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我科行耳内镜下吸口腺样体切除4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4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4~10岁;病程3个月至6年。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32例,伴张口呼吸17例,听力下降、耳呜9例,鼻塞、鼻溢18例,嗅觉减退10例。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吸切器 耳内镜 腺样体肥大 2009年 睡眠打鼾
  • 简介:对近年来皮气管切开(又称快速气管切开)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皮气管切开的安全性有了明显提高,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减少了手术的盲目性,但在安全性和技术上仍需进一步改进.目前皮气管切开不能代替常规气管切开.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并发症
  • 简介:腺样体切除是儿童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手术,但术后出血仍是腺样体切除最主要的并发症。出血不但有损于患儿健康,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2年来,我科应用改制双极凝在腺样体切除中止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术中止血 双极电凝 应用 改制 术后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治疗创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27例严重创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行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观察中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结果27例均一次清除完前房积血,无中并发症,中虹膜无脱出。术后随访6月,矫正视力0.8以上者7例,0.3-0.8者16例,0.05-0.3有4例,23例低于21mmHg。结论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前房积血 手术并发症 角膜隧道切口治疗
  • 简介:<正>我科1997年开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放置改进的上颌窦冲洗留置管治疗上颌窦病变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6~70岁,其中Ⅰ型27例,Ⅱ型13例,上颌窦囊肿10例。选择粘膜麻醉+局部浸润+术前强化基础麻

  • 标签: 下鼻道 上颌窦病变 留置管 鼻内窥镜手术 强化基础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表而麻醉下小切口囊袋内圈垫式核白内障囊外摘除的手术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对116眼(96例)白内障行小切口囊袋内圈垫式核白内障摘除,记录中患者眼疼痛情况及手术时间,术后角膜水肿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结果116眼手术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中疼痛分级情况:0级96眼,1级14眼,2级6眼,3级0眼。手术平均时间为13.6±3.5min。术后第1天最佳矫正视力情况:0.2-0.4者16眼,0.5-0.8者82眼,≥1.0者18眼。术后第一天角膜水肿情况:角膜内皮纹样水肿28眼,均于术后3天左右消退;局部斑片样混浊3眼,术后1周内消退。结论表面麻醉下小切口囊袋内圈垫式核白内障摘除具有中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前房操作空间大,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表面麻醉 小切口 白内障摘除术
  • 简介:目的:通过对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及视网膜功能的了解,判断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6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CDI)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阻力指数(RI);多焦视网膜图(mfERG)分别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术前、术后进行检测,并以对侧正常眼作对照组。结果:CDI术前患眼与对照眼的CRA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wk视网膜脱离眼CRA的Vmax,Vmin均较术前降低,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脱离区mfERG的a波、b波振幅密度均明显高于术前,潜伏期比手术前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mfERG,CDI的联合检测能及时了解视网膜脱离术后的视网膜复位情况及硅胶海绵垫压后CRA的血流情况,从而避免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部分复位不良,巩膜因缺血引起局部坏死等情况发生。

  • 标签: 多焦视网膜电图 彩色多普勒 视网膜脱离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途径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进路,去除部分鼻粘膜、鼻骨,将泪囊内侧壁切开造孔,从而解决鼻泪管阻塞,治疗泪溢、流脓。结果35例慢性泪囊炎式全部取得成功。结论腔镜下鼻泪囊鼻腔造孔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造孔
  • 简介:目的:建立适用于本视觉生理检查室的脑皮肤电极记录视网膜图正常值指标,以利于将其用于配合度低的患者。方法:选取2015-03/09来我科检查后诊断为正常者30例51眼,分别采用角膜接触镜电极和皮肤电极记录视网膜图,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电极检查结果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幅值上皮肤电极结果均明显低于角膜接触镜电极,其占角膜接触镜电极幅值的比值为20%~30%;但潜伏期较角膜接触镜电极稍提前,其占角膜电极记录结果的比值为95%~96%。结论:将脑皮肤电极用于配合度低的患者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视网膜功能信息。

  • 标签: 视网膜电图 皮肤电极 正常值
  • 简介:目的分析85例泪囊鼻腔吻合患者围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85例(87眼)行泪囊鼻腔吻合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87眼)未发生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精心的围期护理是泪囊鼻腔吻合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护理
  • 简介:联合刺激(EAS)是一种应用于高频听力严重损失但尚有一定低频听力患者的新技术。对于此类患者,单纯使用助听器不能满足需求,而传统的人工耳蜗植入则可能造成低频残余听力的损失。EAS技术可以继续使用助听器以利用低频区残余听力,同时发挥人工耳蜗在中高频区的替代优势,在听力学上比单独使用上述二者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部分EAS使用者的低频残余听力会发生迟发性、渐进性的下降,从而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本文综述近年来EAS下残余听力下降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声电联合刺激 低频残余听力 人工耳蜗植入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超声乳化手术前作视觉生理检查对白内障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01/2010-10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针对直接和间接眼底镜下眼底窥不清253例,术前作视觉生理检查了解视网膜和视神经情况以判断预后。结果:该253例患者中有47例视觉生理检查提示预后较差,其中接受白内障手术37例,有35例术后视功能恢复也相应较差(术后视力提高≤2行),2例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相对较好(术后视力提高〉2行),另10例放弃手术;206例视觉生理检查提示预后较好,其中201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有199例术后视功能恢复也相应较好(术后视力提高〉2行),2例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相对较差(术后视力提高≤2行),5例因有全身其他疾病不能手术。结论:白内障术前作视觉生理检查了解视网膜及视神经情况,对于判断手术预后有良好的可预测性。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视觉电生理 视力
  • 简介:30例杓状软骨移位应用于两侧喉返神经瘫痪的患者,使其有日常活动的足够呼吸量并保持一定的发声功能。采用颈侧途径声带移位式和喉裂开途径杓状软骨摘除式,成功率为83.3%。

  • 标签: 杓状软骨移位术 声带麻痹手术 喉返神经瘫痪
  • 简介:<正>鼓室成形手术的具体目标是:在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建立含气鼓室和传声听骨。按病灶范围有不伴乳突切除和伴乳突切除,按中耳传声原理有卵圆窗优先和圆窗声保护,此外,必须保证中耳乳突气腔咽鼓管与大气交通。以下介绍这三方面的技术和体会。

  • 标签: 鼓室成形术 中耳乳突 上鼓室 面神经骨管 后鼓室 清除病灶
  • 简介:目的探讨羊膜植入应用于小梁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随机选择40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对照组随机选择30例,行单纯小梁切除,随访6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羊膜组的累计成功率90%,对照组为6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滤过泡:随访至6个月末时,羊膜组与对照组的累计存活率分别为87.3%和52.3%,U检验,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术后视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二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差异无明显性.结论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能有效长期保留功能性滤泡,并发症较少.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羊膜植入术 并发症 功能性滤泡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对无结膜切口的小梁切除进行改良,探讨其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倾斜巩膜隧道、楔状小梁切除、加大滤过内外口等措施对原式进行改良,临床应用于30例32眼青光眼.结果术后结膜反应轻微,前房开始时稍浅,术后7d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2~37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滤过泡弥散、扁平、范围广,均为功能性滤过泡.结论该式操作安全、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手术方式 倾斜巩膜隧道 滤过泡 眼压
  • 简介:目的探讨鼻腔扩容对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H—UPPP)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有腭咽和鼻腔平面阻塞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30例,按住院床位号分为:A组15例,先行鼻腔扩容,1周后评估疗效,再行H—UPPP;B组15例,先行H—UPPP,1个月后多道睡眠监测(PSG)评估疗效,再行鼻腔扩容。所有结果采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打鼾、憋气、头痛及嗜睡等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A组鼻腔扩容术后和H—UPPP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100%,B组H.UPPP后和鼻腔扩容术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100%。2组患者2个平面手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Epworth嗜睡评分(ESS)及鼾声评分4个指标与单平面手术后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单平面手术后及2个平面手术后,AHI、LSaO2、ESS及鼾声评分4个指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单平面手术后的AHI和LSaO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S和鼾声评分2个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无腭咽关闭不全或闭锁发生。结论单独行H—UPPP或鼻腔扩容均能改善AHI和LSaO2,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先行鼻腔扩容能增加行H—UPPP时的麻醉方便和安全,提高了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鼻腔扩容术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白内障患者355例393眼分成A、B两组,其中A组180例193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B组175例200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结果:术后1d,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超声乳化手术组明显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组,但术后7d和30d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7d,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角膜散光度明显高于超声乳化组,但术后30d无显著性差异。对核硬度在Ⅳ~Ⅴ级的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少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结论:应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核硬度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角膜散光 角膜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