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2 个结果
  • 简介:骨组织的发生及生长发育机制是生命科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而利用元素分析的手段对骨组织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应用范围广、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优点,其结果在骨生理基础医学研究及指导临床诊疗各类型骨组织疾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用于分析骨组织元素的方法众多,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骨组织元素分析,可以得到更好的分析结果。

  • 标签: 元素分析 骨代谢 生长发育
  • 简介:金属烤瓷全冠是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条件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基底上的金一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最早由美国牙科医生在临床上开始使用,以其舒适、美观、耐磨性强等特点,得到患者的青睐,目前在国内也成为主流的修复方式,

  • 标签: 金属烤瓷全冠 黑线 肩台瓷
  • 简介:唇腭裂患者由于自身畸形程度及外科手术的影响,其颌面部组织结构均具有与一般人不同的特征。对唇腭裂患者术前术后颌面部组织进行测量分析,能够更加直观地评价手术,为唇腭裂的序列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解剖学基础及理论支持。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照片测量法,方法简便实用、成本低,但不够准确;X线测量法,测量结果可靠,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但使用不方便;而三维测量法能够客观定量地分析面部外形,简便、精确、高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唇腭裂 头影测量 三维测量
  • 简介:种植义齿修复牙齿缺失、牙列缺损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缺失牙患者的青睐,由于种植义齿美观、舒适、最大限度地恢复咀嚼功能,又不损伤健康邻牙的优点,已成为缺牙患者的最佳选择。目前开展种植义齿修复的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迅猛增加。然而,有些医疗单位缺乏开展种植的必要条件和设备,医生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对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证选择、种植体植入过程中操作原则以及上部结构修复时的操作要点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在临床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种植义齿修复过程中各个阶段常见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标签: 牙列缺损 种植修复 常见问题 处理方法
  • 简介:目的:应用牵引拔牙、截冠和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观察术后产生下唇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60例全景片和锥形束CT(CBCT)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分别采用3种方法拔牙各20例,术后检查下唇麻木情况。结果:应用牵引拔牙技术和截冠方法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术后无人发生下唇麻木,而应用超声骨刀微创拔牙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轻微的下唇麻木症状,经用药1个月后好转。结论:牵引拔牙技术、截冠和超声骨刀3种方法均可有效避免智牙拔除后下唇麻木的并发症。

  • 标签: 牵引拔牙 截冠 压迫下牙槽神经 埋伏阻生牙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3种应急治疗方法对急性牙髓炎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首诊就诊于泉州市石狮市医院口腔科的急性牙髓炎(包括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患者189例(患牙189颗,均为前磨牙或磨牙),分别采取开髓失活法(A组)、开髓后去冠髓失活法(B组)及牙髓摘除术(C组)进行应急治疗.5~7d后复诊,评价各组的止痛效果并进行根管治疗.结果3种急性牙髓炎应急治疗方法止痛有效率:A组为71.4%(40/56);B组为89.2%(58/65);C组为92.6%(63/68).B、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组与C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急治疗后A组有3例发生急性根尖周炎,B组和C组各有1例.结论开髓后去冠髓失活法与牙髓摘除术的止痛效果较好,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应急治疗 止痛效果
  • 简介:牙隐裂又称牙微裂,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病人往往因咬物不适而就诊.作者自1988年至1998年,对来门诊就诊并按[1]诊断标准诊断为隐裂的345例463颗患牙(先排除牙髓病变),进行了不同处理并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充填后再行全冠修复者,牙髓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只行充填而未做全冠修复者.实践证明,对隐裂达牙本质中、深层的患牙,进行治疗后及时全冠修复对保护牙髓至关重要.

  • 标签: 牙隐裂 牙髓病变 全冠修复 治疗方法 口腔内科学 追踪观察
  • 简介:老年人牙列的缺损、缺失十分常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义齿族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许多人虽已步入老年,但仍追求高品质量的生活,他们不愿像过去的老人一样安于缺牙瘪嘴。

  • 标签: 老年人 全口义齿 固定义齿 种植义齿
  • 简介:鼠衰老模型可分为自然衰老模型和人工衰老模型两类。本文通过回顾鼠自然衰老模型、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β淀粉样蛋白注射致衰老模型、快速老化小鼠模型、γ射线照射致衰老模型、臭氧损伤致衰老模型、去除胸腺致衰老模型和转基因致衰老模型等方法,详细阐述了各方法的原理、建模方法、评价指标和优缺点,为不同目的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口腔黏膜衰老模型的建立提供借鉴。

  • 标签: 鼠衰老模型 评价指标 优缺点
  • 简介:固定修复体适合性是评价修复体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已广泛开展,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多。本文就固定修复体适合性研究现状,重点是研究方法及实验仪器作一综述。

  • 标签: 固定修复体 适合性.内间隙 边缘间隙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正确把握上腭种植体的植入方位,确立一种容易的方法和规程。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包括了8名男性和15名女性患者,全部因为正畸的需要而于上腭植入了4.5mm×8.0mm阶梯状的螺纹钛种植体。首先准备好附带金属钻套筒的外科模板。根据转移到石膏模型靠近腭中缝旁正中截面上的上颌骨的X线描记,决定金属钻头套筒的角度。采用非侵袭性技术(不需要切开、翻瓣、缝合)直接穿粘膜植入种植体,可以减少手术操作步骤,并便利操作。靠近腭中缝旁正中区域是一个适宜的种植体植入位置,可以避开腭中缝处的结缔组织。结果经过3个月的愈合期后,所有种植体均获得了骨整合,并且在整个正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种植体的丧失。结论作为支抗,腭部种植体在支抗的维持和间隙的拓展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应用三维空问外科模板可以减少种植体的植入位置的误差,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组织的创伤,同时加强了骨整合。

  • 标签: 腭部种植体 安置方法 植入方位 正畸治疗 种植体植入 支抗
  • 简介:目的:探讨折裂磨牙的分类及手术拔除方法方法:统计分析486例折裂磨牙的折裂类型,在拔除方法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86例先用牛角钳拔,对照组100例先用磨牙钳拔。对牙钳夹碎牙冠后的残留部分,先分根再分别挺出;对残留的牙根分别采用普通牙挺或根尖挺、三角挺挺出;对于残留牙槽窝内位置较深的断根,采用根尖挺或翻瓣去骨的办法拔除,统计各种方法拔除牙的数量。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上颌磨牙以纵折为主,下颌磨牙以斜折为主。上颌第一磨牙用牛角钳和磨牙钳完全拔除率分别是35%(50/143)和12.5%(8/40),差异有显著性(P=0.041);上颌第二磨牙用牛角钳和磨牙钳完全拔除率分别是40%(30/75)和23.5%(4/17),差异有显著性(P=0.016);下颌第一磨牙用牛角钳和磨牙钳完全拔除率分别是37.5%(45/120)和21.4%(6/2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4);下颌第二磨牙用牛角钳和磨牙钳完全拔除率分别是48%(23/48)和20%(3/15),差异无显著性(P=0.662)。结论:对于折裂磨牙的拔除,应首选牛角钳,约40%的牙可以完整拔除,70%以上的牙可以不同程度地拔除,然后再选用牙挺或三角挺拔除残留牙根;对个别残留较深的断根,采用根尖挺或翻瓣去骨法拔除。按此流程操作,可以快速拔除折裂牙,减少创伤,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折裂牙 牙拔除 断根拔除术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种植义齿手术误差测量分析方法方法:14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0.9岁,24颗种植体。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加工患者工作模型进行模拟手术,植入种植体安装愈合基台,制作手术导板并进行种植手术,整合模拟手术和种植手术术后CT图像数据。计算拟合生成愈合基台中心线作为术前设计种植体的轴线,轴线与愈合基台顶面的交点,然后向根方分别截取愈合基台和种植体的实际长度,交点是术前设计种植体的根尖点和进入点。计算术后实际植入种植体中心线确定为术后实际种植体的轴线,轴线与种植体尖端平面的交点是实际植入种植体的根尖点,由此点向冠方截取种植体的实际长度,交点是实际植入的种植体进入点。相对应标志点间的空间距离为手术距离误差,轴线间夹角为手术轴向误差。结果:工作模型图像与CT图像准确整合,种植体上缘中心点误差为0.54±0.43mm,尖端中心点误差为1.58±0.74mm,轴向误差小于10°。结论:图像拟合准确,使用数学计算方法找出的标志点是唯一的,此方法重复性好,适于评价种植手术前后之间的误差。

  • 标签: 种植义齿 导航手术 手板 误差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拔牙过程中断根进入上颌窦时取出牙根的手术方法方法:对在拔牙过程中断根进入上颌窦的15例患者,应用经牙槽窝吸引法、经牙槽窝上颌窦冲洗法、经牙槽窝上颌窦纱条填塞法进行手术取出断根。结果:9例患者应用吸引法和经牙槽窝上颌窦冲洗法快速取出断根,6例应用纱条填塞法联合上颌窦冲洗和吸引法取出断根。结论:采用经牙槽窝上颌窦纱条填塞法联合经牙槽窝上颌窦冲洗法和吸引法,可以成功取出进入上颌窦的断根。手术方便快捷,对设备要求低,对患者的创伤小,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上颌窦 拔牙 断根 并发症
  • 简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periodontitis,ASP)是一类发生在健康年轻人、进展快速、有家族聚集性的牙周炎。关于AgP的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以牙周机械清创为主,辅以其他治疗手段(如抗生素、激光、光动力疗法及微生态疗法等)。文章对近年文献所报道的关于A妒的辅助治疗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牙周病 侵袭性牙周炎 抗生素 激光 光动力疗法 乳酸杆菌
  • 简介:牙釉质脱矿是釉质龋发生的早期阶段,亦是固定正畸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正畸治疗中菌斑易附着于托槽周围,代谢产酸引起牙釉质脱矿,釉质显微结构破坏,Ca、P离子丢失,最终导致龋病,严重影响正畸治疗中牙齿的健康与美观.本文对检测正畸牙釉质脱矿常用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固定矫治 牙釉质脱矿 再矿化 釉质龋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acceleratedosteogenicorthodontics,PAOO)技术对牙槽骨形态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完整的牙周检查和CBCT检查。结果: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608个月.平均牙周探诊深度为2.7mm,未出现牙龈退缩.上颔颊侧骨板厚度为0.48~2.14mm,下颔颊侧骨板厚度为0.2~1.82mm,但有高达40%的前牙出现了骨开窗和骨开裂。结论:尽管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但由于联合治疗完成后出现骨开窗和骨开裂,因此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周检查 临床疗效 骨形态 影像学方法 牙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