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据新华网自英国布赖顿报道,在老鼠身上进行的最新实验表明,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方式能决定他们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程度,因为母亲的爱抚能永久改变婴儿的基因活动。

  • 标签: 母爱 婴儿 基因活动 心理健康
  • 简介:传统术语因为暗含着某种价值判断甚或公然的意识形态,它们常常干扰着性学研究和性科学教育及培训。追根溯源,因为它们是各种宗教、法律、医学和教育学的语汇系统的一部分,这些领域的“专家们”试图用这些术语把他们的职业兴趣和道德信念施加给普通大众。此外,还有一些不准确和误导的用语仍然流行于性学领域,所以要客观地描述有关涉及性的事物的时候就变得尤其困难了。无论如何,下面所列举的术语在性学研究过程中是要设法避免的。

  • 标签: 专业术语 使用不当 意识形态 价值判断 科学教育 职业兴趣
  • 简介:外用药疗法是皮肤病治疗中最常用的疗法之一,而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止痒的功效,故常外用于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或其他皮肤病。但外用糖皮质激素会透皮吸收,因此可能会产生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FTU 外用
  • 简介:手淫(onanism)作为自我性愉悦行为(手淫,masturbation)使用的同义词。可是,圣经中俄南(Onan,圣经第一章,第38节,第3—10页)的过失不是手淫,而是贪婪。为了让其兄长的遗孀生育继承人,俄南不得已要让她怀孕,可是他想把其兄长的遗产留给自己。所以,当与她性交时,俄南让“他的种子撒在了地上”,也就是说,它在射精之前抽离了阴茎,实际上就是性交骤然终止(coitusabruptus)(见性交中断,coitusinterruptus)。

  • 标签: 专业术语 使用不当 MAST 手淫 同义词 INT
  • 简介:目的:了解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酰胺类抗生素交叉耐药和临床表型情况。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培养、鉴定痤疮丙酸杆菌,使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并使用韦恩图统计药敏交叉耐药数据结果。结果:156株痤疮丙酸杆菌对四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中,17株对四种大环内酯-林酰胺类抗生素全敏感,余139株对四种抗生素单一或多重耐药。其中二重耐药率为19.4%(27/139),三重耐药率为5.7%(8/139),四重耐药率高达28.1%(39/139)。结论:东莞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酰胺类抗生素存在多重、交叉耐药,可能与大环内酯-林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作用机理相似有关。

  • 标签: 痤疮丙酸杆菌 抗生素 交叉耐药
  • 简介:背景一项18个月的有效性研究报告表明,使用小颗粒透明质酸凝胶(SGP-HA)填充剂在一次重复注射后纠正鼻唇沟皱褶有效期持续至18个月。本文评估使用治疗鼻唇沟皱褶(NLF)持续至36个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透明质酸凝胶 鼻唇沟 有效期 填充剂 皱褶 重复注射
  • 简介:咪喹莫特是一种免疫调节剂,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生殖器部位疣。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局部刺激症状,随着临床的应用,有部分病例报告局部使用引起白癜风样色素减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统计了1997~2003年1257篇局部外用咪喹莫特治疗的文章,

  • 标签: 白癜风 咪喹莫特 局部使用 色素减退 病例报告 免疫调节剂
  • 简介:背景妓女和嫖客是传播性病和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为了在高危人群中促进安全套的使用,调查安全套在妓女和嫖客中的使用频率和影响因素十分重要。目的调查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频率和影响因素,分析安全套在妓女和嫖客中使用情况的差异。方法在押的妓女和性病门诊的男性患者参与了本次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问卷形式收集了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频率和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58名妓女中,报告的安全套的意图使用率和实际使用率分别为62%和50.6%,而在性病门诊男性患者中,则分别为10%和20.7%。影响安全套使用意图的积极因素是避孕和预防性病/艾滋病。而妓女一贯使用安全套的目的则是避孕。低收入、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缺乏和光顾妓女的次数影响安全套的使用,也是性病门诊男性患者不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结论在商业性行为中,尤其是嫖客一方,安全套的使用率很低。应继续在高危人群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 标签: 安全套的使用 妓女 嫖客 性病/艾滋病
  • 简介:背景上睑退缩是指上睑上提超过正常的覆盖角膜上缘1~2mm的位置,多见于上睑下垂的过度矫止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以往多采用提上睑肌-Muller肌延长术进行矫正,但存在难操控性及矫正不全。采用睑板前组织形成隔离瓣来延长提肌、矫正回缩的创新方法,矫正更加精密彻底。

  • 标签: 矫正术后 上睑退缩 上睑下垂 上睑提肌 延长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
  • 简介:目的:探究与分析人工流产后使用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预防宫腔粘连。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盆腔灌注以预防宫腔粘连,对比两组腹痛持续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术后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及宫腔粘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腹痛持续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宫腔粘连发病率为20.00%,观察组宫腔粘连发病率为5.00%,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宫腔粘连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预防感染的基础上加用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改善预后,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病率。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 宫腔粘连
  • 简介:目的:研究术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提升子宫体积>14孕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择期手术、子宫体积>14孕周的子宫肌瘤患者纳为观察组(n=20),术前行GnRHa皮下注射处理,停药3个月后行腹腔镜手术;择同期行腹腔镜手术、子宫体积≤14孕周的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n=20)。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及肿瘤体积、血红蛋白(Hb),以评价GnRHa预处理效果;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等指标,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用药后Hb水平明显升高而子宫及肌瘤体积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Hb水平、肌瘤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子宫体积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均出现GnRHa相关不良反应,但均未影响手术效果。结论:行GnRHa预处理,可有效降低子宫体积>14孕周子宫肌瘤患者的肿瘤体积,并提升Hb水平,从而使患者满足腹腔镜手术指征,保证腹腔镜手术效果,提升患者预后。

  • 标签: 子宫肌瘤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