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修复乳腺癌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8例Ⅱ级以上乳腺癌放射皮肤损伤的患者使用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治疗,皮肤破溃的部分涂抹溃疡糊,未破溃及近期修复的皮肤涂抹贝优芬,直至完全修复后2~4周,以保护修复的皮肤免于再次损伤,同时恢复皮肤的弹性和减轻色素沉着。结果.28例患者经治疗3~9天皮肤损伤处完全愈合,1~2周后皮肤恢复弹性,色素沉着减轻或消失。本治疗出于人道考虑,无法设置对照组。结论: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修复乳腺癌放射皮肤损伤效果确切。

  • 标签: 贝优芬 溃疡糊 修复 乳腺癌 放射性皮肤损伤
  • 简介:瘢痕疙瘩(keloid)是皮肤美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甚满意。研究认为,目前术后联合放射治疗是难治瘢痕疙瘩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其复发率。但对于术后射线种类、放射时机、总剂量及分割剂量、疗程等尚无统一标准,现就瘢痕疙瘩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瘢痕疙瘩 手术切除 放射治疗
  • 简介: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真皮和相邻的皮下组织纤维良性增生而形成。目前,针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通常较差,尤其是单纯的放射治疗。最近的一篇Meta分析报道,两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瘢痕疙瘩被认为很有前景:一种是手术切除辅助放射治疗;另一种是手术切除辅助局部化疗药物,包括丝裂霉素C。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发现,这两种方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疗效,但都未用于〉5cm的瘢痕疙瘩治疗。作者运用手术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放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辅助放射治疗 丝裂霉素C 瘢痕疙瘩 手术切除 多形性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瘢痕瓣结合90锶放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依照患者自愿的原则,分成A,B组,A组采用瘢痕瓣结合90锶放射治疗;B组采用完全切除结合90锶放射治疗,随诊1年观察疗效。结果A组治愈率62.50%,有效率87.50%;B组治愈率38.89%,有效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瘢痕瓣结合帅锶放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疗效肯定,耳外观恢复满意,瘢痕疙瘩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瘢痕瓣 90锶 耳部瘢痕疙瘩
  • 简介:目的研究菟丝子水提对黑色素合成的影响。方法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型,检测不同浓度的菟丝子水提对斑马鱼胚胎黑色素细胞形一态、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含量的作用,及酪氨酸酶表达的情况。

  • 标签: 菟丝子 斑马鱼 黑色素合成 酪氨酸酶
  • 简介:目的研究传统美容中药白芨的提取经皮给药系统中提高药物渗透的方法.方法以超声方洗提取白芨乒注入法制备不同浓度醇质体,以SD雄一大鼠离体皮肤作为媒介,Franz散池为体外模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芨提取含量。

  • 标签: 白芨提取物 经皮给药系统 醇质体 凝胶
  • 简介:笔者十年来对125例斑秃患者采用口服四汤加味联合自拟复生酊外用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5例患者皆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2001年1月—2011年1月斑秃病人。其中男86例,女39例,

  • 标签: 斑秃 四物汤加味 复生酊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遗传相关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皮肤病。维生素D及其类似通过与其细胞核受体即维生素D受体结合调控靶基因转录,不仅能够调节钙、磷代谢,还能够作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效应;抑制角质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分化从而有效地治疗银屑病。近30年来维生素D及其类似在银屑病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从系统补充维生素D对银屑病有效的偶然发现到目前已成为广泛应用的一线外用治疗药物。现在市场上主要有卡泊三醇、骨化三醇、他卡西醇、马沙骨化醇等品种,并具备软膏、霜剂、凝胶、泡沫剂等多种剂型,和激素等外用药物、光疗、生物制剂、中药等系统治疗联合,提高了银屑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银屑病 维生素D 外用治疗
  • 简介:报告1例持久隆起红斑。患者女,51岁,全身多发结节、斑块伴痒痛10余年,病情反复迁延、逐渐加重。皮疹伴疼痛,冬季加重、夏季缓解,四肢伸侧、颜面部、臀部对称分布斑块、结节、色素沉着、皮下萎缩,新旧皮疹同时存在,皮疹早期疼痛明显,晚期轻度瘙痒。早期皮疹病理活检呈白细胞碎裂血管炎改变,晚期皮疹病理活检呈纤维化改变。诊断:持久隆起红斑。系统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沙利度胺、贝前列素钠,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莫米松乳膏等治疗,2周后部分皮疹逐渐消退、颜色变暗。目前尚在随访中。

  • 标签: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 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因双侧手掌、肘部、膝部和足跟部紫红色隆起的结节、斑块,逐渐增大,病程约12年,于2014年7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2年前无明显诱因偶然发现上述肢体部位多处出现皮疹。双侧手掌、肘部、膝部和足跟部早期仅为小的红斑、丘疹,

  • 标签: 红斑 隆起性 持久性
  • 简介:有人说性欲出现时,男人表达用行动,女人表达用暗示,这话有道理,但不绝对。“趣”的表达方式实际是人格特征的一种本能流露,它不会独立于基本性格之外。试想,一个绝对内向、木讷的人,在表达性欲时是做不出丰富的姿态,也绝对不会使用夸张的言语;一个绝对外向、张扬的人,也不可能在做爱时过分矜持,就像这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如果把不同性别间一些比较有代表“趣”表达方式归纳一下,大致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

  • 标签: 异同 人格特征 性欲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主诉全身皮肤水肿紫红斑,反复10个月,于2011年8月4日就诊。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水肿红斑,部分呈紫红色,有瘙痒及烧灼感,无大疱、血疱、脓疱,无糜烂、溃疡等损害。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以'激素类乳膏'外用,皮疹部分消退,但反复发作,并渐出现头发及眉毛脱落,指甲、趾甲脱落。曾于6个月前在外院住院治疗,诊

  • 标签: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 胰高血糖素瘤 伪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汤联合优化强脉冲光(OPT)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OPT组(A组)80例、加味桃红四汤联合OPT(B组)80例及单纯加味桃红四汤组(c组)80例,分别接受相应治疗,12周后用VISIA皮肤测试仪对患者色素斑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共脱漏对象5例。三组有效率分别为68.80%、84.60%、55.80%,联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35、18.38,P值均〈0.05);VISIA皮肤测试显示3组治疗后色素斑相对于治疗前绝对数值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联合治疗组数值下降最明显,变化比率最高。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OPT治疗组、中药治疗组VISI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8、-4.99,P值均〈0.05),而OPT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患者耐受好,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三种疗法治疗黄褐斑均有效,其中应用桃红四汤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

  • 标签: 加味桃红四物汤 优化强脉冲光 黄褐斑
  • 简介:纤维丘疹(Fibrouspapule)是好发于成人鼻部及临近皮肤的良性错构瘤,由毳毛毛囊及其周围血管纤维基质构成.毛囊周围纤维瘤(Perifollicularfibroma)为该病同义词.临床表现为鼻下部好发的圆顶坚实丘疹[1-2]。

  • 标签: 毛囊性肿瘤 错构瘤 纤维性丘疹
  • 简介:鉴于目前社会上一些人的性关系比较复杂,人们对如何把握自己的性行为还存在着极其模糊的认识。笔者从临床医学及心理的角度,揭示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恋等超越法规的性行为所导致的不良后果以及恶劣影响,以唤起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心,使之克制自己性行为的盲目和随意

  • 标签: 性行为 心理卫生 法律责任 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