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18岁。因左鼻塞、流涕、睡眠打鼾、讲话含糊不清3年于2016年8月11日入院。6年前在当地医院行"左鼻腔息肉"手术。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呈渐进性加重,时有吞咽困难,伴睡眠打鼾,仰卧位时呼吸困难。门诊以"左后鼻孔巨大息肉"入院。一般状态可。

  • 标签: 后鼻孔息肉 鼻内镜检查 鼻腔息肉 喉咽部 息肉样 口咽部
  • 简介:严重的头面部外伤,常常可引起眼部的严重损伤,眼球是眼外伤中最严重者之一。外伤性眼球虽然不常见,但我科在近一年时问收治了五位患者。通过对这五位患者的伤后紧急处理,认识到眼球处理是否得当与预后关系重大。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头面部外伤 眼球脱垂 预后关系 严重损伤 眼外伤 外伤性
  • 简介:目的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手术中,通过细致入微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术中的配合程度,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的发生,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方法通过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44例(44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患者进行规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随访1年。结果治愈42例,复发2例,未发生术中角膜穿孔、出血,术后角膜溃疡、结膜肉芽肿、结膜瘢痕甚至睑球粘连、视力下降等并发,护理效果满意。结论优质的围手术护理,可以更好的护患沟通,减少手术并发发生,提高术眼治愈率。

  • 标签: 翼状胬肉 游离结膜移植 护理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拉坦前列素(Latanoprost)滴眼液与噻吗心安(Timolol)滴眼液降眼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并辅以手工检索、因特网搜索的有关拉坦前列素与噻吗心安治疗原发性开角青光眼和高眼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通过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针对眼压下降比例、药物不良反应2项内容,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5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与噻吗心安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在2,6,12wk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权平均差(WMD)分别为:在2wk[WMD=-0.76,95%CI(-1.32,-0.20)],在6wk[WMD=-1.15,95%CI(-1.68,0.63)]和12wk[WMD=-1.01,95%CI(-1.42,-0.61)]。(2)随访结束时,结膜充血、异物感为拉坦前列素的两种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其发生率拉坦前列素组与噻吗心安组比较,结膜充血的发生率[OR=2.25,95%CI(0.99,5.08)],异物感的发生率[OR=2.48,95%CI(1.02,6.03)],显示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原发性开角青光眼和高眼压,拉坦前列素降眼压效果在用药12wk内较噻吗心安好;两者在12wk内引起结膜充血、异物感、虹膜色素加深、视野损害等的不良反应方面,差异不明显。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偏小,且方法学质量中等,致使本系统评价结果论证强度不高,因此还需要开展更多的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便更客观、准确、全面地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拉坦前列素 噻吗心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症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正>角膜软化是缺乏维生素A为主的高度营养障碍性疾病,目前在我国城市已为少见,成人角膜软化则为罕见。我科共遇见二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袁某,女,36岁。精神病患者。拒食,仅以喝糖水为生6个月。诉双眼晚间不能看清物体

  • 标签: 角膜软化症 维生素 营养障碍性疾病 成人 精神病患者 溃疡
  • 简介:每一名眼外科医生都会碰到白内障的手术并发,这些并发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打击术者的信心,它们也是视觉2020行动的内容之一。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术后并发症 防治
  • 简介:结膜松弛是年龄相关性老年性常见眼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患者日趋增多。下睑缘张力高、睑板腺功能障碍及结膜淋巴流动阻塞可能是结膜松弛诱发因子之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结膜松弛发病率高。结膜松弛患者球结膜杯状细胞减少,并有形态及超微结构异常表现。结膜松弛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中黏蛋白减少,出现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质和防御素。细胞凋亡和炎症可能是结膜松弛发病的原因。结膜松弛发病机制认为是泪液中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增加,使结膜成纤维细胞中MMP-1,3,9过度表达,使得MMPs与TIMPs之间失去平衡,可能使胶原纤维融解,弹力纤维变性减少,导致球结膜基质和Tenon囊的过度降解,引起眼表泪液异常的病理循环,而发生结膜松弛。纤维蛋白胶应用于结膜松弛手术中,电凝治疗结膜松弛及开展上方结膜松弛手术治疗。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手术方法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有效性,分析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下不同形态表现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Ⅰ和Ⅱ)的疗效差异,进一步为雷珠单抗在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性提供±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3-10/2014-06的31例(Ⅰ9例,Ⅱ22例)诊断为"ICNV冶并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和OCT测量病灶处视网膜最大厚度的变化趋势有无不同。结果:患者31例(其中Ⅰ9例,Ⅱ22例)经统计学分析,在术前与术后1,3moBCVA和病灶视网膜最大厚度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ICNV类型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及病灶处视网膜最大厚度的变化趋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于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肯定,对于Ⅰ和ⅡICNV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具显著性差异。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肯定,对于Ⅰ和ⅡICNV本组研究中尚未发现存在疗效差异。其安全性和远期并发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雷珠单抗 OCT
  • 简介:<正>骨纤维异常增殖好发于上颌骨,而发生于颞骨者甚少见,本科1984年至1998年共收治颌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27例,其中仅1例发生于颞骨,现予报道。病例报告:患者,男17岁。以自幼左耳后肿块渐进增大,加剧2年,左耳聋、耳鸣1年于1994年1月4日入院。耳鸣为低音调,无耳流脓史。查体:全身情况正常,颌面无畸形;左耳后乳突区明显隆起畸形,可触及8cm×6cm半球状骨性肿块,质硬,无压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外耳道狭窄 病例报告 耳鸣 骨性 颞骨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瞬目BUT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15例患者均排除全身疾患,检查角膜、结膜、屈光不正等,着重检查BUT,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不良生活习惯等,治疗上停用含有防腐剂及激素类滴眼液,避免及纠正不良卫生及生活习惯,心理治疗,合理用眼,矫正屈光不正,给予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点眼,如3g/L艾丽滴眼液3次/d点眼,需用抗生素的给予可乐必妥滴眼液3~4次/d点眼,酌情给予抗病毒及维生素类药物。结果:215例患者BUT小于10s者197例(91.6%)326眼,其中5S以下123例224眼。本组215例病例中经过7~28d治疗,173例(80.5%)治愈,37例(17.2%)好转,5例(2.3%)无效,均未患眼部疾病,且不配合治疗,仍每天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2h以上。经治疗BUT正常者192例(89.3%),好转19例(8.8%)无效者4例(1.9%)。随访1~6mo,复发31例,均为长期看电视、玩电脑、习惯揉眼者,BUT检查再次异常者,重复治疗后治愈或好转。结论:泪膜的保持并发挥其生理功能与瞬目动作休息相关,我们认为泪膜稳定性差是瞬目的另一重要因素,BUT检查在诊治儿童瞬目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正确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使患者早日康复,而且简单易行,无痛苦,儿童易接受。我们建议BUT可作为儿童瞬目的常规检查。

  • 标签: BUT 儿童瞬目症 检查
  • 简介:目的研究转录因子扭曲基因(Twist)在喉鳞癌(LSCC)中的表达及其通过对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附蛋白(N-cadherin)的作用在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9例喉鳞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Twist、E-cadherin和N-cadher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Twist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1.2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5%)(P〈0.01);Twist在喉癌组织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0.93±0.3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57±0.24)(P〈0.01);Twist在喉癌中蛋白及mRNA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而与肿瘤病理学分级、临床分及年龄无关。在mRNA及蛋白水平,Twist与E-cadherin,N-cadherin与E-cadherin的表达均呈负相关;Twist与N-cadherin均呈正相关。结论Twist在喉鳞癌中过度表达,可能通过分别上调N-cadherin和下调E-cadherin的表达,进而在喉鳞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喉鳞癌 扭曲基因 上皮型钙黏附蛋白 神经型钙黏附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艾滋病眼部并发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赞比亚卡布韦总医院眼科2008-08/2009—08就诊患者。结果: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状重,病程长,致盲率高。结论:充分认识、掌握艾滋病眼部并发的临床表现,提高艾滋病的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应强调预防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的关键。

  • 标签: 艾滋病 眼部并发症 赞比亚卡布韦
  • 简介:硅油填充术作为目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主流术式,已被广泛应用。由于硅油本身特性,可引起一系列并发如角膜变性、继发性青光眼、硅油乳化、晶状体混浊等,因此对硅油填充后眼部并发应重视并积极防治,以提高玻璃体手术的效果。

  • 标签: 硅油填充 眼部并发症 预防及处理
  • 简介:理论支配眼及附属器的三又神经感觉支分布在三个区域:眼区、上颌区和下颌区。支配眼及附属器的神经纤维主要在眼区,下睑除外。下睑由上颌区神经纤维支配。通过麻醉可以阻断感觉神经传导使痛觉消失。

  • 标签: 麻醉给药 并发症 眼部 神经纤维 感觉神经传导 附属器
  • 简介:<正>眼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少见的眼病,而累及诸眼外肌引致眼球固定者则未见报道。我们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4岁,未婚。因双眼球固定、上睑下垂于1997年4月3日来诊。患者于21年前(约3岁时),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眼球各向运动困难,双上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上睑下垂 眼型 眼外肌 眼球活动 新斯的明
  • 简介:目的探讨耳源性颅内并发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我科收治的21例耳源性颅内并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包括脑脓肿9例、脑膜炎5例、静脉窦血栓性静脉炎4例、硬膜外脓肿3例,继发于胆脂瘤中耳炎14例、骨疡中耳炎3例、隐蔽性中耳炎2例、Modini畸形2例。21例均行耳部及头颅cT平扫检查,其中6例未发现颅内病变,经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后确诊。分别行单纯乳突根治术8例、乳突根治术+脑脓肿穿刺引流6例、乳突根治术+颅钻孔脑脓肿引流1例、乳突根治术+脑脓肿切除术1例、乳突根治术+静脉窦切开脓肿清除及血栓取出2例、外淋巴漏修补术2例。结果随访1-2年,1例死亡,其余20例治愈,其中19例干耳,1例术腔仍有少量分泌物。全部患者颅内并发无复发。结论胆脂瘤和骨疡中耳炎仍是耳源性颅内并发的最常见病因,应提倡对这两种危险性中耳炎早期进行手术治疗。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并发,CT平扫阴性病例,需行MRI检查。乳突切除进路的显微微创手术有效,无需开颅。

  • 标签: 中耳炎 脑脓肿 颅内并发症 耳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