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患者不同处理措施预后效果的Meta分析目的以Meta分析评价针对新辅助治疗后达临床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局部切除以及非手术临床观察的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rectalcancer”、“rectaladenocarcinoma”、“rectalneoplasms”、“neoadjuvanttherapy”、“preoperativetherapy”、“radiochemotherapy”、“radiotherapy”、“clinicalcompleteresponse”、“completepathologicalresponse”为主题词,在PubMed上收集有关直肠癌临床完全缓解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局部切除和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的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纳入局部切除与根治性手术预后情况对比文献5篇,非手术临床观察与局部切除对比文献5篇。经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相关数据资料后进行Meta分析,用定性方法比较各预后指标在非手术组与根治性手术组、局切组与根治性手术组间的差异。利用Begg秩相关法评价发表偏倚。结果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根治性手术组相比,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组局部复发RR=5.33,95%CI为1.64-17.36,总复发RR=2.37,95%CI为1.15-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远处转移率(RR=0.87,95%CI:0.16-41.11)及3-5年总生存率(RR=0.89,95%CI:0.66-1.21)无统计学差异。与根治性手术组相比,局部切除组局部复发率(RR=1.25,95%CI:0.64-2.44)、远处转移率(RR=0.55,95%CI:0.27-1.10)及总复发率(RR=0.77,95%CI:0.49-1.22)均无统计学差异,且5年总生存率局部切除组界值性高于根治性手术组(P〈0.05)。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达临床完全缓解患者行非手术观察的局部复发率、总复发率高于根治性手术,但远处转移、长期生存与根治性手术相比无显著差异。局部切除术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根治性手术相比无显著差异,行局部切除者术�

  • 标签: 直肠癌 临床完全缓解 新辅助治疗 根治性手术 局部切除 非手术治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近30年来多种综合治疗方案使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生存率不断提高,手术处理已成为神经母细胞瘤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本文总结分析神经母细胞瘤外科处理方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2年至2010年间90例在新加坡伊丽莎白医疗中心儿童外科专科接受外科手术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年龄4个月至10岁,平均3.8岁,原发于腹腔71例,原发于胸腔19例。运用一套"有计划而系统性"的肿瘤切除法把包裹血管的肿瘤完全切下。INSS分期:1期5例,2期1例,3期28例,4期56例。结果:平均随访3.3年,总生存率61%,其中1期(100%),2期(100%),3期(82%),4期(46%)。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乳糜腹水,粘连性肠梗阻,肾上腺功能不全等。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通过系统化疗,结合合适的外科手术,能够显著提高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完全切除率,且无严重并发症,神经母细胞瘤的外科处理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外科学 血管 治疗
  • 简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不能使泌乳素水平正常化和大泌乳腺瘤体积缩小50%者称多巴胺受体激动刹耐药。在用溴隐亭治疗的患者中约25%患者和使用卡麦角林患者中约10—15%患者泌乳素不能正常化。使用溴隐亭患者中大约有1/3患者和在使用卡麦角林患者中约10—15%患者的肿瘤的体积缩小未能超过50%。对这些患者的处理方法包括换成另一种多巴胺激动剂,或增加药物的剂量只要有持续响应于剂量的增加和高无不良影响。经蝶手术也是一种选择。如有卞育需求的.克罗米芬,促性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使用。对于那些不渴望生育的.雌激素替代在大腺瘤中是可以使用的,同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必要的,尽管控制肿瘤的生长依然是一个问题。在许多患者,只要没有肿瘤增长,轻度的甚至没有肿瘤缩小是可接受的。激素替代[雌激素或睾丸酮]可能引起多巴胺激动剂的效能的降低。减少内源性雌激素,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芳香酶抑制剂是潜在的治疗方法。替莫唑胺可能对浸润性,其他药物难治性泌乳素腺瘤有效。

  • 标签: 泌乳素腺瘤 难治性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药物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 简介:四肢皮肤脱套伤是一种常发生于车祸和工业意外的严重的损伤,由于皮肤和皮下的肌肉、肌腱、筋膜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受损严重,有时还可能会损伤到骨、关节以及其它的组织。如果对伤情估计不足或者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率。虽然由于患者的损伤程度不同,并且在诊疗过程中外科医生的观念也有所差异。但是无论选择哪种处理措施,都是以尽可能恢复肢体功能,尽量减少残疾的发生为目的。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临床方案 四肢 脱套伤
  • 简介: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胃癌的手术根治及围手术期化疗取得了长足进步。术后标本作为评估手术根治及化疗方案选择的客观证据,其处理流程尚未有共识性规范推出。要进一步提高胃癌治疗的水平,胃癌术后标本的规范化处理应当提上日程,这在提倡"精准医疗"的今天应特别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将从临床治疗和科研需求两方面探究标本规范化处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 标签: 胃癌 标本处理 淋巴结 多学科协作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相关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所1985~2003年收治的48例治疗相关性白血病.结果临床各型占同期各类白血病的0.6%,占AML的7%.48例中放疗所致的相关性白血病全部为CML,化疗所致的相关性白血病全部为AML.化疗主要的药物为鬼臼类,烷化剂和蒽环类药物.但对Ph阳性的CML应用STI571,有2例病人获长期生存.APL应用三氧化二砷+ATRA双诱导治疗后全部获CR,1例无病生存7年.结论治疗相关性白血病对治疗反应较差,CR率极低.

  • 标签: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 化疗 放疗
  • 简介:靶向治疗技术是治疗肝癌的新途径。目前,肝癌的靶向治疗技术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介绍单克隆抗体技术、基因技术和纳米磁性靶向治疗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和价值。

  • 标签: 靶向治疗技术 肝癌
  • 简介:进展期胃癌大体分型由德国病理学家Borrmann[1]于1926年提出,最初版本分为4型,各型描述的形态基本上涵盖了内镜所见和手术切除标本的形态,主要根据肿瘤生长的方向、肿瘤界线是否清楚和是否弥漫性浸润等因素进行分型.Borrmann分型业已运用于上消化道钡餐和内镜检查对病变的描述,远东地区和德国使用最为普遍.该分型与组织学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即分化程度较高的乳头状或管状腺癌多为Borrmann1、2型,分化程度较低的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多为Borrmann3、4型,因此,Borrmann分型与胃癌预后也有相关性,当今仍然被广泛采用.

  • 标签:
  • 简介:放射性食管炎临床上较为多见,常出现于胸部肿瘤如肺癌、纵隔肿瘤、食管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放射治疗过程中.当放射剂量达2~3Cy时,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食管炎.主要是放射线对食管粘膜损伤后使之产生局部的充血、水肿,甚至一过性(暂时性)的狭窄.患者可有进食时伴咽骨后疼痛、烧灼感、吞咽不适,尤进食刺激性食物可引起明显的上述症状.

  • 标签: 放射性食管炎 验方 滋阴清热 解毒止痛
  • 简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45%的肿瘤可以治愈(以5年生存率计算).其中22%依靠手术治愈,18%依靠放射治疗治愈.5740依靠化疗治愈。虽然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对肿瘤的治愈比例较高,但是单一的治疗手段所收到的效果,远远不如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治疗的效果要好。这种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治疗的在医学上称为肿瘤的综合治疗

  • 标签: 肿瘤综合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5年生存率 治愈
  • 作者: 吴华峰,罗兵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2期
  • 机构: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四川巴中636063
  • 简介: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通常会在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微,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是胃癌治疗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癌的早期检查、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 标签: 胃癌;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对37例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围手术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腹膜后肿瘤患者全部手术治疗。完整切除32例,联合脏器切除3例,探查活检2例。手术并发症有严重出血3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原发性膜腹后巨大肿瘤手术难度大,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诊断 术前准备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手术并发症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

  • 标签: 统计研究设计 临床试验设计 自身配对设计 析因设计 交叉设计 正交设计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研究设计 临床试验设计 自身配对设计 概要说明 析因设计 交叉设计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研究设计 临床试验设计 自身配对设计 概要说明 析因设计 交叉设计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研究设计 临床试验设计 自身配对设计 概要说明 析因设计 交叉设计
  • 简介:脑转移瘤(brainmetastases)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病变,发生率远超过原发恶性脑肿瘤。据统计,恶性肿瘤中有20%~40%的患者出现脑转移。脑转移瘤最常见的原发灶为肺癌、乳腺癌及黑色素瘤。其中黑色素瘤最易发生脑转移,约50%的因黑色素瘤死亡患者存在脑转移。

  • 标签: 肿瘤 脑转移 手术治疗 放谢治疗 化学治疗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稿件 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
  • 简介:对于肺癌的治疗,很多人认为只有手术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其实放疗也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不论是早、中、晚期肺癌,放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肺癌,放疗的疗效堪比手术。现有证据表明,对于早期肺癌,

  • 标签: 治疗方法 放疗 效价比 肿瘤 晚期肺癌 早期肺癌
  • 简介: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分子靶点,作用于促进肿瘤生长、存活的特异性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等通道,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促进凋亡的抗肿瘤作用.新的靶向治疗药物rituximab、伊马替尼、赫赛汀和全反式维甲酸已开始用于临床治疗,本文综述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与传统细胞毒化疗不同,肿瘤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并且毒性明显减少.肿瘤靶向治疗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果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典范,开创了肿瘤化疗的新领域.

  • 标签: 肿瘤 靶向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