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超高倍显微在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与门诊血尿标本217例,对同例样本分别采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超高倍显微检测,分析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结果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超高倍显微检测结果准确率较高,且两种方法之间均无差异性。结论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超高倍显微需结合使用,以克服两种方法的缺陷,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诊断提高确切依据。

  • 标签: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 超高倍显微镜 尿液红细胞
  • 简介:目的报告41例耳部显微手术的麻醉处理,总结该手术麻醉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1998~2003年的41例耳部显微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微泵持续静注肌松药、控制好麻醉深度和综合应用控制性降压等血液保护措施成功地为耳部显微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采用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和心电监测等综合监测手段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发现了2例颅神经心血管反射,其中1例心跳骤停,并抢救成功.结论综合应用各种麻醉手段为精细手术提供良好术野、绝对制动的麻醉环境同时又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是耳部显微手术麻醉管理的关键.

  • 标签: 耳部 显微手术 麻醉处理 患者 手术麻醉 持续静注
  • 简介:显微外科技术因颞骨的复杂解剖及其空间位置。深奥的学术理论,以及所需的手术设备要求较高,限制了其规模性的发展。即便进入21世纪,在我国也仅限于少数大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能够比较系统地开展耳显微外科手术。因此,手术理论教学及手术解剖训练成为耳科医师的必修科目。

  • 标签: 耳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解剖 教学模式 训练 显微外科技术 三级甲等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声带息肉治疗中行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声带息肉患者11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56例,使用支撑喉镜下肉眼手术治疗;干预组56例,使用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复发、声带粘连、喉头水肿、舌损伤、门齿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对声带息肉患者的治疗具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应积极的使用

  • 标签: 支撑喉镜 显微手术 声带息肉
  • 简介: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因为精巧而造价昂贵.而相应的器械存储、消毒装置亦价格不菲。目前国内许多大型医院都购买了整套进口或国产手术器械,有的甚至购买数套,但是真正购买配套消毒装置的却还在少数,主要原因是相关进口产品价格昂贵,而国产仿造品使用又不尽如人意。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因为如果不妥善存放,

  • 标签: 器械包 耳显微外科 手术器械 消毒
  • 简介:目的研究立体视图在耳外科学临床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典型耳科病例术中的重要解剖结构进行拍照,经AdobePhotoshop软件将其制作成立体图片,由50名具有不同程度耳科临床经验的评估人员观察平面图和利用立体视图观察立体图并进行比较。结果制作的100张立体手术图片均能产生清晰的立体视觉,并且立体图的层次感优于平面图。结论将立体视图技术应用于耳科手术,制作的立体手术图谱可以提供更多的解剖信息.有利于年轻医师的培养。

  • 标签: 耳显微外科学 立体图谱
  • 简介:近十余年来,喉癌早期病变(T1、T2级),经口激光手术已经成为除了传统放疗或开放式喉部分切除术的第3种理想治疗选择。德国的WolfgangSteiner教授是此领域的开创者。外科机器人手术是一个崭新的、具有创造性的外科治疗方式,其在喉部手术中的应用正在被探索和研究当中。

  • 标签: 喉显微外科 机器人手术 CO2激光 喉部分切除术 治疗方式 早期病变
  • 简介:1背景听力学有一个基本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关键概念和关键术语。因为一个术语可能会成为一个时期的一种学派或一种技术的代名词,这可能是听力学这门年轻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

  • 标签: 动态数据库 工具 诊断 耳鸣 教学原则 听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微瓣技术结合NBI在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28例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患者术前进行NBI内检查,并采用显微下内侧微瓣技术手术切除病变,于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并进行研究比较。结果术后1周,病例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谐噪比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病例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谐噪比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下内侧微瓣技术结合NBI可以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尽可能不损伤或少损伤正常组织,保持了声带的正常组织结构,是患者术后发音功能恢复正常的有力保障。

  • 标签: 内侧微瓣技术 NBI 喉显微外科
  • 简介:声门下异物较其他部位的呼吸道异物危险性更高,临床表现凶险,异物阻塞气道,可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在肺部听诊及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胸片检查时常出现假阴性,容易漏诊或误诊。当异物一旦误吸嵌顿在声门区,成年人因咳嗽反射敏感,很容易将异物咳出,但年老体弱者,牙齿缺如,喉反射迟钝所以异物也不少见。本文就我科2017年10月份收治的一例声门下异物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声门异物 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09-07-01—018(国)】耳显微及耳神经外科高级研修班将于2009年10月15日-19日在成都举行,由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医三院、北大人民医院、海军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上海复旦大学五官科医院、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六人民医院、

  • 标签: 耳神经外科 高级研修班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同仁医院
  • 简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定于2008年10月10~17日举办第十六期高级耳显微外科学习班(编号2007-07-01-016颁发国家继续教育证书,授予国家Ⅰ类学分20分)。本学习班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三天理论讲座(学费600元,人数

  • 标签: 显微外科颞骨 耳显微外科 解剖学习班
  • 简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拟于2009年10月16~23日举办第十七期高级耳显微外科及颞骨解剖学习班(编号2007-07-01-016,颁发国家继续教育证书,并授国家Ⅰ类学分10分)。由国内知名专家进行3天理论讲座(学

  • 标签: 耳显微外科 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 学习班 颞骨 北京大学
  • 简介:如何为听障儿童提供全面而专业的听力学服务和管理是听障儿童康复工作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从2010年起对中心的听障儿童实施听管理,并制订了相关服务流程及实施细则。通过一年多的试行,听力师、家长、康复教师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使听力学服务得到了有效落实,听障儿童的助听效果和康复效果得到了有效保证。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能管理 听力师 教师 家长
  • 简介:目的探讨巨大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切除技术和有关的局部解剖,以及术后处理措施.方法本组对32例病人进行了分析总结.采取乙状窦后入路暴露肿瘤,穿刺侧脑室后角充分引流脑室液,减低颅内压.在显微下保留外层蛛网膜,自上极囊内逐步切除肿瘤,最后分离内听道部分,术中记载重要结构的分布.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85%),次全切除5例(15%),无死亡.面神经保留27例(85%).受压面神经术中观察:位于肿瘤前上壁30例,上极2例,无后壁者.肿瘤由小脑前上动脉供血(AICA)17例,双重供血7例.结论采取显微外科技术,掌握听神经瘤的局部解剖关系,加强手术后的观察处理是提高听神经瘤疗效,减少损伤的关键.

  • 标签: 听神经瘤 显微外科 局部解剖
  • 简介: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耳显微及耳神经外科高级研修班将于2007年11月上旬在广州举行,由解放军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二院联合主办,由中山大学附属二院承办,学习期满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20分。

  • 标签: 全国耳 显微耳 神经外科高级
  • 简介:目的观察古霉素的使用对幼儿听力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急性感染患儿,治疗方案中使用古霉素的患儿22名,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进行听力学检测,分析患儿用药前后、伴随用药、不同用药时长的听力阈值、阈值潜伏期情况;比较古霉素近期药效对听力的影响;分析用药后肝肾功异常情况与听力学的关系。统计学方法为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月-59月患儿22名,中位数年龄为28月,所有患儿用药前后的听性脑干反应阈值、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及Ⅰ-Ⅴ波间期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合并用药组(13例)和非合并用药组(9例),组间听力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依据肝肾功能结果分正常组(14例)和异常组(8例),组间听力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依据用药时长分小于10天组(12例),大于10天组(10例),组间听力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古霉素中短期的使用对幼儿的听力无明显损害;2)合并用药、用药时长、伴发的肝肾功能损害没有增加听力损害的风险。

  • 标签: 万古霉素 听力学 儿童
  • 简介:患者女,67岁,以左侧面部肌肉阵发性抽动20年于2013年1月11日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不肿大,颅脑MRI检查无异常,化验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左侧半面痉挛。于2013年1月14日在全麻下行左侧乙状窦后进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在30度内窥镜辅助下,术中见小脑前下动脉在靠近脑干侧贯穿面听神经之间,术中用显微针先行面神经干贯穿梳理10余次,然后用小涤纶片垫于小脑前下动脉和面神经干之间,生理盐水冲洗术腔,见无出血后关闭术腔,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给以降颅压及预防感染治疗,术后5天面肌痉挛消失并出现患侧轻度面瘫,于1月24日出院。患者出院三天后开始头痛并伴有低热,于1月29日再次入院。入院查体术侧耳后有皮下积液,给以加压包扎,入院后腰穿,颅压不高,脑脊液淡黄色,脑脊液常规:白细胞240&#215;106/L,其中单核细胞80%、多核细胞20%,脑脊液蛋白735mg/L,葡萄糖、氯化物正常。用古霉素静滴治疗5天效果不佳,后改用美罗培南静滴治疗,并用其0.1g加生理盐水5ml鞘内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天效果不佳,连续4次脑脊液细菌培养为阴性,脑脊液白细胞300~600&#215;106/L之间,主要以单核细胞居多,脑脊液蛋白在600mg/L左右,用激素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脑脊液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降低明显,且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经全院第一次会诊考虑无菌性脑膜炎可能性大,以激素治疗为主,静滴青霉素预防感染,泼尼松60mg/天,连用七天后减量,当泼尼松减至10mg/天时,发热及头痛症状就会出现,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也会增高。在后续的治疗中又行4次脑脊液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术后复查颅脑MRI颅内未见异常,3月1日又组织第2次全院会诊,建议少量应用非畄体类抗炎药,以减少激素用量,改用乐松

  • 标签: 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无菌性脑膜炎 术后并发 颅内 脑脊液白细胞 颅脑MRI检查
  • 简介:听配(listeningeffort)是认知听力学的重要概念,是认知心理学中配(effort)这一概念的分支,它描述的是聆听者从自身有限的认知资源中分配给听觉任务的精力和能量。目前针对听配调控理论基础和测量方法的研究正日趋完善,而听配调控与听觉康复的关系尚未得到深入思考。听配调控的基础研究对临床听觉康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讲述关于听配研究的4个基本问题,梳理听配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在听觉康复中的意义。

  • 标签: 听配能 听觉康复 策略性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