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脑胶质瘤术后病人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生命意义影响。方法以82例脑胶质瘤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应用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和癌症病人生命意义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命意义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提高脑胶质瘤术后病人自我管理效能和生命意义水平,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脑胶质瘤 聚焦解决模式 自我管理效能感 生命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诗人“痴狂”这一特殊精神现象及其基本内蕴。方法运用中国型生命理论基本框架,以古典诗学创作论与传统精神病理学互相关联方法对诗人“痴狂”加以考察。结果诗人“痴狂”作为轻度神经症,来源于价值时空及其逻辑和工具时空及其逻辑间,灵性生命和肉体生命激烈冲突,这种冲突和现实时空维度和人文生命层面构成了“正邪两赋”基本格局。结论诗人“痴狂”对于麻木,庸俗凡人具有提醒精神治疗力量。

  • 标签: 治疗 麻木 轻度 神经症 病理学 生命
  • 简介:我们在统计学里常用到置信区间、比值比等,可能很多读者对其含义不是太清楚,以后分几期简单地介绍一下,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有用统计学工具。

  • 标签: 统计学 工具 置信区间 比值比
  • 简介:  目前病烟雾(Moyamoya病)外科治疗意见尚不完全一致,原因是很难获得Moyamoya病患者自然病程资料,难以进行大规模、多中心对照试验研究.有关外科治疗Moyamoya病手术术式较多,如颅内外血管重建术、颈动脉外膜剥脱术(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切除)、颅骨钻孔硬膜切开蛛网膜剥脱术、颞肌贴覆术、大网膜移植贴覆术等,其中大部分由于疗效不明确风险较大已很少采用,而目前效果确切,且被广泛采用是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包括颅外与颅内血管直接、间接或联合血管重建术.……

  • 标签: 烟雾病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阿司匹林抵抗涉及临床抵抗和生化抵抗两种定义.临床阿司匹林抵抗是指患者尽管服用阿司匹林,仍然发生了心脑血管病事件.但是这一概念忽略了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复杂性,而将各种已知或未知致病因素临床后果都归因于阿司匹林抵抗;生化阿司匹林抵抗是指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不能使一种或几种血小板功能试验达到预期抑制效果.目前常用血小板聚集或抑制试验缺乏统一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试验结果缺乏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缺乏与体内实际血小板功能状态以及临床事件相关性研究.因此,目前有关阿司匹林抵抗这一概念缺乏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阿司匹林抵抗 心血管疾病 血小板聚集 血栓素A2
  • 简介:作为胚胎发育时期重要蛋白,头蛋白(noggin)对爪蟾(xenopus)和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诱导分化作用.Noggin对神经组织诱导作用与其拮抗物--骨形成蛋白有关.Noggin基因对生后及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亦有重要作用.科学家们通过noggin基因神经诱导作用已经成功分化出了神经元,特定种系定向分化以及功能问题尚待研究.Noggin基因为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 标签: 基因 神经诱导
  • 简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常与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体质量超重等代谢问题合并存在,与冠心病、脑卒中、猝死等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从而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目前,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其进行有效的人群防治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公共卫生问题.据2004年发布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8.8%,患病总人数达1.6亿以上.虽然通过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多年努力,人们对高血压危害认识水平已明显提高,但是从目前对高血压知晓率(30.2%)、治疗率(24.7%)和控制率(6.1%)数据上看,仍然任重而道远.

  • 标签: 临床意义 脂代谢异常 达标 降压 独立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胃癌患者69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分别研究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更好(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对胃癌患者开展有效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值得采纳。

  • 标签: 心理护理 胃癌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命质量和睡眠状态影响,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9),其中观察组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4周后抑郁水平(HAMD)、睡眠质量(PSQI)以及生命质量(SS-QOL)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抑郁情绪控制良好,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干预前为(58.63±4.17)分,干预后为(36.97±5.68)分,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干预前为(57.65±5.04)分,干预后为(42.31±5.43)分;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1.01±0.45)分,睡眠质量(1.05±0.47)分,睡眠效率(0.52±0.17)分,总分(2.58±0.77)分,对照组患者入睡时间(1.52±0.47)分,睡眠质量(1.31±0.38)分,睡眠效率(0.71±0.20)分,总分(3.13±0.81)分;观察组患者SS-QOL评分较高,其中家庭角色评分(3.58±0.34)分,社会角色(3.41±0.27)分,自理能力(3.91±0.31)分,思维(3.73±0.33)分,总分(15.67±1.03)分,对照组患者家庭角色评分(2.91±0.33)分,社会角色(2.87±0.30)分,自理能力(3.02±0.22)分,思维(2.93±0.29)分,总分(12.03±0.96)分。结论:抑郁状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水平重要因素,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命质量水平,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卒中 抑郁 生命质量
  • 简介:肌电图(EMG)系临床诊断神经肌肉疾病所必需检查手段,最常用是针电极肌电图,有时还需进行以下较少使用特殊方法,如单纤维肌电图(SFEMG),可记录单个肌纤维电活动,通常可以记录到1~2条肌纤维动作电位(AP);巨肌电图(macro-EMG),可记录肌肉轻收缩时整个运动单位所有肌纤维动作电位;定量肌电图(qEMG),即去除多相波后计算平均运动单位电位(MUP)参数以获取更为准确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从而提高肌肉疾病肌电图检查呈肌源性损害阳性率。

  • 标签: 单纤维肌电图 临床诊断 炎性肌病 运动单位电位 神经肌肉 动作电位
  • 简介: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系指病原体侵犯脑实质引起炎性反应。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抽搐、瘫痪等。病毒性脑炎常见,为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也可以是病毒感染诱发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变态反应结果。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鉴别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脑电图 精神行为异常 自身免疫系统
  • 简介:病例报告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属于描述性研究方法,是医学论文一种常见体裁,是对新发疾病、稀有或罕见疾病、或某些常见疾病不常见表现进行详细描述与记录。一篇好病例报告会为临床医生和医学科研工作者提供贴近临床实际、生动、直接第一手临床资料,往往还能引发新研究热点,开辟一个新研究领域。卒中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但病例报告仍是不可或缺部分,卒中病例报道多见于病因与发病机制探讨、合并少见征象、新技术或新方法临床应用等,为临床研究深入开展提供了广泛思路。本文列举了大量案例,以阐明病例报告临床价值与科研意义,并提出新观念,即临床工作者应在临床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深入观察和认真演绎推理之上,撰写精妙病例报告。并给出了《病例报告撰写指南》与《病例报告质量评估清单》,以帮助临床工作者完成高质量、有价值病例报告,为医学研究积累大量高质量初始证据。

  • 标签: 病例报告 写作方法 流行病学 临床工作
  • 简介:白质疏松症概念和分类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由Hachinski于1987年首先提出,指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半卵圆中心)CT上弥漫性低密度带或MRIT2加权像上弥漫性高信号区。

  • 标签: 临床意义 防治 MRI
  • 简介: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腺垂体由Rathke’s囊演变而来,而神经垂体南漏斗演变而来。腺垂体包括结节部(漏斗部)、中间部和远侧部(前叶、腺部)。神经垂体包括正中隆起、漏斗茎(神经柄)和漏斗突(后叶、神经叶、神经部)。漏斗自视交叉与乳头体之间灰结节下伸,呈中空结构,逐渐变细,延续为漏斗茎.同结节部合为垂体柄。正中隆起为漏斗后下部隆起,是下丘脑与腺垂体间血管联系重要部位。

  • 标签: 垂体 解剖 MRI 血供 蝶鞍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对改善癫痫患者睡眠模式、生命质量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医疗科收治癫痫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每天均服用左乙拉西坦2g,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经颅磁刺激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模式与生命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模式与生命质量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地改善癫痫患者睡眠模式以及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癫痫 睡眠模式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低钠血症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3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24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5ml,取血清1.5ml,用全自动生化仪监测血清钠,治疗1周后复查.结果24h内有70例发生低钠血症,占22.9%,1周后发生低钠血症者66例,占21.6%,其中脑出血最多,其次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最少(P<0.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低钠血症与卒中部位和性质有关.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低钠血症时预后不良.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并发症 低钠血症 预后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院外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脑卒中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常规进行出院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脑卒中 院外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睡眠以及生命质量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慢性肾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8月份为界限,之前治疗42例患者为循证护理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之后治疗42例患者为对照组(仅接受一般常规护理),分析护理影响和作用。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入睡潜伏期时间以及觉醒次数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且循证护理组患者生命质量总体评分情况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同时,使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 标签: 循证护理 慢性肾炎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PK、LDH含量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关系.方法采用Monarch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脑梗死患者分别于急性期(发病后第3天)和恢复期(发病后第14天)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CPK、LDH水平高于恢复期(P<0.05),脑叶梗死LDH水平高于基底节梗死(P<0.05),随着梗死体积增加血清酶水平也升高.结论测定血清CPK、LDH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损害程度,对脑梗死治疗和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血清 CPK LDH 肌酸磷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目的研究GOLPH3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聊城市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人脑胶质瘤标本76例,其中Ⅰ级13例,Ⅱ27级例,Ⅲ级25例,胶质母细胞瘤11例.另取9例因脑创伤行内减压术患者正常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应用RT-PCR、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各标本中GOLPH3mRNA和GOLPH3蛋白表达.结果RT-PCR与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脑组织中GOLPH3mRNA和GOLPH3蛋白不表达,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GOLPH3mRNA、GOLPH3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表达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肿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胶质瘤组织中GOLPH3mRNA、GOLPH3蛋白表达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显示GOLPH3蛋白表达值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s=0.961,P=0.000).结论GOLPH3在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值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可能是胶质瘤发生发展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基因表达 高尔基体磷蛋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