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与相关性分析。结果:400例患者的各项得分如下,情感维度(17.10±4.66)分、躯体维度(19.54±5.44)分、社会/家庭维度(18.82±3.43)分、功能维度(14.77±5.62)分,生活质量总分为(70.18±13.49)分。面对总分为(44.48±5.86)分,其中面对维度得分为(19.55±3.83)分,回避维度得分为(16.33±2.79)分,屈服维度得分为(8.61±2.7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居住地、肿瘤分期、应对方式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生活质量的因素(P〈0.05)。通过Pearson分析发现,在上述的多项得分中,在维度得分较高时,躯体和情感维度得分就会较低,与社会/家庭和功能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因为治疗方式而受到影响,积极的方式是面对,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在门诊复查的183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χ2/df=1.673,GFI=0.950,AGFI=0.903,RMSEA=0.061;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病耻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均可以直接预测其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患者的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精神卫生人员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实践工作中,应重视病耻感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在总结不同作用路径的基础上,开展以路径为依托的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病耻感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 简介: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和管理系统,由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或考察其某方面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学习者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我国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中得到逐步推广。文章回顾了情景模拟教学在不同护理临床领域及护理考核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其在我国护士在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进一步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护士 在职教育
  • 简介:目的: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背景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以下简称"理实一体化")教学并探讨其对教育环境的影响,以期能够促进课程整合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背景下实施"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临床场景学习"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从师、生两个角度评价课程整合背景下传统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教育环境。结果: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教育环境总体测量评分,师、生得分分别为(3.15±0.13)分、(3.04±0.33)分,处于很好水平,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良好的课程整合大背景下,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师生动员、学生职业情感教育及沟通能力锻炼、师资要求等方面尚须进一步深入。

  • 标签: 课程整合 理论实践一体化 教育环境 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 简介:目的:开展死亡教育讲座的护士继续教育实验,为死亡教育讲座在护士队伍中的开展提供基本的讲座指导和实施参考。方法:以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对死亡教育讲座对护士所持死亡态度的影响进行实验论证。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自然接受、趋近接受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逃离接受维度得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死亡教育讲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士死亡态度的正向改变,讲座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死亡教育 教育实验 护士 死亡态度
  • 简介:目的:调查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涉外护理专业教育现状,研究该专业方向教育办学模式,为其发展提供参考策略。方法:基于哈蒙德教育评价模式,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小组会议,确立调查问卷;采用横断面调查及专家咨询法,对来自全国23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护理教育专家开展调查与咨询。结果:以《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补充文件形式确立该专业培养目标、及涉外课程设置建议。结论:构建该专业方向办学模式须规范教育办学宗旨、明确毕业生基本要求、增设专业核心课程、巩固语言学习和运用、增强涉外实践能力,本研究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涉外护理专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清晰的参考意见。

  • 标签: 高等中医药院校 涉外护理 专业规范 办学模式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是指睡眠期间上气道塌陷或部分塌陷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不但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未经治疗的中年男性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病死率增加。

  • 标签: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正压通气治疗 教育模式 接受性 高中 睡眠结构紊乱
  • 简介:目的探讨在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在血管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和方法。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将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教育理念引入到血管病方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结束后对研究生的自主学习力、临床决策能力进行考核及评价。结果对血管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进行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临床决策能力,显著缩小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之间的差距。结论应注重血管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理论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 标签: 循证医学 转化医学 血管神经外科 研究生
  • 简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5-04-04-102(国)"全国脊髓脊柱外科新进展高级学习班"拟于2015年10月18~21日在北京召开。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脊髓脊柱领域知名专家王振宇教授、刘忠军教授、王超教授、孙宇教授等共同领衔授课。授课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通过专题讲座、交流讨论、手术演示互动等全面介绍复杂脊髓肿瘤、脊髓空洞、脊髓栓系综合症、脊髓血管性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脊髓手术术中电生理监测、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脊髓肿瘤 脊柱外科 学习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脊髓栓系综合症
  • 简介: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教学中显微手术基础培训的实际情况,探讨差异教学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针对多年来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难题,强调了在教学中立足于学员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教学的方法。结果满足了学员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员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发展。结论差异教学是显微手术培训有价值的手段,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

  • 标签: 差异教学 实践教学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放化疗专科护理教学方法改进实践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2级在肿瘤科实习的7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2011级67名护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照临床路径教学模式采取一对一带教方法。对照组采取教学组长集中进行操作示范、带教老师轮流主持教学查房、护生定期参加全院护理大课等教学方式;观察组采取分段式教学,由专职护士集中进行理论授课、操作示范及教学效果评价,护生在实习中后段独立主持教学查房等方式。比较两组护生肿瘤放化疗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查房质量、护理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实践能有效提高肿瘤科护理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放化疗专科护理 教学方法 改进实践 教学质量 教学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急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急诊科实习的7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并调查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主观认可并乐于参与PBL教学。结论:PBL教学模式应用到护理本科生急诊实习中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急诊护理 PBL 教学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神经内科进修医师的头晕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进修医师2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BL教学和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和总成绩显著提高(P分别为0.005和0.013);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PBL教学法是适合于进修医师的头晕诊断学教学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培养进修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在文献检索培训和基础理论铺垫的基础上开展PBL教学,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头晕 进修医师 神经内科 教学
  • 简介:目的探索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血管神经病学进修医师教学查房中的效果评价。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20名进修医师作为病房带教的教学对象,随机分入角色扮演法教学组或传统教学组。在血管神经病学中最常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教学过程中分别对2组采用角色扮演法和传统教学法,以问卷调查方法对2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角色扮演法与传统教学相比,进修医师在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储备能力,知识拓展能力,临床分析能力,系统诊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均显著提升。结论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提高进修医师在血管神经病学科中管理患者的能力。

  • 标签: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血管神经病学 进修医师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problem-basedlearing,PBL)在卒中患者手术带教中的应用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临床专业本科毕业并考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业的研究生136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68人)和PBL组(68人)。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和PBL教学,比较两组研究生实施不同带教方法后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考试成绩和学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PBL组理论成绩得分、操作成绩得分和综合成绩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BL组总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研究生卒中手术带教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采用PBL的教学效果更好,是针对卒中手术带教的理想方式之一。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 卒中 手术带教
  • 简介: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教学对提升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成效。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目前在读的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开展卒中后抑郁教育及关注卒中患者情感障碍活动,评价比较教育前后研究生人文素养。结果通过卒中后抑郁教学,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对卒中患者情感障碍关注增加,沟通能力提高、临床人际关系改善。结论对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进行卒中后抑郁教学,可以很好地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

  • 标签: 研究生 卒中 卒中后抑郁 人文素养
  • 简介:目的探讨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三结合教学法(典型病例、文献复习、临床运用)对临床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处理脑血管病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2011级、2012级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26名,分为试验组(14名)和对照组(12名),分别在神经科临床轮转阶段接受以三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授课式教学培养,比较两组研究生出科考核时的临床运用技能。结果两组学生的基线成绩及受教育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接受三结合教学法培养的研究生较传统授课式教学培养的研究生在病例总结分析、信息整合、诊疗思路、临床思维及表达、英文文献的提炼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三结合教学法(典型病例、文献复习、临床运用)可提高临床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研究生教学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典型病例 脑血管病 临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