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与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无产科合并症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检查结果与其意愿分为阴道分娩组(n=43)与剖宫产组(n=47),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新生儿并发症。结果: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新生儿体重低,新生儿1minApgar评分高,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产后24h出血量少、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相比于剖宫产更具有临床优势,在瘢痕子宫妊娠产妇符合适应症的前提下,应鼓励首选阴道分娩。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母婴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临床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且该90例患者均在早期进行过腹部彩超及阴道彩超检查,对两种早期彩超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77.78%,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6.67%,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χ2=14.41,P<0.05),有统计学意义。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各种典型异位妊娠超声影像学表现(胚芽、盆腔积液、原始心血管搏动、附件包块、子宫内假孕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方面较传统腹部彩超具有显著性优势,对于有效降低异位妊娠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早期诊断 异位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和腹腔镜两种方法用于良性卵巢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3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阴道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分别81例、102例,对两组患者手术结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术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阴道手术方法,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和腹腔镜手术在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各有利弊,具体选择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选择,针对患者进行经济有效的治疗。

  • 标签: 经阴道卵巢肿瘤切除术 腹腔镜 良性卵巢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子宫骶骨韧带高位悬吊术(highuterosacralligamentsuspension,HUS)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3例重度POP患者采取经阴道HUS治疗,观察其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分期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5.7±39.5)min,术中出血量(122.9±13.0)mL,住院时间(5.9±1.2)d,治疗费用(9733.7±1107.9)元,未见术中输尿管损伤,未见术后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恢复良好;53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7±0.8)个月,有效52例,无效1例,未见复发,有效率98.1%;患者末次随访POP-Q分期较术前显著降低;末次随访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无自诉性交困难。结论:阴道HUS对重度POP的治疗具有安全、可靠、恢复快等多种优势,可促进患者的早期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是重度POP治疗的较佳方式,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经阴道 子宫骶骨韧带高位悬吊术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CA125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新辅助化疗卵巢癌患者114例,所有入组患者均于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检测CA125水平及测定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指标,分析CA125及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化疗前后的差异,计算、比较二者在新辅助化疗效果监测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新辅助化疗后CA125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监测敏感性为63.26%,特异性为56.25%,准确率为62.28%;新辅助化疗后,卵巢癌原发灶瘤体体积明显缩小,血流最大速度明显降低,同时血流阻力指数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监测敏感性为83.67%,特异性为81.25%,准确率为81.58%。CA125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监测敏感性为94.89%,特异性为68.75%,准确率为91.22%,与单独应用CA125及阴道多普勒超声监测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A125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显提高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监测的准确性,能更好的评估新辅助化疗的效果,为临床评估奠定基础。

  • 标签: 卵巢癌 CA125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新辅助化疗
  • 简介:目的:分析阴道实时三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3D-HyCoSy)对输卵管通畅性的检查评价效果,为输卵管通畅性的准确评估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9例不孕症患者,运用阴道实时3D-HyCoSy检查其输卵管通畅性,并与金标准腹腔镜通染液试验(CLP)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图像质量及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并对两种检查方式费用、安全性等指标进行比较,探讨阴道实时3D-HyCoSy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D-HyCoSy图像中,110例(69.18%)图像质量优,32例(20.13%)图像质量良,优良率为89.31%(142/159),其余17例(10.69%)图像质量差,通过重复试验并结合二维实时监测亦可有效评价输卵管通畅性。阴道实时3DHyCoSy检查后2d患者VAS评分为(3.25±1.26)分,显著低于CLP患者术后2dVAS评分(4.40±1.71)分,其检查总费用亦显著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LP检查结果为标准,阴道实时3D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灵敏度为83.02%,特异性为98.11%,准确率为93.08%,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62(P〈0.05)。结论:阴道实时3D-HyCoSy具有安全、简便的优势,能够动态、立体明确输卵管结构、走行及阻塞部位,对输卵管通畅的评价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 子宫输卵管造影 输卵管通畅性 不孕症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妇科住院接受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36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使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评分系统评价盆底脱垂程度情况;同时应用盆底功能影响问卷-7(PFIQ-7)评价生活质量及问卷-20(PFDI-20)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情况,应用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评价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结果:本研究36例患者中治愈率为91.67%(33/36);术后随访1年时POP-Q各点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FIQ-7评分及PFDI-20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时PISQ-12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植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治疗POP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全盆底重建术 生活质量 性功能
  • 简介:目的:探究改良阴道子宫全切除术治疗非子宫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非子宫脱垂良性子宫病变需行子宫全切术病患15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77例,对应随机数字是奇数者归入对照组,对应偶数者归入观察组。对照组施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施行改良阴道全子宫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术中输血与出血量、手术所需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与出血、术后发热、开始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输尿管膀胱损伤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改良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对病患的手术创伤较小,能够积极促进病患健康恢复,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前景广阔。

  • 标签: 非子宫脱垂良性子宫病变 改良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检测人β防御素-2(HBD-2)、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在健康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的表达水平,探讨阴道局部免疫状态与RVVC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对照组20例,VVC组患者22例及RVVC组患者26例,分别测定三组人群阴道pH值,并用ELISA法测定阴道灌洗液中HBD-2、IL-4、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①VVC组及RVVC组阴道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阴道pH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②VVC组和RVVC组HBD-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VVC组较VVC组的HBD-2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③VVC组和RVVC组IL-4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VVC组较VVC组的IL-4表达水平升高(P〈0.05);④IFN-γ表达水平在三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局部免疫状态紊乱可能与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和复发有关。

  • 标签: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人Β防御素-2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 简介: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5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研究组142例,用制霉素阴道栓1枚/d,放置阴道深部连续7d,月经前后1周内再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2粒置于阴道深部,连续7d。对照组143例,用制霉素阴道栓l枚/d,放置阴道深部连续7d,,观察用药后1周、4周、8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用药1周后复查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8.5%、9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8周后复查研究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40%、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素阴道栓和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应用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满意且复发率低。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疗效 复发性
  • 简介:阴道异物残留多见于幼女或未成年少女无意或由于好奇将异物放入阴道,或由于婴幼儿穿开裆裤就地坐卧而致异物进入阴道。利用宫腔镜将成人指环自幼女阴道取出且未破坏处女膜在我院还是首例。

  • 标签: 幼女 宫腔镜 阴道异物(指环)
  • 简介:目的:探究与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随访复发率。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阴道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仅在阴道内放置乳酸菌阴道胶囊,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激素变化及随访半年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E2、P、FSH及LH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E2、P、FSH及LH水平虽有改变,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E2、P、FSH及LH水平分别相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随访半年复发率为26.67%,观察组随访半年复发率为13.33%,观察组随访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会对体内激素水平造成影响,随访半年内的复发率较低,可发挥治疗及预防的双重作用。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戊酸雌二醇 老年阴道炎 疗效 随访
  • 简介:目的:建立适用于调查现场阴道毛滴虫湿片检测的质控方法。方法:比较多种染色方法,并优化滴虫染色镜检法的条件,选择最佳的验证方法与现场湿片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吖啶橙染色的观察效果最好,与现场湿片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4.7%。结论:吖啶橙染色镜检方法可以作为阴道毛滴虫病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 标签: 阴道毛滴虫 湿片法 吖啶橙染色法 培养法
  • 简介:目的:分析小于8岁性早熟女童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诊治的50例小于8岁性早熟女童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诊断核实,发现有42例(84.0%)属于假性性早熟,其中卵巢肿瘤16例,占32.0%;外源性性早熟19例,占38.0%;另有7例原因不明,占14.0%。真实性早熟8例,占16.0%,属于特发性性早熟。结论:大部分小于8岁性早熟女〈br〉童阴道出血病例属于假性早熟,其中卵巢囊肿和外源性性早熟是造成假性性早熟女童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应当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治疗,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 标签: 性早熟 女童 阴道出血
  • 简介:目的评价PCR检测女性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诊断淋病的检验效果方法每例入选者均取2个宫颈拭子标本和1个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1个宫颈拭子标本和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行淋球菌PCR检测,另1个宫颈拭子标本行淋球菌培养。结果共有298例入选者。诊断出淋病31例。宫颈拭子培养、宫颈拭子PCR、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PCR的敏感性分别是75.8%(25/33),87.9%(29/33)和97.0%(32/33),特异性分别是100%(265/265),99.6%(264/265)和99.6%(264/265)。结论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PCR检测淋球菌的敏感性至少不低于传统的宫颈拭子,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可以替代宫颈拭子行PCR诊断女性淋病。

  • 标签: PCR 女性 阴道下端 拭子标本 淋病 淋球菌
  • 简介:了解不孕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探讨不孕症患者进行阴道茵群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不孕症女性300例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价,以同期389例生育年龄的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结果:不孕女性阴道假丝酵母茵阳性率7.7%(23例),阴道毛滴虫阳性率0%(0例);Nugent评分:正常89.1%(267例),BV中间型4.7%(14例),BV6.2%(19例);阴道优势茵以革兰阳性大杆菌为主,占83.2%(249倒),革兰阳性球茵0.7%(2例),革兰阴性短杆茵16.1%(49例);微生态失调的发生率34.0%(102例)。结论:不孕女性中BV、VVC的患病率和阴道茵群异常的发生率不高于健康体检女性,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之间、单纯管性因素不孕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之间阴道微生态的状况也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不孕症 阴道微生态
  • 简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流行广泛的常见疾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全球广大的妇女,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念珠菌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宿主对念珠菌的识别和免疫应答是其免疫系统与念珠菌相互作用的结果,其防御机制仍然不明,现在多数学者认为阴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先天性抗念珠菌活性及局部免疫在抗念珠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保护作用仍有争议。

  • 标签: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免疫机制 念珠菌
  • 简介:目的: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TCT)异常的孕妇,行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孕妇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初次检查的孕14—35周、1年内未进行过TCT的孕妇,先行TCT筛查,对TCT结果异常者,在知情并签字同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TCT筛查的孕妇10857例,TCT结果异常978例,发生率为9.008%,TCT异常者中195例行阴道镜检查,镜下图像符合率93.0%(181/195),阴道镜拟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119例,CINⅡ24例,CINⅢ或宫颈鳞状细胞癌(SCC)52例。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宫颈炎及CINI121例、CINⅡ28例、CINm33例、宫颈细胞癌(SCCI)13例。3例孕妇因宫颈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行创面缝合止血,未发生其他与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1年内未进行TCT筛查的孕妇进行TCT检查是必要的,对TCT结果异常者应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拟诊CINI及更高级别宫颈病变的孕妇,建议行宫颈活检以明确病理学诊断。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阴道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检测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158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Uu培养及药敏试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79例。A组为单纯治疗组,局部放置达克宁阴道栓1周,同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2g/次,1次/d,共1周;B组为混合治疗组:局部放置达克宁阴道栓1周,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2g/次,1次/d,共1周,同时给予Uu敏感药物多西环素片口服,0.1g/次,2次/d,共1周,或者克拉霉素片口服,0.5g/次,1次/d,共1周;2组患者均在治疗结束两周后复查念珠菌及培养Uu。结果A、B组治疗前Uu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6.20%、93.67%,治疗结束2周后,Uu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0.45%和14.46%。A组与B组治疗前后Uu阳性率比较χ2分别为0.13和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念珠菌阴道炎合并Uu感染率高,但联合抗Uu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Uu培养作为念珠菌阴道炎诊疗过程中常规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不大,不推荐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常规抗Uu治疗。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念珠菌阴道炎 治疗 常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