规律及相应组织变化。结果表明:三组正畸值导致牙齿移动规律不同,且最终移动距离有显著差异;牙齿移动的各个时期内组织变化有各自的特点,相应的组织变化决定了牙齿的移动方式及移动速度。

  • 标签: 矫治力 牙周组织
  • 简介:为了确定成人正畸治疗的动机是否受自我感知能力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计算机图形程序,它可以使面部侧貌的数字照片动画化。我们预先假定正畸组比非正畸组更不易接受侧貌的变化。本文选取16例正畸患者和14例非正畸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侧貌的下1/3部分的5个特征加以动画变形。受试者要回答发生变化的侧貌中可接受范围和最满意的侧貌。尽管两组在可接受范围上没有差异,但正畸者对标准侧貌变化的忍受力较低,且正畸组比非正畸组在最满意位置和至少一项真实侧貌特征上存在明显的不一致。两组准确复制自己侧貌的能力相同。此项检测自我感知的独特方法使临床医生能够向患者提供一个动态范围,而不是单独一个可接受变化点。而且,这种计算机技术可以使患者通过交流对面部侧貌变化的喜好,积极参予到治疗计划的确定过程中来。

  • 标签: 计算机动画 正畸 真实侧貌 自我感知力
  • 简介: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种植中心承办的中华口腔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口腔种植临床技术”学习班(项目编号:口继2006-11)将于2006年8月21-25日(8月20日报到)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举办。本次种植学习班以“现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为主题,将着重介绍最新的临床技术和方法,包括口腔种植的新进展、种植外科中的植骨技术、骨再生引导膜技术、上颌窦提升技术、即刻种植牙技术、种植牙即刻负载、种植牙修复的美学、无牙颌种植义齿修复、种植修复体的制作过程、支抗用微小种植体植入、并介绍常用的口腔种植系统。

  • 标签: 口腔种植 临床技术 学习班 华西口腔医学院 即刻种植牙 中华口腔医学会
  • 简介: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和工作的体会许江彦我是1987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硕士学位,1990年秋季被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ofMinnesota,简称明大)口腔基础医学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因种种原因,我暂时只完成了硕士学位的学习。就象...

  • 标签: 明尼苏达大学 研究生 基础医学 标准曲线 对数座标 口腔微生物
  • 简介:经卫生部批准,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口腔临床医学科研设计方法与论文撰写技巧学习班”,将于2003年10月13-17日在成都举行。学习班将针对临床口腔医生开展临床口腔科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选题难、设计难、论文撰写难及发表难等问题,

  • 标签: 学习班 临床医学 科研设计 口腔科学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 华西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