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胃癌在所有癌症发病率中排第5位,死亡率排第3位,全球范围内东亚地区胃癌死亡率最高,其中男性14/10万,女性9.8/10万。大多数胃癌患者在初诊时即处于进展期存在远处转移,此类患者需接受手术,辅助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化疗是进展期胃癌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以5-Fu加铂类为基础.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包括FOLF0X(5-Fu+奥沙利铂+左旋叶酸)、S0X(S1+奥沙利铂)、DCF(多西他赛+顺铂+5-Fu)、ECF/E0X(表柔比星+顺铂/奥沙利铂+5-Fu/卡涪他滨)。

  • 标签: 胃癌死亡率 免疫治疗 进展期胃癌 标准治疗方案 奥沙利铂 一线化疗方案
  • 简介:小肠腺癌(SBA)为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但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SBA确诊时多为中晚期,术后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临床上缺乏标准有效的系统治疗方案,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均未见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根据近几年的一些回顾性研究,分别对SBA的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晚期一线化疗、二线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进一步了解最新SBA内科治疗现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化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小肠腺癌 内科治疗
  • 简介:残胃癌是指行远端胃切除术后5午以上发生于残胃的胃癌,与原发近端胃癌相比,残胃癌患者中未分化癌比例更高,发现时侵犯浆膜、血管和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也更高,因此预后更差。残胃癌的发病与胃十二指肠反流和胃泌素水平降低有关。不同的吻合方式、幽门螺杆菌和EB病毒感染都是残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外科手术是残胃癌的传统治疗方式,残胃切除应包括胃十二指肠吻合口胃空肠吻合口及吻合口周围10cm的空肠、空肠系膜,并根据初次手术所造成的解剖改变相应地改良淋巴结清扫的范围。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残胃癌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对于侵犯深度不超过SMl的早期残胃癌,内镜下切除与外科手术疗效相当。

  • 标签: 残胃癌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晚期胃癌的转化治疗是当下胃癌治疗的热点。转化治疗是指经转化化疗后,使原本不可切除肿瘤学无法肉眼完整切除的晚期胃癌,争取获得R0切除。但目前,转化治疗的适应证未明确。综合文献报道的临床实践,根据胃癌生物学行为特点和高度异质性,Ⅳ期胃癌被分为:无肉眼种植转移(Ⅰ类:转移灶潜在可切除;Ⅱ类:转移灶大体可切除,手术可能获益小,不作为首选治疗);有肉眼种植转移(Ⅲ类:不可切除的腹腔种植转移病灶,转化手术后可能获益;Ⅳ类:不可切除转移灶,腹腔种植伴其他远处转移)。Ⅰ类病患的术前化疗归为新辅助化疗,转化治疗的适应人群应为Ⅱ类、部分Ⅲ类、极少数Ⅳ类Ⅳ期胃癌,Ⅰ类、Ⅱ类、少数Ⅲ类晚期胃癌有望通过围手术期化疗联合手术,获得相对较长的生存期。作者回顾Ⅳ期胃癌的治疗进展,并对Ⅳ期胃癌进行新的分级,试图在临床实践中厘清思路。

  • 标签: 胃癌 Ⅳ期胃癌 转化治疗 新辅助化疗 转化手术
  • 简介:硬脊膜破裂(incidentaldurotomy,ID)在脊柱外科的整体发生率为1%-17%。颈椎手术硬脊膜破裂的整体发生率为0.5%-3%,其中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引起硬脊膜破裂和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0.5%-3%,对于有后纵韧带骨化的病例,发生率明显增高,为4.3%-32%。与后路手术相比,前路手术可能出现的创伤性操作会增加,

  • 标签: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外科手术 脑脊液漏 危险因素 诊断
  • 简介:1985年至2007年期间,全世界至少有12项有关胃癌围术期辅助化疗和放疗的临床试验未能证明其疗效。对于手术可切除的胃癌,包括化疗和放射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未能获得普遍认可。因此这一时期无论胃癌分期早晚,治疗手段基本上是手术切除。直到跨世纪阶段,这种状况才发生了较大变化。

  • 标签: 辅助化疗 临床试验 其他治疗方法 单纯手术组 术前化疗 曲妥珠单抗
  • 简介: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局部治疗方式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1年,里程碑式的INT0116研究结果发表之后,放射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该文就目前胃癌中放射治疗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胃癌 放射治疗 靶区 D1/D2清扫术
  • 简介: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在肺癌中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占肺癌的15%~20%。病理组织学上SCLC可分为小细胞癌(包括以往的燕麦细胞癌)和混合性癌(小细胞癌与鳞腺癌的混合)。其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生长分数高,早期即可出现广泛转移。多年来的临床研究未能找到治愈SCLC的有效方法,多数患者在一线治疗后易出现复发转移,预后差。近30年来对SCL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有很多相关研究及争议,使人们对SCLC的发生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本文对SCLC的治疗进展作相关讨论。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手术 化疗 放疗
  • 简介: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都呈现升高的趋势。胰腺癌的治疗始终是肿瘤界专家和医师努力研究的领域。

  • 标签: 胰腺癌 治疗 恶性程度 发病率 预后差
  • 简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neu)是一种原癌基因,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HER2处于非激活状态,当受到体内外某些因素作用被激活后,可从多个途径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活动,如参与调控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生长;

  • 标签: HER2 曲妥珠单抗 靶向药物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卡培他滨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颅内转移瘤的临床特征、肿瘤来源、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2009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颅内转移瘤34例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原发肿瘤来源、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经过顺利,肿瘤全切20例,大部切除11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明确肿瘤来源于肺癌转移20例(58.8%),乳腺癌转移6例(17.6%),消化道肿瘤转移5例(14.7%),原发灶来源不明3例(8.8%)。单发病灶25例,多发病灶9例。术后患者中位生存期11.2个月。结论手术对于占位效应明显的颅内转移瘤有益,不仅能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而且及时减压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转移瘤 开颅手术 生存率
  • 简介: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1年3月至2014年3月经手术治疗的17例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上腹部疼痛不适、腹胀等;肿瘤的发病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居多;增强CT诊断率为70.6%(12/17),超声内镜诊断率为100%(4/4),普通内镜及超声的诊断率较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D117、CD34阳性率为94.1%、76.5%。17例患者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5例,肿瘤局部切除6例。术后随访12~67个月,随访率82.4%(14/17),1例高危及1例中危患者分别于术后18个月和47个月死于复发转移,其余未复发转移。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是选取手术方式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十二指肠间质瘤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肝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的高发恶性肿瘤,发现时大多处于中晚期,传统的手术及化疗难以使中晚期患者受益。近年来,尽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nscathetherarterialchemotherapyembolization,TACE)对于肝细胞癌的治疗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患者产生了对TACE耐受。目前,有许多研究显示,各种乏氧因子对于肝癌的抗药性以及TACE耐受起重要作用,为了较详细了解该研究现况,作者针对乏氧对肝癌TACE治疗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化疗耐受 肝细胞肝癌 乏氧因子
  • 简介:癌痛作为影响公共健康的全球性问题,严重干扰了癌症患者的正常生活。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主张将阿片类药物应用于临床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止痛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药源性便秘作为其最突出的不良反应给癌症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本文将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药源性便秘的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药源性便秘提供参考。

  • 标签: 癌痛 便秘 治疗进展
  • 简介:肝脏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患者有效且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治疗方法。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患者可从外科手术中获益。化学药物的发展和靶向药物的应用,使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脏转移转化为可切除,从而使更多患者获得治愈机会。多学科合作团队诊治模式(MDT)的广泛应用,使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更加精准。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 简介:乳腺癌的治愈率逐年有所提高。治愈率与分期密切相关,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Ⅰ期可达到90%~95%,Ⅱ期70%~80%,Ⅲ期50%。60%,Ⅳ期很不理想,大约10%左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其实,影响治疗效果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按照乳腺癌的分期、病理分子分型,考虑病人个体的高危复发因素,设计与实施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挽救患者的最佳选择,能达到预期疗效。

  • 标签: 治疗效果 乳腺癌 期望 治疗方案 高危复发因素 早期治疗
  • 简介:随着影像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和肺癌筛查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得到确诊。外科手术一直被认为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然而,在过去十年里,许多新的非手术治疗替代方法逐渐形成,而且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这些替代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经皮冷冻消融(PCT),光动力治疗(PDT)和外照射放疗(EBRT),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本文综述除外科以外其他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潜在并发症和疗效;根据肿瘤的可切除性、肿瘤大小以及肿瘤位置来阐述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以及如何选择理想的治疗方案;最后讨论对于可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哪一种治疗方式可供患者选择,将会成为手术治疗的挑战。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射频消融 外科 非小细胞肺癌 不可手术 可手术
  • 简介:胃癌属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新增病例近100万;在我国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前列,分别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与第二位[1-2];严重影响国人的健康。我国胃癌病例众多,但早期胃癌仅占10%左右,少数胃癌临床中心达到20%~25%,仍远低于日本、韩国50%~70%的水平。

  • 标签: 胃癌 转化治疗 腹膜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