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75岁,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气喘憋气、发热10天入院.近5年,每年出现咳嗽、咳痰,持续约3个月,本次发作一直有发热、气喘憋气.查体:T39℃,双肺满布哮鸣音,双肺底闻及散在水泡音.实验室检查:WBC19.5×10~9/L,N0.903,L0.097.X线胸片示:右肺门影增大,肺门角消失,右肺门外侧见片状密度增高影(图1).门诊以“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收入院.CT检查:右肺中叶内侧段支气管腔内一1.6cm×1.0cm大小的类圆形肿块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相应支气管腔变窄,远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内有支气管征(图2),向内与纵隔胸粘连,远外侧与胸壁胸膜粘连,CT诊断为右肺中叶内侧段支气管良性肿瘤并阻塞性肺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诊断为支气管平滑.

  • 标签: 支气管平滑肌瘤 肺叶 瘤组织 影像学 诊断 右肺
  • 简介: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对一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的病理学特点进行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巨检:楔形肺组织大小3cm×2cm×1cm,切面暗红,可见一直径0.5cm大小的结节,界清。光镜特点:瘤细胞为长梭形,呈束状、交织状排列,胞浆淡染,胞核梭形、类圆形,两端钝圆,染色质较粗,轻度异型,未见核分裂像。瘤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周边部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瘤组织内可见上皮细胞衬里的裂隙,周围可见受挤压的肺泡结构。免疫组化特点-梭形瘤细胞SMA、Desmin、Vimentin、ER(个别细胞)、PR阳性,CK7、CK20、CD31、CD34、HMB45均阴性。结论肺良性转移性平滑是一种来源于子宫平滑的良性肿瘤,非常罕见,诊断时必须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才能做出诊断。

  • 标签: 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 病理组织学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平滑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平滑VEGF的表达及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其中40例为米非司酮服用者,20例未服用者为对照。结果:米非司酮组子宫平滑VEGF表达阳性率为37.5%,MVD为9.90±5.95;未服用组平滑VEGF的阳性率为80.0%,MVD为16.36±2.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用药后肌瘤中缩小明显者(直径缩小≥2cm)VEGF表达阳性率为12.0%,MVD为7.89±4.36,亦低于缩小不明显者(直径缩小〈2cm)VEGF阳性表达率(80.0%)和MVD(11.29±3.1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患者中,子宫肌瘤VEGF和MVD呈低表达,提示其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抑制肌瘤生长。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 简介:本文对12例胃平滑肿瘤病人进行分析,认为胃平滑肿瘤较少见,有良、恶性的生物学行为,确诊率不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平滑肉瘤比平滑出血多见,且量大。诊断主要依靠纤维胃镜检查,X线钡餐、B超、超声胃镜、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CT等检查均有一定价值。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平滑肉瘤肝转移病灶可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

  • 标签: 胃平滑肌肿瘤 纤维胃镜 肝动脉插管化疗 栓塞治疗 急性出血 并发症
  • 简介:子宫间叶性肿瘤绝大多数是平滑肿瘤,并且大多数是良性的.当这些肿瘤显示类似平滑肉瘤或内膜间质肿瘤的少见组织学特征时,就会遇到诊断问题.本文着重介绍近十年来被认识的、尤其是在子宫良恶性平滑肿瘤鉴别诊断中容易混淆的一些病变.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肿瘤 病理学 平滑肌肉瘤 诊断 淋巴细胞
  • 简介:原发性静脉平滑肉瘤是指来自静脉血管壁中层的平滑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病例数罕见。软组织肉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1%,其中,平滑肉瘤约占全部软组织肉瘤的6%,而血管壁起源的平滑肉瘤所占比例更少(﹤2%)。科学准确的检测手段及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静脉平滑肉瘤的关键,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于2012年2月收治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肉瘤患者1例,并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肌肉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切除
  • 简介:目的观察肝血管平滑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5例肝血管平滑脂肪瘤进行临床资料及光镜和免疫表型观察。结果肿瘤典型的结构为分化不同阶段的平滑样细胞与脂肪细胞相混杂,点缀着畸形的厚壁或薄壁血管。平滑样细胞分为上皮样,中间型和梭形,与免疫表型有关。HMB45的强阳性表达和肌源性标记阳性对诊断有帮助。结论肝血管平滑脂肪瘤具有特殊的临床、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上皮样肌细胞是较为原始的间叶细胞,增殖形成肿瘤。

  • 标签: 肝脏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脂肪瘤(renalangiomyolipoma,RAM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肾血管平滑脂肪瘤患者的诊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直径小于4cm而无症状的9例采用B超、CT定期随访观察;手术21例,其中肿瘤直径小于4cm的有伴发症状者8例行肿瘤剜除术;肿瘤直径大于4cm者1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7例,肾切除术6例(其中包括肾血管平滑脂肪瘤自发性破裂出血4例)。21例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9年,均未见肿瘤复发,肾功能良好。结论肾血管平滑脂肪瘤经B超、cT等检查多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瘤大小、并发症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手术应尽可能保留正常肾组织。

  • 标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我院1968~2007年收治的35例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35例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该病发病率男女均等。首发症状以咳嗽、咳痰、咳血、气促气短等较大中心气道占位而引起的阻塞症状为主要表现。诊断:胸部X线、CT常显示中央性肿块,可伴支气管内肿物,但确诊要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手术病理证实。治疗和预后:手术为最佳的治疗方式,对于手术切缘有癌残留的患者应予术后辅助放疗;单纯放疗亦有效,但不易治愈;单纯化疗效果不佳。该病低度恶性,一般发展较慢,病程长,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6%,66.7%,46.2%。结论支气管腺样囊性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下的浆液及粘液腺,具有低度恶性,发展缓慢,罕见。目前认为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支气管 腺样囊性癌 临床特点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6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发热3年余,再发并胸闷1月余入院。患者于2007年初受凉后出现咳嗽、咳较多黄黏痰,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摄胸片提示"左侧肺炎",给予"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输液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复查胸片"左上肺片状阴影部分吸收"。其后反复出现类似症状,每年2~3次,摄胸片均提示"左上肺片状阴影",

  • 标签: 支气管脂肪瘤
  • 简介:支气管镜活检对肺部疾患,尤其是对各型肺癌的诊断,已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当影像学不能确诊的孤立性、局限性病变及各种弥漫性病变经支气管镜活检可大大提高其诊断率。支气管镜的优点是能直视肿物所在部位、形态、管腔阻塞情况,特别是早期肺癌的发现,均显示出其它方法所无法取代的优越性,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

  • 标签: 支气管镜 活检 肺疾病 肺癌
  • 简介:目的分析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通过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特点、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胸部CT、纤支镜是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主要诊断方法,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结论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发病率低,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原发于气管或大支气管的肿瘤,其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低度恶性。我科于2009年5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表皮样癌 黏液腺癌 腺鳞癌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并发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支气管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并发症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24h胸腔引流量250~400ml,予禁油腻食物并予以高蛋白支持;6例24h胸腔引流量400~700ml,予生长抑素治疗并间隙性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1例24h胸腔引流量700~1200ml,予胸腔灌注金葡素注射液。结果11例经保守治疗全部治愈。所有患者拔管后无胸闷、气促、心率加快症状,3d后复查胸片未见明显积液。结论支气管肺癌根治性切除术中行系统淋巴结清扫易损伤胸导管分支及交通淋巴管,引起乳糜胸并发症,采取个体化精准的保守治疗,均可治愈。

  • 标签: 支气管肺癌 乳糜胸 临床诊治 手术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3年5月-2007年10月收治的3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资料。结果:30例周围型肺内肿块术前均未明确诊断,切除率100%,术后中位生存76.8个月,其中术后化疗者79.6个月。结论:周围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手术切除率高,术后化疗与否,生存期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细支气管肺泡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部周围型块状阴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在DSA下对59例周围型块状阴影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取得肺组织同时进行刷检,进行病理检查,并对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纤支镜肺活检结合刷片检查对肺周边块状阴影确诊率达50.8%,其中肺癌的确诊率为49.15%,包括腺癌6.8%,鳞癌28.8%,小细胞未分化癌1.69%,肺泡细胞癌3.39%,淋巴瘤1.69%,结核1.69%。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肺部周围块状阴影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方便、易行、安全、花费较少且有效的手段。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肺活检 肺周边块状阴影 诊断 病理检查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