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气管支气管异物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偶见于成人。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152例,均在内径为3~9mm的硬质支气管镜下钳取异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支气管异物 硬质支气管镜 耳鼻喉科
  • 简介: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应及时诊断、积极处理。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收治6岁以内气管支气管异物90例,均成功救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气管支气管异物 小儿 呼吸道异物 耳鼻喉科
  • 简介:<正>患者,男,69岁。1998年5月28日吃早餐时,不慎将牙齿误吸,当时呛咳剧烈,呼吸困难,自己试图用手取未成功,数分钟后症状缓解。未予诊治。1998年6月2日突然发热,再次出现阵发性呛咳,呼吸困难,门诊拍胸片报告:左肺不张、左下肺阻塞性肺炎,以"左支气管异物"收住院。查体:精神差,神

  • 标签: 支气管异物取出术 吸气性呼吸困难 症状缓解 阵发性 阻塞性肺炎 左肺不张
  • 简介:目的探索支气管镜在气管内支架置入中的应用技术.方法表面麻醉下经气管镜或麻醉插管进行气管内支架置入.结果全部7例气管狭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症状缓解.随访4~16个月,气道通畅,支架位置良好.结论支气管镜下内支架置入,具有麻醉简单、手术简便、安全可靠、损伤小、起效快的优点.

  • 标签: 硬管支气管镜 气管狭窄 气管内支架置入术 手术方法
  • 简介:我科采用坐位气管切开对20例呼吸困难危重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本院收治的呼吸困难危重患者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15~30岁者6例,30~50岁者12例,50~65岁者2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坐位 危重患者 呼吸困难
  • 简介:对近年来经皮气管切开(又称快速气管切开)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经皮气管切开的安全性有了明显提高,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减少了手术的盲目性,但在安全性和技术上仍需进一步改进.目前经皮气管切开不能代替常规气管切开.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并发症
  • 简介:本科行不伴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23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我科行不伴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病例2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例;

  • 标签: 喉部分切除术 气管切开 2009年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鼻窦炎、鼻息肉治疗对哮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7例。结果21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愈11例、好转6例、无效3例、复发1例,治愈率为52.4%、有效率为80.9%;合并的哮喘症状好转15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1.4%;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支气管哮喘均有效13例,有效率为61.9%。保守治疗的7例中,鼻窦炎好转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14.3%;哮喘好转2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28.6%。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支气管哮喘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后,能有效控制哮喘症状的发生。

  • 标签: 鼻窦炎 鼻息肉 哮喘 鼻内镜鼻窦手术
  • 简介:患者女,60岁。脑出血意识不清,气管切开术后2年半突然呼吸困难半小时来诊。查体:脉搏9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20/13kPa,神志不清,Ⅱ度呼吸困难,颈部带10号金属套管,取出套管,发现末端缺失约20mm。

  • 标签: 气管套管横断 气管异物 脑出血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85例泪囊鼻腔吻合患者围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85例(87眼)行泪囊鼻腔吻合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87眼)未发生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精心的围期护理是泪囊鼻腔吻合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护理
  • 简介:患儿男性,2.5岁。3个月前喝水呛咳,进食呕吐,当地医院诊断为食管炎,经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患儿消瘦,并出现呼吸困难,来我院就诊。经门诊X线摄片诊断为食管异物而入院。体检:神志清,呼吸急,阵发性咳嗽,两侧呼吸音相等。胸片示C1、C2水平处有一圆形、周边有齿异物呈冠状位停留。在无麻下行食管镜检查,未见异物,稍停片刻后改行支气管镜检查,在气管内见到异物,用钳夹异物,因异物较大难于越过声门。而患儿呼吸困难加重,即行紧急

  • 标签: 手步齿轮 食管气管瘘 食管异物 儿童 病例报告 鼻饲
  • 简介:30例杓状软骨移位应用于两侧喉返神经瘫痪的患者,使其有日常活动的足够呼吸量并保持一定的发声功能。采用颈侧途径声带移位式和喉裂开途径杓状软骨摘除式,成功率为83.3%。

  • 标签: 杓状软骨移位术 声带麻痹手术 喉返神经瘫痪
  • 简介:<正>鼓室成形手术的具体目标是:在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建立含气鼓室和传声听骨。按病灶范围有不伴乳突切除和伴乳突切除,按中耳传声原理有卵圆窗优先和圆窗声保护,此外,必须保证中耳乳突气腔经咽鼓管与大气交通。以下介绍这三方面的技术和体会。

  • 标签: 鼓室成形术 中耳乳突 上鼓室 面神经骨管 后鼓室 清除病灶
  • 简介:目的探讨羊膜植入应用于小梁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随机选择40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对照组随机选择30例,行单纯小梁切除,随访6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羊膜组的累计成功率90%,对照组为6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滤过泡:随访至6个月末时,羊膜组与对照组的累计存活率分别为87.3%和52.3%,经U检验,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术后视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二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差异无明显性.结论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能有效长期保留功能性滤泡,并发症较少.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羊膜植入术 并发症 功能性滤泡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对无结膜切口的小梁切除进行改良,探讨其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倾斜巩膜隧道、楔状小梁切除、加大滤过内外口等措施对原式进行改良,临床应用于30例32眼青光眼.结果术后结膜反应轻微,前房开始时稍浅,术后7d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2~37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滤过泡弥散、扁平、范围广,均为功能性滤过泡.结论该式操作安全、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手术方式 倾斜巩膜隧道 滤过泡 眼压
  • 简介:目的探讨鼻腔扩容对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H—UPPP)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有腭咽和鼻腔平面阻塞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30例,按住院床位号分为:A组15例,先行鼻腔扩容,1周后评估疗效,再行H—UPPP;B组15例,先行H—UPPP,1个月后经多道睡眠监测(PSG)评估疗效,再行鼻腔扩容。所有结果采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打鼾、憋气、头痛及嗜睡等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A组鼻腔扩容术后和H—UPPP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100%,B组H.UPPP后和鼻腔扩容术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100%。2组患者经2个平面手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Epworth嗜睡评分(ESS)及鼾声评分4个指标与单平面手术后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单平面手术后及2个平面手术后,AHI、LSaO2、ESS及鼾声评分4个指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单平面手术后的AHI和LSaO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S和鼾声评分2个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无腭咽关闭不全或闭锁发生。结论单独行H—UPPP或鼻腔扩容均能改善AHI和LSaO2,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先行鼻腔扩容能增加行H—UPPP时的麻醉方便和安全,提高了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鼻腔扩容术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白内障患者355例393眼分成A、B两组,其中A组180例193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B组175例200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结果:术后1d,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超声乳化手术组明显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组,但术后7d和30d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7d,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角膜散光度明显高于超声乳化组,但术后30d无显著性差异。对核硬度在Ⅳ~Ⅴ级的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少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结论:应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核硬度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角膜散光 角膜内皮细胞
  • 简介:小梁切除是开角型青光眼中最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让病人在第一时间里对于小梁切除有足够的理解是十分困难的,但这一点很重要。患者常常没有眼科医生所关注的眼部症状,他的疾病往往是医生告之后才知道。小梁切除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维持视力,另外手术治疗的结果也可能使视力恶化。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外手术治疗 开角型青光眼 眼科医生 视力恶化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