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参加互助组会议时情景。那时我36岁,在一家当地报社做记者。会后我写了一篇关于我们社区医院互助报道并采访了主持人玛丽。而两个月后,在我出席另一个会议时,玛丽想当然地以为我是在对所发表那篇文章做追踪报道。

  • 标签: 癌症 社交 社区医院 主持人 会议
  • 简介:由于脑肿瘤生物学特性及血脑屏障存在,脑肿瘤治疗效果较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遗传学等学科发展,建立了越来越多脑肿瘤动物模型,因此对脑肿瘤生物学特性也了解得越来越多,为临床治疗脑肿瘤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建立脑肿瘤动物模型主要有:化学物质诱导模型,病毒诱导模型,移植模型(同种移模型、异种移植模型),基因模型(转基因模型、基因敲除模型、基因突变模型),这些模型在临床治疗脑肿瘤上发挥了极大指导作用,但是各种模型都有它优缺点,因此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脑肿瘤 动物模型 化学物质诱导模型 移植模型 转基因模型
  • 简介:根据国家科学技术部1988年颁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1998年颁布《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本刊对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要求写清楚一下事项:①品种、品系以及亚系的确切名称;②遗传背景或其来源;③微生物检测状况;④性别、年龄体重;⑤质量等级及合格证书编号;⑥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⑦健康状况;⑧对动物实验处理方式。

  • 标签: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论文 科学技术部 微生物检测 遗传背景 健康状况
  • 简介:目的利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建立裸鼠胃癌腹膜转移模型.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与胃癌腹膜转移相关所有基因,探讨胃癌腹膜转移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CG-7901细胞,并以此建立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收集原发灶和转移灶标本,提取RNA,制备探针,进行基因芯片杂交找出差异基因.结果共建立供实验所需原位移植裸鼠模型15只.胃壁成瘤率为100%(15/15),发生腹膜转移率为40%(6/15).通过芯片杂交数据分析结果,计算Ratio(Cy3/Cy5,即转移灶/原发灶值).确定差异基因筛选标准为:Ratio≥2为上调基因,Ratio≤0.5为下调基因.实验发现192个上调基因和139个下调基因.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数百个胃癌腹膜转移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基因在胃癌腹膜转移中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下调基因在胃癌腹膜转移中起到了抑制作用.实验结果为研究与胃癌腹膜转移相关基因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 标签: 胃癌 腹膜转移 基因芯片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置入式微波对猪活体状态下,正常松质骨组织灭活作用及其灭活范围、形态、短期内病理变化。方法采用12头清洁级成年猪,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术后2、4周2个时间组,每组6只猪。术后2、4周分别处死参加实验6只猪,每组取猪胫骨、股骨干骺端松质骨部位共24个实验对象,再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灭活时间120s,240s,360S3个小组,每组8个样本,采用微波治疗仪进行灭活,灭活功率为60W,微波频率为2450MHz。每个标本行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标本大体观察见置人式微波在相同功率下不同工作时间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纵截面上看类似一个椭圆形,微波灭活范围随着时间增加明显增大,且微波灭活形态随着灭活时间增加逐渐趋于近似圆形。组织学观察微波灭活2周后凝固区内骨小梁结构基本正常,骨细胞完全坏死,可见大量凝固性坏死灶,其外围形成了由肉芽组织构成交界区;微波灭活后4周凝固区内凝固性坏死灶已被吸收,边缘坏死骨小梁周围见大量破骨细胞及类骨质沉积,交界区肉芽组织大量侵入坏死骨区域,与破骨细胞一起吸收死骨,并可见新生骨小梁形成。结论置人式微波对活体松质骨有明确灭活作用,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灭活范围内细胞坏死彻底。松质骨微波灭活后,骨坏死区域修复进程快于皮质骨。

  • 标签: 微波 骨骺 骨坏死 动物实验
  • 简介:动物模型是进行肿瘤实验研究重要材料和手段。本文综述了应用于人类肿瘤研究领域转基因动物技术、理想动物品系和已建立动物模型及其应用、进展,目前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 标签: 肿瘤 转基因 动物模型
  • 简介:长达百年肿瘤动物模型研究历史告之人们,研究肿瘤难,研究肿瘤动物模型也难,或者说更难。难就难在如何贴近临床,如何挖掘连临床上也无法观察到肿瘤发生发展潜在过程和机制,当然还有对抗策略。本文从温故知新,抛砖引玉理念出发,对上述难处进行部分叙述,那怕仅仅是皮毛也希望能共享。

  • 标签: 脑肿瘤 动物模型 荧光蛋白 血管示踪 仿真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动物置入“全置入式人造排便控制装置”(简称控制装置)后控制粪便排泄效果。方法采取类似于Miles手术方式,切除猪直肠、肛管、肛门括约肌,将全置式人造排便装置置入猪体内,将末段结肠与会阴部皮肤创口吻合,测试12头实验猪术后排便控制效果。分别进行装置功能测试、控制装置安装调控与更换试验。结果11头实验猪在术后2wk,1头猪在测试后3wk达到了理想排便控制效果,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控制装置能简捷有效地控制粪便排泄:控制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对机体无明显不良反应特点。

  • 标签: 全置入式人造排便控制装置 动物 手术方式 肿瘤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建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小鼠病原菌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提取经常规方法已被鉴定小鼠病原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DNA,利用PCR技术扩增病原菌16srDNA全长,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利用BLAST软件从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相关菌株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确定病原菌种属。结果:测序结果与数据库中搜索到相关菌株序列进行序列比对显示,3种病原菌测序序列分别与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序列一致。结论:16srDNAPCR方法可准确地检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小鼠病原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并且缩短了检测时间。

  • 标签: 小鼠 病原菌 16s RDNA 多聚酶链反应
  • 简介:骨骼系统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骨肉瘤是原发恶性骨肿瘤之一。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均具有较强骨转移倾向。通过向动物骨髓腔内接种肿瘤细胞建立肿瘤模型,具有成瘤周期短、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成功率高等优点,为原发性骨肿瘤和肿瘤骨转移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本文对胫骨内注射肿瘤细胞法构建骨肿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骨肿瘤 胫骨内注射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建立可用于活体成像小鼠大肠癌肝转移移植瘤模型。方法:利用慢病毒将荧光素酶表达载体转染至人肠癌L〇V〇细胞株,经嘌呤嘧啶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细胞克隆。进行裸鼠脾脏注射,采用脾脏注射切脾法和保脾法两种方法制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比较小鼠肝转移情况,并对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分析肿瘤细胞生长分布特点。结果:建立了肠癌细胞株荧光素酶基因稳定表达亚克隆,两组经脾注射方法肝转移率均为65%以上,具有可操作性,切脾组具备更多肝脏转移数及更高肝脏成瘤率。结论:成功构建了可用于活体成像小鼠肠癌肝转移移植瘤模型,确定了脾脏注射切脾法制造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是较好造模方法。

  • 标签: 荧光素酶 肠癌肝转移 移植瘤 活体成像
  • 简介:我现在越来越喜欢使用类比这种思考方式,也越来越喜欢采用比喻说法。我频繁使用上帝这个词,并不意味着我相信一个有人格上帝,一个可以与人沟通神。我只是采用了“上帝”这个比喻性、拟人说法。当然我也可以辩称,我所说上帝是爱因斯坦或者斯宾诺莎上帝,就是自然(规律)本身。

  • 标签: 人造 爱因斯坦 意味着 比喻
  • 简介:我想活着,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了克里斯托弗。因为还有几个月他就要满7周岁了。我是否还能亲自为他操办7周岁庆生会?

  • 标签: 癌症患者 康复 心理健康 乐观态度
  • 简介: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语言就象医生刀子一样,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我们是否想过我们语言、动作、表情、姿势等等,所有这些表现有可能会影响患者本来就因为患病而变得更加脆弱心灵?

  • 标签: 医生 语言 医疗技术 医患沟通
  • 简介:他是我大学同学中才情出众一个。医科大学毕业后做了几年内科医生,20世纪80年代初出国学习。先从医,再做药,历尽艰辛,终于学有所成,得到主流社会承认,后来做到跨国药企亚洲总裁,是那个年代外出打拼获得成功代表,经济、社会地位都无可挑剔。

  • 标签: 内科医生 医科大学 毕业后
  • 简介:春夏之交,我刊副主编金懋甲教授从香港带回一好消息:为支持《癌症康复》杂志更好地为广大癌症患者服务,香港朱震东先生愿意赞助我刊每期一万元人民币。目前第一笔钱已经到账。

  • 标签: 癌症康复 患者服务 人民币 香港
  • 简介:“你不能光听一个人呀,历代名家对医术见解都有不同,不是哪个人说都是对,应该多看不同人不同说法。”那天一位中医师在指导我学习中医时这样说

  • 标签:
  • 简介:我羡慕那些吃饭很慢,一直吃尽碗里最后一颗饭粒的人。最后那颗饭粒,可能正是农民弯腰从地里捡起来那颗谷粒。见到这样的人,我岂止是羡慕,简直会景仰他。

  • 标签: 《粮食的神性》 散文 文学 鲍尔吉·原野