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腔内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HCA)对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单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5例。试验组于手术末期关节腔闭合后,将HCA2ku溶于生理盐水40ml中注射入关节腔内。对照组仅使用生理盐水40ml,观察并记录术后24h内引流量、输血量、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试验组术后24h内引流量、输血量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及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能减少术后24h内出血量、输血量,对血小板及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血凝酶 凝血功能 人工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Orem自护理论,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Orem自护理论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Harris髋关节评分,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Orem自护理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途径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CA),联合术后使用抗凝药用于老年患者行单髋关节置换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方法将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共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于切皮前15min,将HCA2k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经静脉快速滴入,关闭关节腔后用生理盐水40ml稀释HCA1ku注入关节内。对照组不使用HCA,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h开始每天腹壁皮下注射LMWH4100XaIU,连用10日。于术前一日、术毕即刻、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检测D-二聚体,术前一日、术后第3天、5天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术毕、术后24h,患者D-二聚体含量均上升(p<0.05),术后第三天、第五天超声检查,两组各发生下肢DVT1例。结论两种途径使用HCA,术后联合应用抗凝药不增加老年患者行单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 标签: 血凝酶 抗凝药 人工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后的耳鼻咽喉术后疼痛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页-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耳鼻咽喉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71.67%。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效率,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耳鼻咽喉 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对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经过骨外科处理应用物理因子治疗,患者自行完成患肢的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应用肱尺分离技术后配合患者主动运动锻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7.1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42%,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尺关节分离技术治疗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能促进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肱尺关节分离技术 上肢骨折 肘关节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诊断应用进行一定的探讨。方法笔者收集4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前均常规行X线摄片,再通过多排螺旋CT运用骨算法扫描方法行薄层扫描,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传到工作站,然后在工作站再进行多平面及三维重建。结果所有病例螺旋CT重建均清楚地显示了骨折情况,能够清晰的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碎片大小和移位的距离、关节面塌陷及关节脱位情况等。结论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可以通过多方位、多角度显示踝关节诸骨骨折及关节脱位情况,对临床医师的手术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踝关节骨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威伐光对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缓解疗效。方法将40例施行扁桃体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入威伐光照射组(观察组)和非照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威伐光照射治疗30分钟,持续3天。对两组患者采用数字分级法进行疼痛评分。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患者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威伐光照射治疗,可明显减轻创面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威伐光 扁桃体切除术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冰敷在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效果。方法将68例行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冰敷。比较两组引流总量、置管天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疼痛(VAS)评分。结果(1)观察组患者引流总量、置管天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PSQI、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敷联合常规护理有助于减少置管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迅速恢复。

  • 标签: 关节镜 交叉韧带重建术 冰敷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
  • 简介:摘要膝关节处的结构精细且复杂,支撑整个身躯,易导致损伤。对于膝关节及周围病变的检查中,方法主要有X射线检查、超声检查、关节造影、关节镜检查、核磁共振等,其中以超声检查准确率高,且方便、快捷、无损伤等优点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 标签: 膝关节 病变 超声检查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抚触护理对提升女性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应对状态、减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近年收治的160例女性甲状腺手术患者,将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80例)采用抚触护理,护理结束对比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面对因子、术后6小时之后疼痛程度上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优,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抚触护理对改善女性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术前的应对状态、减轻术后患者疼痛方面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抚触护理 女性甲状腺手术 应对方式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5月~2015年04月收治的200例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同时术后疼痛评分情况(无痛、轻微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以及剧痛)分别是15.00%、35.00%、25.00%、15.00%、10.00%以及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我院医疗工作开展各方面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折 术后疼痛 满意度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子治疗仪联合喜辽妥治疗静脉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期间发生静脉炎的患者,疼痛程度分级采用VAS数字分级法,将评分≥5分的患者(共121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光子治疗仪(Carnation-11)联合喜辽妥处理静脉炎引起的疼痛,对照组给予涂擦喜辽妥。5天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评分数值降得越低代表治疗效果越好。结果光子治疗仪联合喜辽妥治疗静脉炎疼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喜辽妥。结论光子治疗仪联合喜辽妥治疗静脉炎疼痛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照射过程中热效应不明显,减少了烫伤的危险,操作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光子治疗仪静脉炎疼痛喜辽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40例,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3周后出院。经过1年随访,患者治疗优良率达到90%。结论对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临床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下 临床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导致的顽固性疼痛患者,行脊神经根选择性切断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意义。方法护理人员通过注重倾听、有效疏导;评估疼痛、有效干预;提供支持、满足需要;增强信心、提高认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疾病及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手术效果确切,疼痛消失,心态积极,生活及生命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正确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存价值。

  • 标签: 脊神经根切断术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 顽固性疼痛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瑞昔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CKD3-4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艾瑞昔布组和秋水仙碱组。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疗效,并评估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在初次服药后4h、服药后3天、服药后7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艾瑞昔布组皮疹、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和白细胞减少等方面副作用显著低于秋水仙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CKD3-4期痛风性关节炎方面艾瑞昔布与秋水仙碱疗效相似,但前者安全性更好。

  • 标签: 艾瑞昔布 秋水仙碱 痛风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周血人单个核细胞中MIF、HMGB1、NF-?B的表达,初步探讨关节松动的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按Ficoll密度梯度分离方法分离静脉血中PBMC,分别用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内固定患者血清(内固定对照组)及关节松动患者血清刺激培养后PBMC,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PBMC中MIF、HMGB1mRNA、NF-?B的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F的量存在组间明显差异(F=135.633,P=0.000,P<0.05);NF-?B的量同样也存在组间明显差异(F=436.75,P=0.000,P<0.05);HMGB1mRNA在不同组别的表达有明显差异(F=11.935,P=0.006,P<0.05)。MIF与NF-?B表达(r=0.613,P<0.05)具有正相关,NF-?B与HMGB1mRNA表达正相关(r=0.437,P<0.05)。结果MIF、HMGB1、NF-?B在三组表达均存在显著差异,且MIF与NF-?B的表达、HMGB1与NF-?B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MGB1通过信号转导通路激活NF-?B的活性,NF-?B可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和分泌MIF,MIF、HMGB1、NF-?B形成细胞炎性因子网络,可能参与关节松动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人单核细胞 免疫炎性反应 MIF HMGB1 N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