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震荡患者的心理状况特征。方法对186例脑震荡患者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并与常模(正常人阳性症状均分)比较。结果脑震荡患者SCL.90总分(137.71±39.48),总均分(1.53±0.44),阳性项目数(32.90±19.41),躯体化症状因子分(1.57±0.52)、强迫症状因子分(1.79±0.50)、焦虑症状因子分(1.50±0.49)、敌对症状因子分(1.63±0.57)、恐惧症状因子分(1.57±0.51)、偏执症状因子分(1.62±0.51)、精神病性因子分(1.49±0.43)明显高于常模(129.96±38.76、1.44±0.43、24.92±18.41、1.37±0.48、1.62±0.58、1.39±0.43、1.48±0.56、1.23±0.41、1.43±0.57、1.29±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1.67±0.54)也高于常模(1.65±0.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震荡可导致患者心理障碍的产生,应早期就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 标签: 脑震荡 心理障碍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目的分析脑震荡患者血清S100B含量变化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探讨血清S100B水平在脑震荡认知障碍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126例脑震荡患者急诊入院后6h、12h和第3天的血清S100B浓度,并和同期轻型单纯脑外伤患者比较.脑震荡患者常规治疗后,于入院后第1天、第14天及3个月后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将S100B浓度与MMS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入院6h、12h后脑震荡组患者血清S100B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6h血清S100B浓度与各时段MMSE评分均具有相关性(P均<0.05);入院12h、第3天血清S100B浓度与各时段MMSE评分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脑震荡患者早期(6h)血清S100B含量异常升高,并与认知功能损害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认知功能损害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脑震荡 S100B 认知障碍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 简介:本文报告5例因心理冲突造成的躯体形式障碍病例,临床表现为典型阑尾炎症状,经手术治疗失败,而经心理学治疗,得到满意结果。供医学同道在工作申借鉴,工作中多注意心理学方面的追问,考察,避免误诊。

  • 标签: 误诊 阑尾炎 躯体形式障碍 心理治疗 心理健康
  • 简介:例1女性,45岁。因胸椎T1-2水平椎管内许旺细胞瘤手术后6年,胸部不适伴左上肢肌力减弱5个月,于2007年3月20日入我院治疗。2001年7月因右下肢痛温觉消失于我院行左侧胸椎T1-2之水平椎管内肿物切除术,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许旺细胞瘤,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 标签: 细胞瘤 发病形式 左侧胸椎 肿物切除术 肌力减弱 胸部不适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不同健康教育形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0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口头健康教育结合书面的健康教育形式(A组)及仅予口头健康教育形式(B组),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当时及第七天对入选患者进行脑梗死基本知识的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各抽取部分患者于半年后进行是否坚持服药二级预防的调查。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当时脑梗死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后A组回答的正确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半年后A组坚持服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宜采用口头教育结合书面的健康教育形式,此比单纯的口头教育使患者对脑梗死二级预防知识的掌握更好及对医嘱的依从性更好。

  • 标签: 脑梗死 健康教育
  • 简介:卒中患者中超过一半的患者为血管闭塞,而且其预后差于非血管闭塞的患者。洛杉矶加州大学的WadeSmith研究发现,发现单纯的血管闭塞征可能增加其死亡率4.5倍,而未发现此征则预后良好的概率增加3倍。而且,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影像学上的闭塞征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高度提示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血管闭塞 预后差 患者 卒中 征象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患者,张某,男,27岁,因精神失常3年伴失眠、妄闻、行为怪异6月,于2000年3月入本院治疗,诊断:"未定型精神分裂症".经用氯氮平(最大量375mg/日)治疗43天痊愈出院,出院后坚持用药,至11月已减至50~75mg/日.11月末,因婚姻问题与父母发生冲突,即自服氯氮平约40片,在家睡眠48小时后苏醒,醒后即感左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不能躺卧,腹痛次日至本地中心医院就诊.查体:上腹肌紧张、压痛(+),余(-),腹透、肝胆脾双肾B超、血常规、尿常规等辅助检查均正常,排除躯体疾患,疑与用药有关.入院后给予肌注安定10mg,阿品托1mg无效,给予暗示治疗无效,遂试用海俄辛0.3mg肌注,约半小时后腹痛明显缓解,但仍隐痛,次日腹痛完全消失.

  • 标签: 氯氮平 治疗 急性腹痛 大剂量 诊断 痊愈
  • 简介:目的探讨枕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显微手术切除枕孔区神经鞘瘤21例,其中19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2例采用改良的远外侧入路。结果手术21例均全切。无手术死亡,及手术致残。21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结论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提高枕孔区肿瘤的全切率及临床疗效。

  • 标签: 枕大孔区 神经鞘瘤 显微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基础远外侧入路存枕骨孔区腹外侧区病变的应用。方法回顺性分析15例枕骨孔区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基础远外侧入路手术、其中下斜坡腹侧和腹外侧肿瘤12例,椎动脉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2例.结果12例肿瘤中,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3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术后脑神经功能障碍加重2例,肢体活动障碍1例,继发小脑梗死1例,无脑脊液漏或皮下积液,随访14例,时间2-6年。3例次全切除病人术后复发,接受伽玛刀治疗:余病人术见复发。失访1例。结论根据病灶特点,基础远外侧入路治疗枕骨孔区腹外侧病变的效果理想,术中磨除枕髁并非必要步骤。

  • 标签: 脑肿瘤 颅内动脉瘤 枕骨大孔 入路 基础远外侧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漏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32例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被采用腰椎穿刺、腰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且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置管后1~2d脑脊液漏减少,3~12d停止;随访6~12月无再漏.结论腰池持续外引流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的可靠有效方法.

  • 标签: 引流治疗 腰大池 临床观察 外伤性脑脊液漏 持续外引流 腰椎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标准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年根据GOS评分,本组65例中,恢复良好26例,轻、中残2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1例。结论标准骨瓣开颅术暴露充分,能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且减压充分,提高治疗存活率,个性化采用,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剂量尿激酶注入脑室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5例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双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组患者每天侧脑室注入尿激酶10万IU,对照组患者侧脑室注入尿激酶2万IU,连续3~7d。两组患者在侧脑室引流管拔除后均行腰池置管引流。治疗后每天行头颅CT检查,观察脑室血肿的变化;并观察颅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的状况。结果治疗组脑室血肿消失及侧脑室、腰池置管引流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无1例出现脑积水及颅内感染,对照组出现脑积水7例(21.8%)、颅内感染8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剂量尿激酶注入脑室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有显著效果,可迅速清除脑室积血,缩短脑室、腰池置管引流时间,减少颅内感染和脑积水等并发症。

  • 标签: 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 尿激酶 大剂量 脑室穿刺 腰大池置管 脑脊液引流
  • 简介:目的评价骨瓣减压对实验性重度颅脑损伤大鼠的作用。方法取90只SD大鼠,制作重度颅脑损伤模型,分为保留骨瓣对照组,常规骨瓣减压组,骨瓣减压组,观察各组生存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骨瓣减压组生存率高于其他两组,NSE降低,Bax,Bcl-2降低,神经元内质网,线粒体肿胀较轻。结论骨瓣减压能显著降低重度颅脑损伤大鼠的死亡率,减轻脑水肿。

  • 标签: 大骨瓣减压 重度颅脑损伤 NSE BAX BCL-2
  • 简介:目的探讨枕下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枕骨孔区前方及外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5年9月至2002年10月应用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骨孔区前、外侧肿瘤10例,其中脑膜瘤5例、复发性脊索瘤2例、舌下神经鞘瘤2例、颈静脉球瘤1例.结果本组10例中,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该入路可增加术野空间,从更大程度上显露肿瘤组织,有利于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

  • 标签: 枕下远外侧入路 切除 枕大孔 肿瘤 脑膜瘤
  • 简介:池持续外引流术(continuedlumbarcerebrospinalfluiddrainage,CLCFD)可用于神经外科多种疾病的检查、诊断及治疗,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我院于2003年10月至2009年6月应用CLCFD治疗41例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持续脑脊液鼻漏、严重而难治的颅内感染和后颅凹开颅术后皮下积液和持续发热病人,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 神经外科 CEREBROSPINAL 临床应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 LUMBAR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骨瓣减压加血管通道建立的方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及手术时机。方法对24例经CT、MRI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12cm×15cm骨瓣减压加明胶海绵支架建立血管通道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4例患者20例存活,4例死亡。7例早期手术者均存活。结论骨瓣减压加血管通道的建立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早期手术效果更好。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 血管通道的建立
  • 简介:目的探讨枕骨孔区脑膜瘤(FMM)的手术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椎动脉骑跨型FMM的临床资料并全面复习文献,对FMM的诊断分型、手术策略、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例FMM在显微镜下手术完全切除,术后无永久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大部分FMM可通过手术获得全切,但手术创伤、暴露难,并发症多样。

  • 标签: 脑膜瘤 枕骨大孔区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