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路径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应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通气通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日等快速康复各项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应用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患者术后通气通便时间、早期进食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的发生无增加。实验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结论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进一步确保快速康复的实施效果,加速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右半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联合直肠代阴道成形术围术期的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11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在腹腔镜下行乙状结肠联合直肠代阴道成形术围术期间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人工阴道的护理及针对性出院指导。结果11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随访4~48个月,所有患者阴道深度及宽度均能满足性生活需要。结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人工阴道的重点护理及针对性出院指导对手术效果保证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腹腔镜 先天性无阴道 乙状结肠联合直肠 阴道成形 围术期 护理重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大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50例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25例和治疗组(常规加生长抑素治疗及护理)25例,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胃肠减压量、腹痛腹胀、肛门排气、住院治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早,胃肠减压引流量、拔除胃管的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减少和缩短。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治疗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疗效,促进肠功能的恢复,缩短留置胃管的时间,减轻病人的不适,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EGFR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AMs的特异性标志物CD68的表达以及EGFR的表达情况,比较TAMs和EGFR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浸润强度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癌组织中两者平均IOD值的相关性。结果TAMs在95例结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5.3%(81/95),其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TAMs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肿瘤的侵润深度有关(P<0.05),TAMs在癌肿组织阳性高于癌旁组织,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Ms与EGFR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4,P<0.05)。结论TAMs在结肠癌中有明显的阳性表达,TAMs可能作为一个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抑制肿瘤的生长。

  • 标签: 结肠癌 TAMs 巨噬细胞 EGF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压力抗栓泵对预防大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大肠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干预联合应用压力抗栓泵,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压力抗栓泵能有效预防大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压力抗栓泵 大肠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卒中发生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所给予的中医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给予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生活调理及给药护理护理等措施后,60例患者中56例排便功能良好,可定时排便,3例患者感觉有便意,仅1例效果不佳。结论对于脑卒中发生便秘的患者,中医护理对于促进排便功能恢复,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诱发再次中风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便秘 中医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耳鸣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50例耳鸣患者及50例无耳鸣主诉的对照人群,对耳鸡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耳鸣侧别、起病情况、听力情况、全身疾病、伴随症状等进行调查,行耳内镜检查、听力评估及影像学检查,并使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handicapinventory,THI)评估耳鸣残疾水平,对全部研究对象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50例耳鸣患者之中,有睡眠障碍表现38例(72%),平均PQSI得分10.64±4.89分;对照组有睡眠障碍者16例(32%),平均PQSI得分5.32±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QSI评分各项目除使用睡眠药物情况外,PQSI量表所涉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及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6个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睡眠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耳鸣的响度与睡眠障碍总分相关(P〈0.01)。对于耳鸡严重程度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示,睡眠障碍障碍总分是加重耳鸣严重程度相关因素(P〈0.01)。结论耳鸣患者易伴随睡眠障碍且二者相互影响,在耳鸣治疗中开展患者睡眠障碍治疗,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利于耳鸣康复。

  • 标签: 耳鸣 睡眠障碍 耳鸣残疾评估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及其药学干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没有实施药学干预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药学干预之后的100例老年患者,对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恢复性分析,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患者的不良用药情况和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老年患者用药存在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以及不合理饮食情况,并有着错误用药习惯。对照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位25%,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90%,大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老年患者用药存在多种误区,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错误的用药习惯以及不合理的饮食,药学干预的加强,不仅仅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能将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用药情况 药学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针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满足患者心理需求,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 标签: 心脏手术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腭裂患者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DPOAE)、声导抗测试(AcousticImmittanceMeasurement,AIM)、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研究,探讨这类患者临床听力学特点,以及性别、年龄、手术等因素对患者听力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56例腭裂患者(术前243例、术后13例)临床听力学数据。将术前2岁内患者174例按性别分为男、女组,所有术前者243例按年龄分为≤2岁组(A组)、〉2岁≤6岁组(B组)、〉6岁组(C组),术后≥5年者13例编为D组。DPOAE检查选择1818、2730、3616、5434Hz4个频点有≥3个频点通过即为该耳通过。AIM以A型图为正常,其它类型均为异常。ABR阈值检查以能重复引出V波的最小刺激强度为ABR阈值,ABR阈值〉35dBnHL即为该耳异常。结果腭裂患者不同性别间DPOAE、AIM、ABR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A组DPOAE、AIM、ABR阈值较C组差异显著(P〈0.05),A、B组DPOAE、ABR检查差异显著(P〈0.05),AIM无明显差异(P〉0.05),B、C组DPOAE差异显著(P〈0.05),AIM、ABR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C、D组年龄相仿,AIM、ABR检查示差异显著(P〈0.05),A、B、C组DPOAE检查较ABR异常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腭裂患者不同性别间听力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腭裂患者听力呈自愈趋势,腭裂修复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腭裂患者听力的恢复。DPOAE可以作为唇腭裂婴幼者听力检查的手段,但仍需进一步结合AIM及ABR检查,以明确听力损害水平及类型。

  • 标签: 腭裂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声导抗测试(AIM) 听性脑干反应(ABR) 听力学
  • 简介:耳聋对于听障患者最不利的影响之一,就是妨碍他们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对于听障患者言语能力发展变化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发声情况的声学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汉语中有许多方言同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及发音部位区别较大。辅音的声学分析很多,本文主要对听障患者的普通话的辅音声学分析方法进行初步总结。

  • 标签: 辅音 声学分析 言语康复
  • 简介:摘要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危险因素,总结相关的防范措施,为老年患者安全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患者 护理 安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心血管老年患者的护理对策。通过分析我院心血管老年住院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

  • 标签: 心血管 老年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集束化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84例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药情况、出现继发性损伤情况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药情况、出现继发性损伤情况、发生持续状态的发生率分别是95.24%、85.71%、23.81%以及4.76%,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药情况、出现继发性损伤情况、发生持续状态的发生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的有效提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癫痫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对肿瘤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6MWT、运动后心率及RPF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运动后心率及RP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角色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可导致肿瘤患者运动耐力下降,综合护理干预能延长行走距离,减轻疲劳感,改善化疗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化疗 运动耐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成批伤的急救护理模式的及用软件仿真模拟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创伤患者433例,进行救护模式的构建仿真实践,多次改进模式相应参数,找出最优化模式。结果创伤成批伤10人伤员同时送到医院急诊科,在保障伤员的成功率的前提下,最优化模式的资源利用率由25.13%提高到34.96%。结论创伤成批伤的急救护理模式,能为管理者的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借鉴。

  • 标签: 创伤 成批伤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延续护理的本质是改进和衔接住院护理计划和出院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不同健康照顾场所之间转移或不同层次健康照顾机构之间转移时所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协调性和连续性。通过对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探讨,我们认为延续护理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信息化网络系统,组建高效多学科专业团队,设计合理的延续护理方案等。针对出院患者的健康问题及需求,提供健康服务,包括采取继续或强化健康教育、控制危险因素等措施来预防或减少高危患者健康状况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护理 健康需求 健康服务
  • 简介:目的分析梅尼埃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耳鸣疗效与梅尼埃病分期.耳鸣病程分期、眩晕疗效及听力疗效等的相关性。方法24例(29耳)梅尼埃病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膜迷路积水,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29耳均行纯音测听,了解患者治疗前后6个月最差听力损失情况,以分析梅尼埃病临床分期、耳鸣病程分期、眩晕疗效、听力疗效与耳鸣疗效的关系。结果入选的24例(共29耳)患者中,梅尼埃病早期10耳,中期19耳,晚期0耳。耳鸣分期:急性7耳,亚急性3耳,慢性19耳。耳鸣疗效:痊愈9耳,显效7耳,有效6耳,无效7耳。眩晕疗效:完全控制9耳,基本控制14耳,部分控制3耳,未控制0耳,加重3耳。听力疗效:显效3耳,有效4耳,无效14耳,恶化8耳。结论通过药物可控制梅尼埃病眩晕发作,但该药物治疗耳鸣的疗效与梅尼埃病分期。耳鸣病程分期、眩晕疗效及听力疗效之间无相关性。

  • 标签: 梅尼埃病 眩晕 听力 耳呜 病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患者在应用适量金霉素眼膏或氧氟沙星眼膏涂在眼部后,对预防眼睑水肿、结膜红肿等眼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全麻手术患者90例,其中术中仰卧位手术26例,采用金霉素眼膏结合手术薄膜粘贴保护双眼,观察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0例患者中有84例术后待全麻恢复后即意识清醒,有6例术后处于昏睡状态,其中84例清醒患者中,76例患者眼睛完全无任何不适感,有8例患者眼睛轻微异物感,2天后即恢复。其中6例昏睡患者在意识不清期间,密切观察眼睛有无流泪、充血、水肿等症状,意识清醒后眼睛无不适感。结论全麻患者术后使用护眼贴能更有效保护双眼,预防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全麻手术 术后眼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