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玫瑰糠疹、酒渣鼻、痤疮、脂溢性皮炎等为临床上常见的炎症皮肤病,多年来作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方法屡获佳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药辨治 炎症性皮肤病 中医药疗法
  • 简介:通过对《理瀹骈文》的补法深沉思考后得出“寓攻于补、泻即是补、宣即是补、升降即是补等”结论,进而阐明“外者,气血流通即是补”的实质内容。次而挖掘出“外补仍需药补”的隐藏之意。最后指明其应用。

  • 标签: 外治 气血流通 补法
  • 简介:近年来性病的发病较前增多,临床上各种性病治疗方法发展迅速.在取得巨大成绩时,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其一是广泛存在的过度治疗,乱用或滥用药普遍存在,用药过多,疗程过长,出现了性病过现象;其二是对性病的治疗忽视了心理治疗及社会教育、预防宣传,导致当前对性病患者的治疗存在很大的盲目,有些患者出现了性病恐怖;其三是目前性病诊疗市场存在着机构复杂、管理混乱、无证开业、滥收费等问题,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扰乱了医药市场.

  • 标签: 性病恐怖 性病过治现象 性病 治疗 社会教育
  • 简介:瘙痒是引起人搔抓的一种感觉,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皮肤科患者就诊最多的原因。瘙痒可以在炎性疾病、代谢疾病、感染、内分泌紊乱、精神疾病、肿瘤、药物等情况下发生。在皮肤病中最常见于皮炎、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结节痒疹、皮肤瘙痒症等。

  • 标签: 瘙痒症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病因不明,可累及心脑肾等多个重要脏器,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的疾病。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故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治疗以药物为基础,而应用于系统红斑狼疮的药物纷繁复杂,需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药物长期的应用会带来不良反应。本文总结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就主要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及预防相关问题做一概述。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药物治疗 副作用 预防
  • 简介:痿独取阳明"源于《黄帝内经》,后世逐渐将其运用到阳痿的治疗上。郭军教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博采众家,对这一理论提出新的发挥,探索出了通过"通调阳明,下达阴器""调补后天,滋养先天""助生天癸,益气补形"来论阳痿,临床上多获良效。

  • 标签: 阳痿 阳明 经验
  • 简介: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编著《本草纲目》是一部享誉海内外的本草学专著。本书规模宏伟,资料丰富,不但记述了大量应用干品中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同时也很重视对中药鲜药的应用,其中对鲜药外皮肤病的记述颇为丰富。

  • 标签: 皮肤病 《本草纲目》 鲜药 外治
  • 简介:<正>INJUNE,2002,a58-year-oldmancametoourhospitalforpustulesofhispalmsandsoles.Halfayearearlier,erythemaappealedinbothhispalmsandsoleswithoutobviouscause,scales,painsoritches.Thengrain-sizedpustulesappearedwithoutdryingupandscabformation.

  • 标签: Ⅱ期梅毒疹 脓疱型 掌跖 ERYTHEMA 误诊误治 sized
  • 简介:男性不育是男科常见病,近年来精液不液化导致不育的患者越来越多。李海松教授认为,精液不液化导致的不育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中焦湿阻,肝郁血瘀为发病之标。本病内服健脾补肾、化湿清热、疏肝活血的中药,病程较长者配合栓剂外用,疗效显著。

  • 标签: 健脾补肾 化湿清热 疏肝活血 精液不液化 不育
  • 简介:目的探讨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外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0月广元市中医医院门诊治疗的86例AD患儿按1∶1配对,采用SPSS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外搽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对照组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均2次/d,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74%(P>0.05);两药对AD皮损形态和瘙痒治疗前后差值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97,P>0.05;t=0.586,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4.65%,对照组复发率达23.08%,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对儿童AD红斑、肿胀、鳞屑、瘙痒等症状均有改善,前者易加重瘙痒降低AD患儿依从;后者复发率低、顺应好,临床应用前景可期。

  • 标签: 儿童 特应性皮炎 他克莫司 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 中医药
  • 简介:为了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本文首先概述了师范和中学“防艾”教育现状:有活动但相当薄弱。然后提出加强“防艾”教育活动的途径:与道德教育、学科知识教学、健康教育、防吸毒教育、家庭教育、“防艾”国情教育和当地疫情的知晓教育相结合。在“防艾”知识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操作上,提出采取学科教学内容渗透、案例教学和叙事习题等教育模式。

  • 标签: 预防艾滋病 学校教育 学校现状 “防艾”教育途径
  • 简介:目的: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SM)HIV暴露前预防用药(PrEP)接受意愿、服药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法招募乌鲁木齐市MSM,利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该人群自我保护意识、服药所担心的问题、PrEP接受意愿及服药方式选择情况,再根据其选择的服药方式发放PrEP药物,进行干预。结果:379名合格研究对象中有68.3%表示愿意接受PrEP,在这些人中33.2%选择每天服药,66.8%选择性行为前后服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rEP可接受的因素为:性行为扮演的角色、是否得过性病、是否做过艾滋病检测、安全套使用频率,即女性角色(vs男性角色,OR=0.34,95%CI:0.19~0.60)、得过性病(vs没得过,OR=0.20,95%CI:0.07~0.56)者容易接受PrEP;没做过艾滋病检测(vs做过检测,OR=2.06,95%CI:1.11~3.81)、安全套的使用频率高(vs使用频率低,OR=1.46,95%CI:1.01~2.09)者相对不容易接受PrEP。影响PrEP服药方式选择的因素为:性行为扮演的角色、是否得过性病、文化程度、就业情况、担心因服药而受歧视,即女性角色(vs男性角色,OR=4.00,95%CI:1.77~9.02)、得过性病(vs没得过,OR=5.66,95%CI:2.37~13.54)者容易选择每天服药;文化程度低(vs文化程度高,OR=0.35,95%CI:0.17~0.72)、学生(vs在业人员,OR=0.06,95%CI:0.01~0.32)、担心因服药而受他人的歧视(vs不担心歧视,OR=0.30,95%CI:0.18~0.49)者容易选择性行为前后服药。结论:增强该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保证服药的方便和隐蔽,可以提高MSM人群PrEP可接受及鼓励更多人选择每天服药的方式。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暴露前预防用药 接受意愿 服药方式选择
  • 简介:尖锐湿疣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依据临床表现、病理组织检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免疫组化法、甲苯胺蓝试验等可确诊.治疗原则是尽可能祛除可见的疣体,减少复发.方法有冷冻、激光、电灼多功能治疗机、外科手术等物理手术疗法和表面化学腐蚀剂、表面化疗剂、抗病毒制剂、免疫制剂以及中药等药物疗法.有效的治疗可使患者获得治愈,降低感染,减少或预防今后的危险行为以及尽力确保伴也获得诊疗.

  • 标签: 尖锐湿疣 诊断 治疗 预防 进展
  • 简介:1尖锐湿疣的复发原因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所致。人乳头瘤病毒是-直径43~55nm环状双螺旋结构的DNA病毒,HPV病毒颗粒外面有72个壳颗粒,为20面立体对称外形,约有8000对碱基,病毒颗粒的分子量为5×106道尔顿,为一无包膜裸露型的病毒体。

  • 标签: 尖锐湿疣复发 人乳头瘤病毒 预防 病毒颗粒 DNA病毒 双螺旋结构
  • 简介:线技术美容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美容手段,在改善面部、体部皮肤的质地和松垂老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越来越成为医美行业关注的焦点。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相关文献就埋线美容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区别,以及各自产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预防处理分类论述,力求给施术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埋线提升 面部年轻化 埋线美容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100例医院收诊行常规治疗措施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未采取治疗措施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预后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2例流产、12例早产、2例死胎、84例足月产;对照组100例患者中,13例流产、42例早产、11例死胎、34例足月产,观察组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0例新生儿中,10例低体质量围产儿、4例新生儿死亡、13例先天性梅毒、6例宫内胎儿窘迫;对照组100例新生儿中,30例低体质量围产儿、24例新生儿死亡、43例先天性梅毒、22例宫内胎儿窘迫,观察组新生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严重影响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 标签: 妊娠合并梅毒 临床特点 预防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表皮屏障功能制剂能否预防或延缓银屑病的复发。方法选取40例银屑病治愈后患者,过去几年中均在冬季发病,每次发病都累及双上肢。其中左侧上肢涂擦自制保湿剂(主要成分为凡士林、葵花籽油、维生素E、尿囊素等),2次/d,共20d;没经任何处理的另一侧上肢作为对照。分别于涂药前和涂药20d检测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及血液中银屑病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最终完成研究者32例。处理前,双前臂的角质层含水量和透皮失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处理20d后,涂擦保湿剂的前臂其角质层含水量明显升高(P=0.0002),透皮失水率则显著降低(P=0.0071);未涂擦保湿剂一侧的角质层含水量和透皮失水率无明显改变。统计皮损出现的时间指标中,有22例是有效指标,其中6例双侧皮损同时出现;5例在保湿剂处理的前臂先出现皮损;11例保湿剂处理的前臂与自身另一侧对照手臂相比,延缓或无皮损出现(占到有效样本量的50%)。处理前后患者血液TNF-α和IL-17无明显改变,而处理后血液IL-23的值上升明显(31.70%,P〈0.0001)。结论涂擦保湿剂能降低银屑病复发的风险。

  • 标签: 皮肤屏障功能 银屑病 保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