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原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8例(113只眼)安徽省霍山县民生工程贫困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统计患者术后1d、3d、1周、1个月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原因.结果本组108例(113只眼)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术后1d、3d、1周、1个月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依次为10.6%、7.08%、0.88%、0.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原因主要有:核硬核,器械损伤,内切口靠前、娩核困难,灌注液压力过高、暂时性眼压升高.结论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较低,通过提高手术技巧有利于降低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

  • 标签: 白内障 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角膜水肿
  • 简介:目的采用隧道式切口制作巩膜瓣.方法对90例120只眼青光眼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结果120只眼在术后1-2天前房形成97只眼,经过按摩后使前房形成的10只眼,经加压包扎等处理后恢复前房的13只眼.随访8个月~3年,弥散扁平型滤过泡113只眼;包囊性过滤泡5只眼;滤枕扁平无滤过功能2只眼.眼压控制:111只眼眼压在12~18mmHg之间,9只眼眼压高于25mmHg.结论巩膜瓣制作切面光滑及厚度均匀与否对于巩膜瓣的粘连有一定的关系.采用白内障隧道刀制作巩膜瓣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简便,滤过效果好等优点.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手术 隧道切口
  • 简介:目的探讨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即小切口三联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不同类型的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38例42眼,行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24月,平均12.5月,对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术后随访视力≥0.5者26眼,占61.9%;0.2-0.4者9眼,占21.4%,视力〈0.2者7眼,占16.7%。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1mmHg)38眼,占90.5%,4眼术后眼压在21-24.38mmHg,用噻吗洛尔眼水滴眼,眼压可控制正常。功能性滤过泡占80.9%,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是既有效,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隧道切口 囊外摘除 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术治疗创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27例严重创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行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术。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结果27例均一次清除完前房积血,无术中并发症,术中虹膜无脱出。术后随访6月,矫正视力0.8以上者7例,0.3-0.8者16例,0.05-0.3有4例,23例低于21mmHg。结论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术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前房积血 手术并发症 角膜隧道切口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并切除层间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46例60眼青光眼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32眼和对照组22例28眼。前者用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浅层巩膜瓣大小约为5mm伊5.5mm,1/3巩膜厚度,瓣下再做一小约3.5mm伊4mm的巩膜瓣,1/3巩膜厚度,切除中间层的巩膜瓣,切除2mm伊2mm小梁组织,常规行虹膜周边切除,可调节缝线缝合浅层巩膜瓣,缝合球筋膜、球结膜;后者行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a,治疗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眼压。术后1,3mo时,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12mo检查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累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0.63%和75%,两组的累积条件成功率分别为96.88%和8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瓣并切除层间巩膜瓣的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效果好,巩膜瓣厚薄均匀、表面光滑,滤过泡功能维持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青光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隧道刀 双层 巩膜瓣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施行角膜层间分离灼烙术治疗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8~9mm深达1/2角膜的层间分离及灼烙.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眼痛、异物感症状消失,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24个月,临床疗效稳定.结论角膜层间分离灼烙术为不具备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泡性角膜病变提供了一种简便、安全、不需特殊材料、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大泡性角膜病变 角膜层间分离 灼烙术 治疗 穿透性角膜移植 无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羊膜移植几种手术方法治疗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泡性角膜病变患者,分别采取角膜层间烧烙术、新鲜羊膜移植术、角膜灼烙联合羊膜嵌入移植手术。结果:18例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术后1~5d疼痛消失,7~12d角膜上皮修复,7~21d后羊膜植片常规溶解。角膜层间烧烙术1眼、新鲜羊膜移植术3眼术后1~2mo再次出现角膜泡及角膜刺激症状而再次手术。角膜灼烙联合羊膜嵌入移植术,术后当天疼痛消失,14d角膜上皮光滑,角膜泡消失。随访6~18mo无1例复发,部分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角膜灼烙联合羊膜嵌入移植对泡性角膜病变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大泡性角膜病变 角膜灼烙 羊膜嵌入移植
  • 简介:<正>DearSir,IamDr.HuijaeLee,fromtheSeoulIreEyeClinic,Seoul,Korea.Iwritetopresentacasereportofesotropiaafterocclusiontherapy.Amblyopiacanbecausedby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原田病急性期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1-12/2003-07就诊本院患者11例(22眼)在临床诊断当天即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剂量为500mg,1次/d,连续用3d后迅速减量,于7d内减为强的松口服.OCT和间接眼底镜观察炎症渗出吸收情况,检查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次日即可观察到22眼视网膜下液均明显减少,静滴3d后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基本消失,视网膜复位,出院时21眼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14眼(64%)视力恢复至0.5以上.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可促进原田病急性期视网膜下液迅速吸收,恢复视功能,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大剂量 急性期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 视网膜下液 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