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65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手术后炎症反应和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58例65眼病例观察和随访3-12个月,63眼无复发,治愈率96.92%,2眼复发,复发率3.08%.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式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手术后没有排斥反应,可以重建和修复角膜上皮组织,增加角膜干细胞数量和功能,起到重建和修复眼表完整性的作用,阻滞结膜上皮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和新生血管生长,达到了治愈翼状胬肉,减少复发的良好效果.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132例35眼。术后随访8-12月。结果33眼角膜移植片透明光滑,无异常胬肉样组织增生。2眼复发。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足瀹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一种简便、高效的新方法,手术的成败与操作的优劣及细节的掌握密切相关。

  • 标签: 原发性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自体移植
  • 简介:目的评估角膜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翼状胬肉及防止胬肉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7例68只眼初发和复发胬肉进行治疗,随机分成2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一组行胬肉单纯切除27例33眼,另一组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组30例35眼.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失访6例7只眼(其中单纯胬肉切除组3眼,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组4只眼).在随访眼中,单纯胬肉切除组30眼中11眼复发,复发率36.7%,其中复发胬肉7眼4眼复发,复发率57.1%.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组31眼中3眼复发,复发率9.7%,其中复发胬肉11眼2眼复发,复发率18.2%,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86,P<0.05).术后并发症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组与单纯胬肉切除组相比,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更快,术后刺激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采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胬肉,术后恢复快、刺激症状轻,而且能有效地防止胬肉切除后复发.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 干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翼状胬肉逆向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179眼)翼状胬肉逆向切除后,将术眼颞上方带有角膜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到巩膜暴露区。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179眼中治愈166眼,占92.74%,复发13眼(包括复发性胬肉5例),占7.26%。结论翼状胬肉逆向切除有利于病变组织干净切除,角膜干细胞移植重建角膜,角膜上皮修复快,降低了复发率,操作简单,费用低,是基层医院治疗翼状胬肉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翼状胬肉 逆向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比较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与单纯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125例(133眼)患者随机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63例(67眼)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单纯球结膜瓣移植62例(66眼)治疗翼状胬肉,随访8-12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组有4眼复发,复发率5.97%,单纯球结膜瓣移植组有5眼复发,复发率7.57%,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与单纯球结膜瓣移植均能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相差不明显,但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组患者术后相对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恢复快,异物感轻.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球结膜瓣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胬肉逆向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92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胬肉逆向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月-2年。结果除3眼复发外,余均治愈,复发率为3.26%。结论翼状胬肉逆向切除可使病灶切除更彻底,可减少组织损伤,角膜干细胞移植重建角膜,角膜上皮修复快,可有效防止翼状胬肉复发。

  • 标签: 翼状胬肉 逆向切除 干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对收治的25例(31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显微手术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术前、术中、术后与患者充分交流沟通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有轻度刺激症状,如异物感不适、流泪、轻度疼痛可忍受,仅有2例患者疼痛难忍,口服止痛药后缓解。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2年,平均15个月。30眼痊愈,1眼术后8个月再复发,未出现植片移位、脱落,角膜感染等并发症,治愈率97%。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配合恰当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减低再复发率,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复发性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住的翼状胬肉并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132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包括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护理指导。结果多数患者术中配合度良好,所有患者均对手术耐受良好,无一例出院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诊术后复发率低。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增加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的配合度和耐受性,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03/2016-03经我院诊断为单侧翼胬肉老年患者90例90眼进行分组对比研究。观察组45例45眼采用自体角膜干细跑移植术后硬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45例45眼行单纯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包括:角膜愈合时间和术后1、3、5、7d时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胬肉复发几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角膜刺激症状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角膜愈合时间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显示,术后1、2d时对照组患者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胬肉愈合复发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结合硬性角膜接触镜对老年翼状胬肉效果明显,患者愈合较快,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同时不会增加胬肉复发率。

  • 标签: 原发性单侧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硬性角膜接触镜 干预效果 VAS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及术后药物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760例980眼。选取亚复发期的162例162眼进行观察,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滴1g/L丝裂霉素C+诺氟沙星滴眼液1~3mo;B组交替滴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1~3mo。结果:A组痊愈67眼(81.7%),亚复发12眼(14.6%),复发3眼(3.7%)。B组痊愈35眼(43.8%),亚复发29眼(36.3%),复发16眼(20.0%)。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无排斥反应、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术后给予滴眼液后续治疗尤为重要,更能有效地抑制和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药物治疗 滴眼液
  • 简介:目的比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与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196例(255眼)翼状胬肉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术,212例(235眼)翼状胬肉采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分别术后随访6到24月。结果术后复发率: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为34.9%,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组为3.4%,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为病变区提供了新的干细胞来源,治疗较单纯胬肉切除效果好,复发率低.手术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 简介:角膜干细胞为正常角膜上皮的自我更新提供了来源,在维持眼表稳态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成体干细胞认识的加深以及生物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培养的口腔黏膜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角膜干细胞缺损的方法之一。本文就其培养方法、细胞片表型及临床应用结果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载体 表型特征 最佳矫正视力 新生血管化
  • 简介:目的:观察角膜干细胞培养液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角膜干细胞及球结膜上皮细胞,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AE-5蛋白鉴别角膜干细胞。搜集两组培养细胞的上清液加入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并设立对照组。培养24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角膜干细胞AE-5染色呈阴性,而球结膜上皮细胞为阳性。加入角膜干细球结膜上皮细胞和对照组培养液的血管内皮细胞MTT值分别为2.097±0.079,1.981±0.034和1.990±0.044。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9.169,P=0.000)。加入角膜干细胞培养上清液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05和P=0.007)。结论:角膜干细胞培养液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角膜干细胞的特征。本研究从功能学角度为角膜干细胞理论提供更多的依据。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上清液 血管内皮细胞 MTT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64例(69只眼,其中有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轻度睑球粘连的5只眼)分别用两种方法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其中33只眼行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另36只眼行自体角膜结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8月。结果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组有6只眼复发,复发率为18.18%。自体角膜结膜移植术组有2只眼复发,复发率为5.56%。两组复发率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结膜移植术是治疗胬肉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翼状胬肉 复发率 自体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
  • 简介:目的比较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翼状胬肉69例(74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3例(36眼)作单纯手术切除,并在术中、术后应用0.2mg/ml丝裂霉素C;B组36例(38眼)在胬肉切除的基础上行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术.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按Prabhasawat提出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复发率、视力及角膜散光度.结果A组36眼中31眼获得临床治愈,治愈率为86.11%,复发率为13.89%.B组35眼中33眼获得临床治愈,治愈率为94.74%,复发率为5.26%;两组的治愈率和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方面,B组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上皮移植有利于重建角膜屏障功能,利用该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在减轻角膜散光,提高视力方面也优于手术联合丝裂霉素.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疗效观察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角膜散光度 单纯手术切除 临床治愈
  • 简介:例1:李某,男,42岁,因左眼红、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1月于2007年9月25日就诊。就诊前外院给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20余天无效。全身查体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5,检查未见异常,左眼正视时视力手动,向鼻侧斜视视力1.0,左眼睑、球结膜充血,角膜中央4mm×5mm直径灰白色苔垢样溃疡;边缘不规整,见伪足(图1),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穿透角膜移植术 治疗 视力下降 眼部检查 球结膜充血
  • 简介:目的观察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1眼)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36月,11眼中有10眼角膜植片透明(91%),矫正视力≥0.5者10眼。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的有效手术方法。

  • 标签: 角膜移植 穿透性 营养不良
  • 简介: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变化情况。方法: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58例116眼经直接或间接检眼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定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18眼,轻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轻度NPDR)41眼,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度NPDR)51眼,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度NPDR)6眼,随访6~12mo,观察视网膜病变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视力、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76.7%,其中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视力及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有效率均显著低于轻、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及无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稳定的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稳定或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自体干细胞移植 糖尿病
  • 简介:观察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无干预下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演变。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34眼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4,7,15和30d在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通过公式C/12×3.14×[r^2-(r-I)^2]计算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结果:在移植的34眼中出现新生血管的29眼(85%)。新生血管最初环角膜呈毛刷状生长,后向角膜中央蔓延,为扭曲粗大的血管,末端呈树枝状分支。高峰时期交叉密布成网状,以后逐渐萎缩。角膜移植后4,7,15和30d角膜新生血管平均面积分别为11.8±3.5mm^2,18.5±4.0mm^2,14.4±4.3mm^2和6.0±1.8mm^2,总体平均面积为12.7±1.9mm^2;新生血管面积占角膜面积百分比值分别为30.8%±8.7%,65.3%±12.8%.59.4%±14.5%和36.2%±10.9%,总体为48.7%±6.4%。结论: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角膜新生血管在第4d时出现,7d时面积达最大值;以后逐渐下降,30d时约降至7d时面积的1/2。

  • 标签: 大鼠 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