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沐舒坦静脉注射联合纤支镜下灌洗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25日至2010年11月25日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沐舒坦静脉注射±纤支镜下灌洗)和对照组(纤支镜下灌洗),每组各21例。气管切开术后第1、3、5、7天取患者支气管灌洗液做细胞学检查,并观察气管切开术后1月内患者肺部感染及控制情况、气管套管拔除例数。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支气管灌洗液中白细胞数在气管切开术后第5、7天明显降低.多形核细胞数在第3、5、7天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1月内肺部感染例数(12例)、感染控制时间[(7.08±2.10)d]以及拔除气管套管例数(13例)与对照组[19例,(11.86±3.63)d,5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静脉注射联合纤支镜下灌洗可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早期气道炎症反应,对肺部感染防治及气道恢复较单纯灌洗疗效更明显。

  • 标签: 沐舒坦 肺灌洗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肺炎
  • 简介:目的:观察手术期护理运用到甲状腺次切除手术患者中,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出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收并治疗的甲状腺次切除手术患者106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53例患者施以手术期护理,比照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总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总分与SAS总分、SRSS总分都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术期护理运用到对甲状腺次切除手术患者辅以护理后,能够促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以提升,还可以增强患者的生命质量,成效较优,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手术全期护理 睡眠质量 价值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及心理干预对其的作用。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81例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进行调查,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不同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患者主要由于对诊疗方法不了解及担心手术失败而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改善(P〈0.01);不同疾病患者术前的焦虑情况有显著差别(P〈0.05),心理干预后差异消失。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行脑血管造影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应作为脑血管造影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 标签: 心理干预 全脑血管造影术 焦虑 抑郁
  • 简介:池持续外引流(continuedlumbarcerebrospinalfluiddrainage,CLCFD)可用于神经外科多种疾病的检查、诊断及治疗,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我院于2003年10月至2009年6月应用CLCFD治疗41例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持续脑脊液鼻漏、严重而难治的颅内感染和后颅凹开颅术后皮下积液和持续发热病人,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 神经外科 CEREBROSPINAL 临床应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 LUMBAR
  • 简介:目的探讨腰池-腹腔分流治疗交通性脑积水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行腰池-腹腔分流治疗的16例交通性脑积水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该式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其中10例患者的手术效果为明显有效,4例患者为有效,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7.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腰池-腹腔分流治疗交通性脑积水老年患者的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交通性脑积水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连贯性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早期进行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腰穿连贯性联合治疗的2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侧脑室外引流8例,双侧脑室外引流20例。注药次数3~6次,平均4.5次,腰穿5-12次,平均7次。拔管时间为术后5~10d,平均(5.9±1.4)d。术后发生脑积水3例,再出血2例。治疗有效2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例。对24例生存者随访3-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按Barthel指数评定,能独立完成7例,轻度依赖11例,中度依赖3例,重度依赖1例,完全依赖2例。结论早期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腰穿联合治疗脑室出血,综合防治脑血管痉挛,不但可以降低死亡率.还可以提高生存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早期 脑室外引流 尿激酶灌洗 腰穿 脑室出血
  • 简介:目的总结腰池置管引流在脑肿瘤切除中的辅助作用.方法分析46例脑肿瘤切除中行腰池置管脑脊液引流应用效果.麻醉成功后腰池穿刺置外引流管,于剪开硬脑膜前放出脑脊液30~50mL,中根据脑回缩情况可继续放出脑脊液,术后继续引流血性脑脊液,2~4d天拔管.结果本组46例患者手术野有良好显露,明显利于肿瘤切除,肿瘤切率为80%.术后康复良好,无一例出现因牵拉过度引起脑挫伤或出血,也无脑积水发生.结论中行腰池引流能快速降低颅内压,增加手术野显露,减少脑牵拉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脑肿瘤切除 腰大池引流 辅助作用 术中 腰大池置管引流 放出脑脊液
  • 简介:目的总结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手治疗的10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标准外伤骨瓣减压治疗50例(观察组),常规骨瓣减压治疗53例(对照组)。结果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3、7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8.0%)显著低于对照组(35.8%;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52.0%)明显高于对照组(32.1%;P<0.05)。结论标准外伤骨瓣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增加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减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减压术 疗效
  • 简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液体治疗由于受到颅内容量的限制,原则上每天液体补充总量不得超过1L。该原则虽然有利于神经外科手术操作,却给麻醉医师带来诸如低血容量、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围手术期麻醉处理的困难。一方面,限制液体入量和利尿作用虽可改善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状;另一方面,又会减少脑血流量和脑组织供血。因此现代液体治疗的观念认为,循环容量既要适应手术治疗的需要,又要能够耐受麻醉(外周血管扩张和心肌抑制)、手术及相关因素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变化。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期间 预后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APD患者容量管理量表及身高标化细胞外液(ECW/h),对146例规律门诊随访的CA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容量管理总分为(17.38±3.7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教育程度和是否在职是容量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CAPD患者容量管理能力尚有待提高。护士应针对不同性别、教育程度和工作状态的患者,予以差异化的容量管理教育,提高其容量管理能力。

  • 标签: 腹膜透析 持续非卧床 容量管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的手术方法。方法:19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患者,脊髓空洞腔<5节段3段,5-8节段12例,>8节段4例,伴延髓空洞3例,手术扩大枕池并切除小脑扁桃体,结果:19例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MR复查,空洞腔明显缩小,结论:该式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安全,效果好。

  • 标签: CHIARI畸形 脊髓积水 枕大池扩大术 小脑扁桃体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天幕裂孔切开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疗效。方法2013年1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符合标准sTBI6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骨瓣减压,观察组采用经天幕裂孔切开+标准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对比分析两组术后颅内压、血清血清前白蛋白(PA)、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结果术后1~3d,两组颅内压逐渐降低,且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血清MBP水平降低,PA水平升高;而且,观察组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5.2%,5/33)明显低于对照组(39.4%,13/33;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率(60.6%,20/33)明显高于对照组(30.3%,10/33;P<0.05)。结论经天幕裂孔切开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治疗sTBI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血清PA及MBP水平,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经天幕裂孔切开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
  • 简介:1病例男,55岁、因车祸伤后意识不清3d,于2004年10月4日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昏迷,不睁眼,不发音,刺激肢体屈曲,GCS评分5分。双侧跟睑淤血,左外耳道有血性液体流出,光环试验阳性。左侧瞳孔直径4mm,右侧3mm,形状圆,对光反应均迟钝,四肢肌张力弱,右侧BabinskiSign(+)。颅脑CT报告:左额颞脑挫裂伤,左颞顶硬膜下血舯,左额颞骨骨折。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 引流术 治疗 环池 GCS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骨瓣减压对颅脑损伤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行骨瓣减压治疗颅脑损伤86例,实施改良骨瓣减压43例(观察组),实施传统骨瓣减压43例(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GC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53%、9.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9.77%、27.9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骨瓣减压可显著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 神经功能 远期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联合腰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及腰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此方法能明显提高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 标签: 侧脑室穿刺 出血临床研究 引流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冠切双额骨瓣减压对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及早期颅骨修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切双额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56例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伴难治性高颅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OS)评分判定患者的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恢复良好33例,轻残12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恢复良好的患者中早期行自体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28例。结论双额冠状切口骨瓣减压能有效解除或减轻双额颞叶脑挫裂伤患者的颅内高压,在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的抢救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冠状切口 双额大骨瓣减压术 额颞叶脑挫裂伤 早期颅骨修补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骨瓣与双额冠状骨瓣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86例,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双侧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对照组行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减压。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33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观察组恢复良好率(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51.26%;P<0.05)。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3、7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疝1例、颅内感染3例、急性脑膨出2例、脑积水2例、脑脊液漏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疝4例、颅内感染4例、急性脑膨出3例、脑积水4例、脑脊液漏8例。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26%)明显低于对照组(53.49%;P<0.05)。结论双侧标准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可有效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充分减压,疗效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 双额冠状骨瓣 去骨瓣减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电钻锥颅与钻孔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100例,其中50例利用基层医院已有的骨科电钻、3.5号克氏针行锥颅引流,50例行常规钻孔引流;同期收治的硬膜下血肿70例,其中采用电钻锥颅35例,钻孔引流35例。结果无论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还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电钻锥颅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钻孔引流(P〈0.05)。结论电钻锥颅技术简单安全,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慢性硬膜下血肿 电钻锥颅术 钻孔引流术
  • 简介:《中华科医学》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152,国内统一刊号CN11—5710/R。期刊为月刊,16开,120页,每期定价8元,全年96元。主要栏目:专家论坛、科基础研究、科临床研究、科医学探讨、科医学教育、科临床实践、科临床护理、急诊医学、医疗卫生管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交流、调查分析、专家讲座、药物与临床、社区卫生与康复、预防与保健、医疗与法律、中医中药、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卫生信息、国外医学进展、综述、专题研究等。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科医学教育 征订启事 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 医疗卫生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心房分流(VAS)治疗多次脑室腹腔分流(VPS)失败后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既往多次行VPS失败后改行V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VAS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3年有效率分别为94%(44/47)、87%(41/47)、77%(36/47)、72%(34/47)、68%(32/47)、64%(30/47)。VAS后发生分流管堵塞14例,感染3例,引流过度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4%(19/47)。因分流失败需要再次手术的比例占36.2%(17/47)。结论多次VPS失败后改行VAS,术后短期效果明显,但因各种并发症导致再手术率无降低,长期效果不理想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室-心房分流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