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性留置减压在胃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2013年12月1日前所有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数据库为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由2名研究员分别独立提取数据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9篇,共计病例1315例,其中留置组658例,不留置组6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留置组相比,不留置组可显著缩短术后进食时间(WMD=0.44,95%CI:0.28~0.60,P<0.01),但不影响患者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胃癌术后不需要常规预防性留置

  • 标签: 胃肿瘤 胃肠减压 胃癌手术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鼻率的有效方法。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用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确认,Action处置)循环的4个阶段10个步骤,对食管癌术后住院患者鼻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强化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及提升工作责任心,在进行规范置鼻操作及固定的同时做到有预见性地观察及处理。结果食管癌术后患者鼻率从30.4%下降至7.8%,明显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安全性。结论通过PDCA循环方法查找护理质量管理中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规定具体的护理操作流程、方法及质量追踪,能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食管癌 品管圈 PDCA循环 脱管率 护理管理 鼻胃管
  • 简介:目的探讨同期食管、双原发癌外科治疗的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泰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35例同期食管、双原发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保留网膜右血管弓代食管手术方式,15例采用结肠代食管手术方式。结果保留网膜右血管弓手术组与结肠代食管手术组在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食管、双原发癌经保留网膜右血管弓手术方式是安全的,效果可靠,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 标签: 食管癌 胃癌 双原发癌 胃网膜右血管弓 胃代食管术 结肠代食管术
  • 简介:目的总结25例鼻经瘘口引流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下,将鼻经瘘口置入能充分吸去脓液的最佳位置,持续负压引流;DSA下置鼻肠管用于鼻饲营养液;胸腔引流管按常规方法放置.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经瘘口内引流管的护理、肠内营养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结果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24例痊愈出院.结论采用鼻经瘘口引流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与传统的三治疗相比效果更显著.

  • 标签: 食管癌术后护理 吻合口瘘 传统胸腔引流 经鼻-瘘口胸腔引流 疗效比较
  • 简介:1病例报告男性,56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伴间歇性黑便5mo就诊。查体:贫血貌,腹平软,中上腹轻度压痛,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余未见明显阳性体症。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小弯侧见一隆起灶,可见也个小溃疡。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于胃窦小弯侧可见一类圆形充盈缺损,约5.0cm×3.5cm大小,黏膜较稀疏,拟诊胃癌收治,行大部切除。病理巨检:大部切除标本,

  • 标签: 胃类癌 病例报告
  • 简介:9200601胃癌细胞DNA含量的研究/申维玺…//中华肿瘤杂志.-1991.13(6).-480用流式细胞光度计测定50例胃癌和10例良性疾病的DNA含量.50倒胃癌检出DNA非整倍体25例。10例良性病检出DNA非整倍体1例,P<0.05.DNA倍体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密切关系.结果,胃癌细胞DNA含量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DNA非整

  • 标签: 流式细胞光度计 非整倍体 DNA 中华肿瘤杂志 五年生存率 肠上皮化生
  • 简介:目的:探讨间质瘤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1收治的42例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42例间质瘤平均年龄57.4a,其中≥50a者32例,占76.2%;男女之比2:1。全组术前诊断肿瘤者38例(90.5%),其中诊断为间质瘤(恶性)的仅l例(2.4%)。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下的间质瘤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手术方法,可选择性地用于有适应证的病例:贲门部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随访的良性和交界性间质瘤在剖腹和腹腔镜手术后均无复发:恶性间质瘤预后极差。结论:间质瘤多发于老年人,以男性多见。间质瘤的手术切除要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腹腔镜间质瘤切除术与剖腹手术同样有效,而且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胃间质瘤 手术治疗 诊断 腹腔镜 切除术
  • 简介:病例报告:患者女,58a。因“反复腹泻10a,加重伴呕吐2mo,于2002年12月18日收治。患者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3~4次/d,呈稀糊状,不伴有粘液脓血,无发热、腹痛、黑便、反酸、嗳气等症状。外院就诊予抗生素、胃肠粘膜保护剂等治疗可缓解,但停药后腹泻症状又出现。2mo前腹泻症状逐渐加重,10余次,d,呈水样白色液体,内有食物残渣,

  • 标签: 胃泌素瘤 病例报告 生长抑素 肿瘤
  • 简介:术后瘫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对正常生理运动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术后瘫的治疗。很多机制参与术后瘫的发生发展,如神经一化学因素、炎症反应、阿片类麻醉药物、部分切除、补液过多、低血压和缩血管药物等等。术后瘫治疗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疗,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系列预防性措施。针对性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目前新的治疗方法如内镜下内毒素及支架治疗、电起搏治疗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腔镜下幽门成形术可用来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瘫。而以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astricperoralendoscopicpyloromyotomy.G-POEM)为代表的微创治疗在难治性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推崇。

  • 标签: 术后胃瘫 功能性解剖 药物治疗 内毒素 胃电起搏 G-PO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