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瘢痕疙瘩是皮肤科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通过对近年有关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及作用机制分类综述,认为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简便易行,安全有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能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瘢痕疙瘩 中医药 治疗
  • 简介:从辨证分型、专方专药、针灸疗法、治疗进展、外用制剂和心理等方面,综述了早泄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情况。

  • 标签: 早泄 中医药治 治疗进展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医药治疗精液不液化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精液不液化者给予中医药治疗作为试验组,另外再选取以往单纯予以西医治疗的精液不液化者7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精子质量进行观察,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2.11%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且两组患者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相比◆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精液不液化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精子质量、提高配偶受孕率,是一种合理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药 精液不液化 观察
  • 简介:黄褐斑是色素代谢障碍引起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疾病,女性多见。刘爱民教授针对黄褐斑的病因病理特点,运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对于一些有特殊表现者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黄褐斑 中医治疗 临床经验
  • 简介: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复发性口唇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对照组用3%的阿昔洛韦软膏外用。结果两组在疱疹痊愈时间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方面疗效满意。

  • 标签: 口唇单纯疱疹 壮医药线 点灸 复发率
  • 简介:荨麻疹,中医称“瘾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最常见类型,主要特指诱因不明且发病时间大于6周的荨麻疹,其病因不明,瘙痒剧烈,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笔者采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消敏饮 丹红注射液 耳穴压豆
  • 简介:皮肤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大类由真菌侵及皮肤、甲板及毛发引起的皮肤感染性疾病,不仅发病率高,复发率也居高不下。真菌性皮肤病主要由三大类亲人性病原真菌所致,包括皮肤癣菌病、皮肤马拉色菌相关疾病和皮肤念珠菌病。由环境真菌(包括室内真菌和室外真菌)引起的皮肤真菌病则主要累及皮肤深层和(或)皮下组织,形成真菌性肉芽肿。由于皮肤真菌病在皮肤科门诊中占比很大,其诊疗任务相当繁重,作为皮肤专科医生有必要熟悉和掌握这类疾病的诊疗技能,特别是治疗策略。下面予以详解。

  • 标签: 医学真菌学
  • 简介:尖锐湿疣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依据临床表现、病理组织检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免疫组化法、甲苯胺蓝试验等可确诊.治疗原则是尽可能祛除可见的疣体,减少复发.方法有冷冻、激光、电灼多功能治疗机、外科手术等物理手术疗法和表面化学腐蚀剂、表面化疗剂、抗病毒制剂、免疫制剂以及中药等药物疗法.有效的治疗可使患者获得治愈,降低感染性,减少或预防今后的危险行为以及尽力确保性伴也获得诊疗.

  • 标签: 尖锐湿疣 诊断 治疗 预防 进展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强烈,关容行业进入空前繁荣阶段。中医药美容以其独特的文化基因、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绿色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满足人们多层次美容需求的首选之法。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中医药美容相关文献的归纳整理,从中医药美容的特点以及现状等方面作一总结,以期对中医美容行业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等提供一点启示。

  • 标签: 中医美容 特点 现状 对策
  • 简介:目的梳理"十一五"课题195例研究样本临床大数据,统计分析2000~2017年中医干预艾滋病毒/艾滋病文献中"艾滋病病因病机"、"临床证候"和"临床体质症状"信息熵,探寻影响中医干预HIV/AIDS主熵变量及相关性,有效减少HIV感染向AIDS病发的转化不确定性,延长HIV感染者带毒生存时间。方法对"十一五"课题中医干预试验组195例研究样本临床熵变量进行研究,采用降维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法消除干扰因素,确定影响中医药干预HIV/AIDS的主熵变量。结果①主要病因病机为正虚、毒邪、湿温痰湿和伏邪;②HIV以脾肺证型居多,AIDS以脾肾心型居多;③主要体质症状为咳嗽、气短乏力、发热畏寒、头胸腹疼痛、腹泻、皮肤病变(瘙痒)、出汗异常、消瘦、脱发、口味异常等;④HIV/AIDS主熵变量X5(L淋巴细胞)、X6(血小板PLT)、X10(CD4+计数)、X17.(带毒生存时间Y年)、X18(PRO量表)、X23(身体质量指数BMI);⑤X6血小板PLT和X17(带毒生存时间Y年)与X23(身体质量指数BMI)正相关,说明HIV/AIDS为消耗性疾病。结论①HIV组对AIDS组有熵变量贡献,说明HIV转化为AIDS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②中医药干预HIV/AIDS具有"既病防变"和带毒生存的作用;③正气损伤与邪气入侵是艾滋病发展变化的本质,正邪交争的动态变化凸现艾滋病变证丛生;④从研究结果来看,HIV向AIDS转变与体质质量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未来在深化中医药干预HIV/AIDS过程中,医者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体质质量相关指标(肺活量、肌肉含量、脂肪含量、睡眠时间扥)对HIV/AIDS熵积和熵增的影响。

  • 标签: 中医干预 HIV/AIDS 熵变量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不明,可累及心脑肾等多个重要脏器,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的疾病。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故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治疗以药物为基础,而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纷繁复杂,需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药物长期的应用会带来不良反应。本文总结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就主要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及预防相关问题做一概述。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药物治疗 副作用 预防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特色,形成了一定的中医理论。本文主要从中医学中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名、近年来对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辨证分型论治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实验室检查
  • 简介:目的研究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预防中重度脂溢性皮炎复发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于我院诊断为中重度脂溢性皮炎患者70例为本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2组,每组各35例。A组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药物治疗,B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患者口服伊曲康唑200mg/d或安慰剂连续治疗1周,随后3个月每个月的前2天重复给药1次。记录患者的脂溢性皮炎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SDASI)评分、疾病持续时间、复发人数,瘙痒感/灼烧感评分及临床改善率/治愈率等信息。结果A、B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SDAS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前者使用伊曲康唑后的SDASI评分明显低于后者([1.82±0.55)vs.(5.47±2.17),P〈0.05]。A、B组在治疗2周和16周后的临床改善率分别为(88.6%,80%)vs.(77.1%,54.3%)。另外,A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也显著低于B组。结论口服伊曲康唑不仅能够有效、安全地控制脂溢性皮炎患者的恶化,还可作为维持治疗方案防止该病的再次复发。

  • 标签: 伊曲康唑 脂溢性皮炎 复发 临床疗效
  • 简介: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前身为广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是广东省卫生厅直属医疗事业单位,承担全省皮肤病、性病戍滋病、麻风病的防治管理、疫情监测、科研、培训、宣教等任务,并负责对各级皮肤性病防治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2000年增挂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中心名称,

  • 标签: 防治管理 皮肤性病 广东省 医疗事业单位 省卫生厅 疫情监测
  • 简介:注射美容是指应用经皮注射的方法,把特定的注射物注射到目标位置以达到年轻化、美丽化效果的一种医学美容手段。注射美容最常用的两类制剂是A型肉毒毒素和透明质酸类填充剂。A型肉毒毒素用于额前、眼周、口周和颈部区域的除皱,以及面部形态不对称和面肌抽搐的治疗;透明质酸类填充剂用于矫正皱纹和凹陷、美化面部器官及调整面部轮廓。虽然已有的报道显示两类制剂在注射美容方面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但不可忽视对其使用后并发症的防治

  • 标签: 注射美容 A型肉毒毒素 透明质酸 并发症
  • 简介:带状疱疹(HZ)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人体内的再次活跃引起的一种综合症,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常见于大于60岁的人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现并没有一致的定义,很多学者认为带状疱疹神经痛分三个阶段:急性疱疹神经痛,亚急性疱疹神经痛和慢性神经痛(又称为PHN).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现比较公认的为皮疹愈合后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是带状疱疹最常见并且棘手的并发症.在老年人群,PHN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介绍PHN的药物治疗预防.

  • 标签: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防治
  • 简介:为了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本文首先概述了师范和中学“防艾”教育现状:有活动但相当薄弱。然后提出加强“防艾”教育活动的途径:与道德教育、学科知识教学、健康教育、防吸毒教育、家庭教育、“防艾”国情教育和当地疫情的知晓教育相结合。在“防艾”知识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操作上,提出采取学科教学内容渗透、案例教学和叙事习题等教育模式。

  • 标签: 预防艾滋病 学校教育 学校现状 “防艾”教育途径
  • 简介: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预防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该类患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医院收治的68例行物理手段治疗宫颈糜烂的患者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术后行抗生素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2个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宫颈愈合时间、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64±1.72)mL,低于对照组的(6.98±3.0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患者宫颈平均愈合时间为(1.12±0.34)个月,低于对照组的(1.24±0.41)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患者无一例发生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组共4例患者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组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服药期间均无阴道出血,分泌物正常,对照组患者3例发生阴道点滴出血,1例患者阴道出现脓性分泌。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物理治疗后宫颈愈合时间,减少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起到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且去氧孕烯炔雌醇的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去氧孕烯炔雌醇 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 宫颈糜烂
  • 简介:姜黄是多年生姜科植物,主要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亚洲国家如印度和中国广泛栽培.从中提取的姜黄素是其主要成分,常用来作为调味品和食物添色剂,同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寄生虫、解痉、抗炎和抗氧化效应,抑制肿瘤的发生和生长,特别是姜黄素防治皮肤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姜黄素在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抗癌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姜黄素 防治措施 皮肤癌 生姜科植物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